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永猛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纯收缩期
  • 1篇单纯收缩期高...
  • 1篇单纯舒张期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斑块
  • 1篇血压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标志...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脂蛋白
  • 1篇脂蛋白类
  • 1篇收缩期
  • 1篇收缩期高血压
  • 1篇收缩压
  • 1篇舒张
  • 1篇舒张期

机构

  • 2篇开滦总医院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赵永猛
  • 2篇孙静
  • 2篇吴寿岭
  • 1篇王志彬
  • 1篇赵性泉
  • 1篇吴雷
  • 1篇赵咏梅
  • 1篇王德胜
  • 1篇姚涛
  • 1篇王张锋
  • 1篇张晓辉
  • 1篇李雯
  • 1篇潘瑞超
  • 1篇董岩
  • 1篇宋黎明
  • 1篇黄坤

传媒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某企业职工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某企业职工中男性、女性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的携带率,同时对不同年龄进行分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的感染情况,以便有效预防和减少煤矿职工中乙型肝炎疾病的发生。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nzyme linked immuno sorbentassay,ELISA)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12922名在某企业总医院林西医院参加体检的某企业职工(其中男性职工9144例,女性职工3778例),进行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又称作两对半)的检测,对特殊模式组使用PCR技术检测HBV—DNA以排除可能出现的假性结果。通过X2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在参加体检的12922名某企业职工中,HBV总感染人数为331例,总感染率为2.56%。其中男性参检职工9144名,HBV感染人数为256例,占参检男性总人数的2.80%;女性参检职工3778名,HBV感染人数为75例,占受检女性总人数的2.00%。男性的HBV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经X2检验,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0.26,P〈0.05)。②某企业职工不同年龄乙型肝炎感染情况:不同年龄组的HBsAg的携带率分别为:20~岁为0.00%(0/330),30~岁为O.09%(1/1075),40~岁为0.85%(16/1884),50~岁为1.21%(53/4383),60~岁为4.95%(261/5277)。经X2检验,HBsAg的携带率在不同的年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60岁以上人群的HBsAg的携带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X2=208.67,P〈0.05)。结论①某企业职工HBV的总感染率为2.56%,低于全国水平(9.8%);男性职工HBV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职工,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这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②60岁以上人群的HBsAg的携带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并随着年龄的降低,某企业职工中乙型肝炎的感染率呈逐�
黄坤赵永猛朱丽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技术
收缩压和LDL-C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收缩压(SBP)、LDL—C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在参加2006--2009年健康体检的101510名某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按年龄、性别比例分层随机抽取5852名作为观察队列,于2010—2011年对观察队列进行健康体检,同时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最后符合入选标准和资料完整的为5361名,将其分为SBP及LDL—C正常(3524名)、SBP正常但LDL—C升高(356名)、SBP升高但LDL-C正常(1308名)、SBP及LDL-C升高(173名)共4组。计算各组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及加权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BP及LDL—C水平对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影响。结果SBP及LDL—C正常、SBP正常但LDL—C升高、SBP升高但LDL—C正常、SBP及LDL—C升高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33.7%(1186/3524)、41.3%(147/356)、64.8%(847/1308)、68.8%(119/173)(X^2=425.75,P〈0.05),加权检出率分别为36.0%、42.0%、64.5%、68.3%;男性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为44.2%(877/1985)、51.1%(97/190)、70.6%(657/930)、71.3%(82/115)(X^2=194.02,P〈0.05),加权率分别为31.2%、36.1%、49.8%、50.3%;女性分别为20.1%(309/1539)、30.1%(50/166)、50.3%(190/378)、63.8%(37/58)(X^2=180.17,P〈0.05),加权检出率分别为30.9%、46.3%、70.3%、88.1%,校正其他因素后,与SBP及LDL-C正常组相比,SBP正常LDL-C升高、SBP升高LDL—C正常、SBP及LDL—C升高组的OR(95%CI)值分别为1.37(1.05~1.78),2.05(1.74~2.43),2.12(1.45~3.12)。结论高SBP与高LDL—C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与高LDL—C相比,高SBP引起颈动脉斑块的风险更大。
姚涛李雯张晓辉孙静王德胜赵永猛王张锋赵性泉吴寿岭
关键词:脂蛋白类LDL颈动脉流行病学研究
糖尿病人群不同类型高血压发病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人群不同类型高血压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基线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2367例,观察平均25.6月后进展为不同类型高血压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结果进展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及收缩期-舒张期双期高血压(SDH)的标化发病率(/1000人年)分别为80.2、89.2、130.8,男性为81.7、97.9、145.6,女性为66.8、55.6、80.3。影响糖尿病人群进展为ISH的危险因素是年龄、SBP及BMI(RR分别为2.409、2.757、1.807,P<0.05);进展为IDH的危险因素是男性、DBP、BMI、SUA(RR分别为2.064、1.771、1.569、1.463,P<0.05);进展为IDH的保护因素是年龄、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RR分别为0.809、0.552,P<0.05);进展为SDH的危险因素是男性、SBP、BMI、TG、LDL-C(RR分别为1.882、2.720、1.549、1.284、1.410,P<0.05)。结论糖尿病人群SDH的标化发病率最高,高血压各亚型发病影响因素不同,且有性别差异。
孙静董岩吴雷宋黎明赵咏梅潘瑞超赵永猛王志彬吴寿岭
关键词:糖尿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发病率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