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香
-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声频共振电疗法辅助治疗职业性噪声聋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对87例轻、中度噪声聋患者应用声频共振电疗法辅助治疗,3个疗程后复查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AEP)、纯音气导测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87例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轻度噪声聋患者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纯音气导测试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噪声聋患者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纯音气导测试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声频共振电疗法可有效缓解轻度噪声聋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纯音气导听力测试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做为职业性噪声聋的辅助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 王雪玲马娟张红香
- 关键词:声频共振职业性噪声聋疗效
- 直流电导入钙离子治疗氢氟酸灼伤疗效分析及护理
- 2014年
- 我院自2007年12月—2012年12月间共收治氢氟酸灼伤患者92例,在常规创面处理后,局部配以钙离子直流电导入,促进钙、氟离子结合,快速有效地阻止氟离子对组织的渐进性损伤和继续吸收,明显缓解疼痛,疗效显著。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氢氟酸灼伤病例男34例、女58例,年龄20-47岁,以青年工人多见。
- 王雪玲贾芸玲张红香
- 关键词:氢氟酸灼伤钙离子浓度创面处理青年工人基底部
- 戊二醛消毒使用时间与消毒手术器械菌落数的探讨
- 2003年
- 戊二醛具有广谱、高效、快速、低毒,水溶液稳定性好等优点,连续使用14d后仍具有较强杀菌能力[1].戊二醛常用于手术锐利器械的浸泡消毒,应用中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发现连续应用9d以上,溶液变质、变色,由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变为深黄色或桔黄色混浊液.
- 张红香
- 关键词:戊二醛菌落数
- 矽肺患者支气管灌洗液中CC16、IFN-γ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对64例矽肺患者支气管灌洗液(BALF)中克拉拉细胞分泌蛋白(CC16)、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并设20例作对照组。结果显示,IFN-γ和CC16可能具有协调作用,共同参与了矽肺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且与其严重程度有关,对矽肺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张素华张红香
- 关键词:CC16IFN-Γ矽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 新型健康教育对尘肺患者健康行为及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新型健康教育模式对尘肺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106例尘肺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分别采用新型健康教育模式和传统模式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两组均接受相应常规的治疗和一般护理,3个月后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在尘肺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健康行为的依从性、就医满意度及的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健康教育效果比较,观察组在尘肺基本知识、健康行为依从性、就医满意度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EV1、FEV1/FVC、MVV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尘肺患者健康行为的依从性、就医感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李秀云张红香胡伟
- 关键词:尘肺肺功能
- 矽肺患者支气管灌洗液中新喋呤、IL-1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以ELISA法测定68例矽肺患者(壹期35例、贰期21例、叁期12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新喋呤(Npt)和IL-12的含量,随机选取20例工龄工种相似但未确诊矽肺的患者作为对照。矽肺各期BALF中Np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贰期组高于壹期组、低于叁期组(P<0.05)。BALF中IL-12水平矽肺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贰、叁期组均高于壹期组(P<0.01),叁期组低于贰期组(P>0.05)。随着接尘工龄的增加IL-12与Npt水平呈下降趋势,二者可能具有协调作用并呈正相关。联合监测矽肺患者BALF中Npt和IL-12的浓度对矽肺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张素华张红香
- 关键词:新喋呤IL-12矽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 小儿烧伤发热降温方法效果的对比观察被引量:7
- 1998年
- 小儿烧伤发热易引起高热惊厥及其它并发症。为了寻找烧伤各期可靠的降温方法,对107例烧伤各期出现发热的患儿,分别实施擦浴法、非甾酮法,甾酮法,三种降温方法。并对其降温效果。降温后30min,1h后的平均体温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经统计学处理.发现休克期使用甾酮法降温,感染或使用非甾酮法降温,恢复期使用对身体创伤性小的擦浴法降温可获得良好的降温效果。
- 张红香孙杰刘兰梅孙月华
- 关键词:烧伤发热儿童护理
- 烧伤感染期发热降温方法的效果观察
- 2003年
- 烧伤感染期发热多由于烧伤后皮肤屏障破坏,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大量地入侵机体所致.伴随烧伤发热,机体出现超高代谢,组织消耗增加并影响循环系统、消化及神经系统的功能,严重者可危机生命,急需给予有效的降温措施以缓解发热引起的并发症.
- 张红香徐毅
- 关键词:烧伤感染发热降温法
- 2例氯乙酸灼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 2017年
- 在生产、运输、应用氯乙酸过程中时常由于操作不当或缺乏保护意识而发生灼伤,致使局部皮肤组织黏膜坏死。我院2013年6月及2014年8月先后收治2例氯乙酸灼伤患者,均抢救无效死亡,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39岁,因盛有氯乙酸的容器泄漏而致躯干及四肢灼伤,伤后立即给予纯碱粉搓洗15 min,并迅速转入我院。入院查体:T 36.8℃,P 88次/min,R 22次/min.
- 赵金芳张红香李洪美
- 关键词:氯乙酸
- 烧伤休克复苏期静脉血样物理性状的观察
- 1997年
- 张红香孙杰刘兰梅
- 关键词:烧伤休克复苏期静脉血样物理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