杨晓珍 作品数:9 被引量:42 H指数:4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射频消融治疗中等肝细胞癌5年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前瞻性评估中等肝细胞癌(HCC,数目≤3,长径:3~5 cm)射频消融(RFA)治疗的安全性及是否有益于长期生存。方法 RFA治疗48例中等HCC。Kaplan-Meier计算总生存期(OS)和无瘤生存期(DFS),Cox模型评估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平均行RFA(2.2±1.6)(1~8)次。初治完全应答率(CR)为98%。无治疗相关死亡,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2%。随访5年,中位OS:54.0个月,1、3和5年OS分别为73%、57%和53%。中位DFS:7(3~11)个月。1、3和5年FS分别为32%、23%和8%。Cox分析:Child-Pugh,肿瘤数目, HBV DNA定量和DFS是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01,0.015,0.005和0.002)。肿瘤数目是独立复发因素(P=0.015)。结论中等HCC RFA安全且有益于长期预后。 龙江 赵鹏 杨晓珍 高文峰 钱智玲 张永宏 郑加生关键词: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 生存期 无瘤生存期 GPC3特异性HLA-A11限制的T淋巴细胞表位肽免疫活性检测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设计合成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11限制性T细胞识别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多肽,并检测其免疫原性和反应性。方法利用BIMAS和SYFPEITHI评分系统评价GPC3多肽与HLA-A11分子的结合能力,预测出相应的抗原谱,合成HLA-A1101限制性GPC3多肽库;流式细胞仪检测HCC患者HLA-A11分子的表达;多肽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T细胞对GPC3多肽的反应性。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HCC患者,7例HLA-A11分子表达阳性(21.9%);ELISPOT检测发现17例(53.1%)HCC患者的T细胞应答阳性,7例(21.9%)HLA-A11表型检测阳性的HCC患者,T细胞应答结果成强阳性。HLA-A11限制性GPC3多肽应答率符合人群中相应基因位点的自然表达率。结论 GPC3多肽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性。 孙斌 李雯 计云霞 郭向华 杨晓珍 郝美君 李伟华 白飞云 王延军 郑加生 陈德喜关键词: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人类白细胞抗原 T淋巴细胞 表位肽 CD80、CD86抗体对耗竭性T细胞效应功能的影响 2017年 目的以CD80、CD86抗体作为激动剂、脾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CD80、CD86抗体对耗竭性T细胞效应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只8周龄雌性HLA-A11DR1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7组各6只,分别在8、11、14周龄时,A^F组臀部皮下接种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多肽,G组接种等体积无热源PBS;A^E组在24周龄和F、G组在17周龄时脱颈处死,取脾脏并制成脾细胞悬液;A、B组分别滴加20、40μg/m L抗鼠CD80抗体和10μg/m L GPC3多肽,C、D组分别滴加20、40μg/m L抗鼠CD86抗体和10μg/m L GPC3多肽,E、F、G组仅滴加10μg/m L GPC3多肽。孵育18 h后,采用酶联斑点分析仪检测干扰素γ(IFN-γ),以此判断T细胞效应功能。结果 A^G组脾细胞IFN-γ阳性斑点数分别为(80.61±48.91)、(207.67±60.41)、(1.67±0.97)、(1.33±0.49)、(2.33±1.53)、(38.17±5.18)、(2.33±1.53)个。其中,F组高于E、G组(P均<0.01),E、G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B组>C、D、E组(P均<0.01),C、D、E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且,IFN-γ阳性斑点数随着CD80抗体浓度升高而增加,二者呈正相关(r=0.760 5,P<0.01)。结论 CD80抗体能够刺激耗竭性T细胞恢复产生细胞因子,且呈剂量依赖的动力效应;而CD86抗体未能检测到该功能。 孙斌 杨晓珍 郭向华 周育森 周育森 孙世惠关键词: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多肽疫苗 干扰素Γ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热消融治疗肝内胆管癌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TACE联合CT引导热消融(射频/微波)治疗肝内胆管癌(I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7月用TACE序贯CT引导下RFA/MWA治疗病理诊断的ICC患者14例,18个病灶,病灶最大径(多个病灶取最大径之和)2.2~7.2 cm,平均(4.2±1.4)cm。TACE随访病灶的完全消融率、手术并发症、无瘤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结果 15个病灶实现了完全消融,肿瘤的完全消融率为83.3%(15/18),中度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2%,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患者。术后随访6~44个月,平均(16.0±10.3)个月。至随访结束,死亡6例(42.9%,6/14)。完全消融患者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17个月,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2.5%、41.3%及20.6%。结论TACE联合CT引导热消融可作为ICC治疗的选择之一。 生守鹏 郑加生 崔石昌 崔雄伟 钱智龄 李建军 张洪海 杨晓珍 马良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微波消融 用于HCC复发及RFS的预测模型和诺模图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预测模型和诺模图构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HCC复发及RFS的预测模型和诺模图的构建方法及应用,采用最小冗余最大关联算法(minimum redundancy maximum relevance algori... 袁春旺 王振常 田捷 魏靖伟 顾东升 赵鹏 何宁 高文峰 杨晓珍 孙玉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肝肿瘤消融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肝肿瘤消融保护装置,属于医学肿瘤微创治疗技术领域,包括套管针筒、套管针芯、网格气囊装置和水循环结构,套管针芯设于套管针筒内部,网格气囊装置设于套管针芯的前端,水循环结构嵌设于套管针芯的两侧,... 扈彩霞 杨晓珍 刘博君 赵鹏 张永宏 郑加生索拉非尼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射频消融对肝细胞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分析索拉非尼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生存期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分别接受索拉非尼单药治疗(n=30)、索拉非尼联合TACE(二联疗法,n=70),或者索拉非尼联合TACE和RFA(三联疗法,n=121)治疗的221例HCC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及其预后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生存曲线是否有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疗法治疗患者的Child-Pugh分级和BCLC分期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结果接受三联疗法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较二联疗法(9. 5个月vs 4. 3个月,χ2=12. 77,P=0. 000 4),或索拉非尼单药治疗组(9. 5个月vs2. 0个月,χ2=16. 69,P <0. 000 1)显著延长。影响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60岁,BCLC分期C期,Child-Pugh分级B级、C级,血清AFP> 200 ng/ml,肿瘤低分化,肿瘤直径> 5 cm,有微血管侵犯(MVI)或有肝外转移(EHS)的肝内肿瘤,以及未出现索拉非尼相关副作用(P值均<0. 05)。结论索拉非尼联合TACE和RFA治疗可延长HCC患者的生存期。年龄<60岁和肿瘤负荷严重是影响HCC患者疾病进展的不良预后因素。 孙斌 杨晓珍 谢放 庞丽君 陈德喜 王延军关键词:导管消融术 索拉非尼 肝癌分化程度与肝脏CT强化特点及CD34、p53、GPC3、CK19、Ki-67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化程度的肝癌患者的计算机体层摄影(CT)增强特点及CD34、p53、GPC3、细胞角蛋白19(CK19)、Ki-67免疫组化指标的表达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肝癌分化程度,比较不同分化程度肝癌患者的CK19、CD34、p53、GPC3、Ki-67表达情况;分析肝脏CT平扫+增强扫描的表现,肝组织的三期动脉CT值及病灶有无包膜、有无边界、是否均匀强化,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远处转移情况,TNM分期情况;比较不同甲胎蛋白水平的肿瘤分化程度。结果 40例肝癌患者低分化12例,中低分化4例,中分化20例,中高分化0例,高分化4例。12例低分化患者的CK19表达:-7例,+-1例,+4例;4例低中分化:-1例,+-2例,+1例;20例中分化:-18例,+2例;4例高分化:-3例,+1例。不同分化程度患者的CK19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肝癌的分化程度与Ki-67表达众数呈负相关(r=-0.344,P﹤0.05)。低分化、低中分化、中分化、高分化患者均匀强化的例数分别为0例、1例、4例、4例,不均匀强化的例数分别为12例、3例、16例、0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19阳性表达程度及病灶强化均匀情况可能与肝癌分化程度有关。 杨晓珍 龙江 赵鹏 高文峰 张永宏关键词:肝癌 分化程度 CD34 P53 GPC3 CK19 计算机断层扫描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肺寡转移瘤的临床应用 2024年 目的:评估前靶免治疗时代,乙肝相关肝癌合并肺转移瘤患者行微波消融治疗疗效、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乙肝相关肝癌合并肺转移瘤行微波消融术患者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35~74岁,经胸部CT发现肺部67个转移瘤,共消融67个病灶。肿瘤直径为0.5~4.1cm,平均直径为1.37cm。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肿瘤控制率、中位生存期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67个肝癌肺转移瘤成功地进行了46次微波消融治疗。消融后1~3个月,肺部增强CT提示靶病灶区未见强化,肿瘤的完全消融率为100%,中位生存期为27.5个月,主要并发症包括局部疼痛(6例)、阵咳(13例)、少量咳血(3例),有10例患者发生少量气胸,未予特殊处理,有3例患者发生中等量至大量气胸,即刻行胸腔闭式引流。结论: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乙肝相关肝癌肺转移瘤,安全有效,是晚期肝癌患者局部治疗的重要手段。 扈彩霞 赵鹏 刘博君 杨晓珍 房达 郑加生 张永宏关键词:微波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