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护理
  • 2篇分娩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早期
  • 1篇信度
  • 1篇信效度
  • 1篇信效度研究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分娩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早产儿视网膜
  • 1篇早产儿视网膜...
  • 1篇早产儿视网膜...
  • 1篇人文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病
  • 1篇视网膜病变
  • 1篇疼痛
  • 1篇皮肤接触

机构

  • 5篇苏州大学

作者

  • 5篇金爱英
  • 5篇叶蕾
  • 2篇阙墨春
  • 2篇陈友国
  • 2篇黄沁
  • 1篇韩冰
  • 1篇沈洁
  • 1篇王娟英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护理与康复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妇儿健康导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分娩疼痛感知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汉化分娩疼痛感知量表,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严格遵循Brislin汉化原则,对分娩疼痛感知量表进行翻译、回译和文化调适,形成中文版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440例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产后2 h内的疼痛感知进行调查,通过相关分析法和临界比值法进行项目分析,通过召开专家讨论会评定内容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采用Cronbach’sα系数和分半信度系数进行信度分析。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中文版分娩疼痛感知量表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126~0.831(P<0.05)。临界比值法结果显示,除条目10外,其余条目在高低分两组上的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删除条目10。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析出2个公因子,保留16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48,分半信度系数为0.821,2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75、0.746,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793、0.766。结论中文版分娩疼痛感知量表信效度较好,可作为评价国内产妇分娩疼痛反应和疼痛耐受性水平的工具。
金爱英阙墨春郭惠敏叶蕾陈友国黄沁
关键词:分娩疼痛量表汉化信度
产时护理满意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临床应用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建立产时护理满意度评价体系及其应用方法,探索提高产时护理服务质量的途径。方法参照国内外成熟的临床患者满意度量表,设计并编制产科领域产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在产妇和家属中设置对照组和干预组,通过人文干预比较满意度得分差异,评价干预效果。结果人文干预前产时护理满意度量表各条目得分以及四项因子得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接产技术呈正相关(P=0.012),学历与产程进展(P=0.005)、镇痛法(P=0.036)、腹压(P=0.024)、接产技术(P=0.021)呈正相关,收入与自我介绍(P=0.030)、产程进展(P=0.039)、接产技术(P=0.019)呈负相关,与沟通呈正相关(P=0.041)。收入与主动沟通因子呈正相关(P=0.043),与专科技术因子呈负相关(P=0.033)。干预组产时的护理满意度各条目及四个因子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创新设计编制的产房专科产时护理满意度量表可及时发现产时护理服务质量问题,以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产时护理满意度。
金爱英阙墨春郭惠敏叶蕾陈友国黄沁
关键词:护理卫生保健
激励理论在降低会阴侧切率持续质量改进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激励理论在产科降低会阴侧切持续质量改进中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本院产科将激励理论应用到工作中,对降低会阴侧切进行持续质量控制;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阴道分娩产妇分娩情况,比较两个阶段阴道分娩产妇会阴完整情况、会阴伤口感染率、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产妇会阴三度裂伤、伤口感染、新生儿窒息、头颅血肿、锁骨骨折无差异(P>0.05)。结论:控制会阴侧切率应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激励理论有效调动了产科助产士的工作积极性,可显著降低会阴侧切率。
郭惠敏金爱英叶蕾
关键词:会阴侧切护理管理
吸氧方法在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叶蕾王娟英金爱英
关键词:吸氧方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PDCA循环对阴道分娩新生儿早期皮肤接触达标率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阴道分娩新生儿早期皮肤接触达标率中的临床价值,以期为新生儿早期皮肤接触的临床实践提供帮助。方法2020年1月至12月运用PDCA循环,开展提高阴道分娩新生儿早期皮肤接触达标率活动。通过确定活动主题、计划拟定,对2019年1月至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阴道分娩的1167名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新生儿早期皮肤接触达标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设定目标并拟定对策;2020年1月至12月实施拟定对策、确认效果并持续改进,将2020年(改进后组)与2019年(改进前组)的新生儿早期皮肤接触达标率进行比较。结果开展PDCA循环活动后,阴道分娩新生儿早期皮肤接触达标率不断提高,从改进前的49.4%提升至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CA循环在提高阴道分娩新生儿早期皮肤接触达标率中具有临床价值。
许金丽金爱英韩冰向海燕郭惠敏叶蕾吴继芸沈洁
关键词:PDCA循环阴道分娩新生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