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早产
  • 4篇早产儿
  • 4篇产儿
  • 2篇新生儿
  • 2篇婴儿
  • 2篇胎龄
  • 2篇脐血
  • 2篇晚期
  • 2篇晚期早产儿
  • 2篇酶联
  • 2篇酶联免疫
  • 2篇酶联免疫吸附
  • 2篇酶联免疫吸附...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吸附
  • 2篇TOLL样受...
  • 2篇TOLL样受...
  • 2篇不同胎龄
  • 1篇单胎
  • 1篇蛋白

机构

  • 12篇上海市嘉定区...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市儿科医...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玉林市第一人...
  • 1篇甘肃省妇幼保...
  • 1篇合肥市妇幼保...
  • 1篇昆明市妇幼保...
  • 1篇四川省妇幼保...
  • 1篇无锡市妇幼保...
  • 1篇浙江省宁波市...
  • 1篇九江市妇幼保...

作者

  • 12篇王晓莉
  • 4篇何振娟
  • 3篇张莉
  • 2篇陈夏芳
  • 2篇陶芳芳
  • 2篇吴圣楣
  • 2篇沈彩琴
  • 1篇陈超
  • 1篇赵继蓉
  • 1篇邱银萍
  • 1篇石文静
  • 1篇杨晓丽
  • 1篇杨杰
  • 1篇汪吉梅
  • 1篇陆铭
  • 1篇严卫丽
  • 1篇张淑莲
  • 1篇张蓉
  • 1篇曹蓓
  • 1篇韩树萍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麻醉与监护论...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87例住院早产儿发生贫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胎龄<37周)住院期间医源性失血与早产儿继发性贫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71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排除其中先天性贫血36例和住院时间短仅采血一次者148例。共387例病例均纳入研究,按照住院期间是否合并贫血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同时收集出生体质量、出生胎龄、合并症。基础血红蛋白(HB)水平.住院期间采血量及母孕末期血红蛋:白值等资料。分析早产儿住院期间发生贫血的相关高危因素。[结果]两组恋儿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孕周、体质量<2000 g的新生儿所占比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32周胎龄早产儿采血量及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33周胎龄早产儿、36周胎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组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使用正压通气、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水平、采血量是影响本院早产儿发生贫血的相关因素。基础HB水平越低、采血量越多是平产几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住院期间贫血的发生与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及基础血红蛋白值、采血量等因素相关,住院期间应密切关注早产儿基础HB水平,尽量减少医源性失血。
张莉沈健家王晓莉
关键词:贫血
麻醉前扩容对产妇和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麻醉前扩容对产妇和新生儿脐血血气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孕38-40周,第1胎,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4组(n=40)。A组麻醉前输注5ml/kg平衡液,B、C、C组在麻醉前分别输注5ml/kg、10ml/kg、15ml/kg万汶。输注结束后,行L3-4腰硬联合麻醉,调整麻醉平面于T6以下。术中血压下降大于基础值的30%或收缩压低于90mmHg的病例,静脉注射麻黄素10mg/次,并记录相应的给药次数。观察产妇入室(T1)、输液完成(T2)、鞘内注药5min(T3)、10min(T4)、20min(T5)时的MAP、HR、SpO2值和新生儿1min、5min的Apgqr评分。采集产妇入室后、输液完成时的动脉血,胎儿取出时的脐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A、B组患者在T3、T4、T5各时间点的MAP值均较T1下降(P〈0.05),尤以A组的T4下降明显(P〈0.01),C、D组各时间点间无明显变化(P〉0.05)。A组麻黄碱的使用率为30%(12/40),B组为10%(4/40),两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C、D组没有患者使用麻黄碱。四组产妇液体输注后的动脉血pH值、PaO2、PaCO2与输注前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新生儿的脐动血气分析值和新生儿1min、5min的Apgar评分值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麻醉前扩容能够一定程度缓解产妇孕晚期的碱血症,预防母体低血压对新生儿脐血血气和Aqgar评分带来的不良影响。
李胜华赵继蓉罗威陆铭王晓莉
关键词:预扩容产妇脐血血气分析
新生儿细菌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防治探讨:附8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细菌性肺炎防治方法。方法对2004~2005年本院收治的82例早期、晚期细菌性肺炎高危因素,痰培养及药敏结果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胎膜早破、窒息、低体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不利因素在新生儿肺炎早期发病组(≤7...
王晓莉
文献传递
188例双胎晚期早产儿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嘉定区双胎晚期早产儿的临床特点,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2010年-2013年嘉定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88例妊娠双胎晚期早产儿(双胎组)与同期875例单胎晚期早产儿(单胎组)的一般情况、围产高危因素、新生儿疾病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双胎组的平均体重[(2 341.2±374.7)g vs(2 682.9±447.5)g]低于单胎组(P〈0.01);小于胎龄儿发生率(12.8%vs 4.0%)高于单胎组(P〈0.01);剖宫产率(90.4%vs 44.1%)高于单胎组(P〈0.01);双胎组母亲妊娠期合并症贫血(78.7%vs 19.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8.9%vs 9.0%)、胎膜早破(48.9%vs32.0%)、感染性疾病(23.4%vs 10.5%)、妊娠期糖尿病(17.0%vs 5.1%)、肝内胆汁瘀积症(12.8%vs 4.0%)、羊水过少(12.8%vs 5.5%)等发生率高于单胎组(P〈0.01);双胎晚期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5.3%vs 1.7%)和颅内出血(5.3%vs1.9%)的发病率高于单胎组,高胆红素血症(3.7%vs 12.3%)的发生率低于单胎组(P〈0.01)。结论:重视双胎妊娠,积极处理妊娠期高危因素,适当收紧剖宫产指征,以降低双胎晚期早产儿的近期新生儿疾病的风险。
王晓莉胡绪林田文娟张莉
关键词:双胎单胎晚期早产儿
TLR9在不同胎龄新生儿脐血中的表达变化
2016年
目的通过观察早产儿不同胎龄Toll样受体9(TLR9)的表达,探讨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的机制。方法采集2010年7月至2014年6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的活产新生儿的脐血229份,按胎龄分为4组,28~31周组,31~34周组,34~37周组,≥37周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其TLR9的蛋白和m RNA表达情况,了解其与胎龄之间的关系,并分析m RNA和蛋白表达间的相关性。结果 TLR9阳性细胞率在28~31周组,31~34周组,34~37周组,≥37周组分别为(15.93±6.23)%,(11.63±6.70)%,(13.66±6.88)%,(20.51±12.06)%;其在胎龄28~31周较高,至31~34周逐渐下降至最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37周后TLR9阳性细胞率表达逐渐升高,至≥37周达最高,两胎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37周间新生儿脐血TLR9阳性细胞率与胎龄呈正相关(r=0.273,P=0.006)。TLR9 m RNA表达在28~31周组,31~34周组,34~37周组,≥37周组分别为(4.95±3.44)%,(8.89±8.49)%,(13.91±10.92)%,(7.19±7.11)%;其在28~36周逐渐升高,与胎龄呈正相关(r=0.355,P<0.001)。≥37周TLR9 m RNA表达量下降,该值虽高于28~31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同胎龄时期同样本新生儿的TLR9 m RNA和TLR9阳性细胞率之间存在负相关(r=-0.227,P=0.011)。结论 TLR9阳性细胞率和TLR9 m RNA表达在不同胎龄组新生儿间有差异,TLR9阳性细胞率表达在31~37周间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增加,TLR9 m RNA在28~36周间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增加。
王晓莉刘燕何振娟陈超
关键词:TOLL样受体9新生儿早产脐血胎龄
中国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研制被引量:197
2015年
目的 调查我国新生儿出生体重状况,制定新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绘制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生儿协作网,收集产科出生的新生儿数据.在全国七大区域23个省、市、自治区,共有63家医院设立监测点.研究对象为2011-2014年各监测点出生的单胎活产儿,采用连续收集的方法收集产科出生新生儿的胎龄和出生体重数据.新生儿生后2h内用电子秤进行裸身体重测量,胎龄判断为母亲末次月经、孕早期超声检查和出生后胎龄评分相结合的方法.出生体重曲线拟合方法采用LMSP方法,利用R2.11.1软件中的基于位置、尺度、形状的广义可加模型(GAMLSS) 1.9-4软件包进行曲线绘制和检验.结果 共收集单胎新生儿159 334名,其中男84 447名,女74 907名,平均出生体重(3 232±555)g,其中男性平均体重(3 271±576)g,女性平均出生体重(3 188±528)g.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数据的正态分布进行检验,结果提示胎龄和体重数据分布均不符合正态分布,BCT分布拟合度最优.用虫形图检测和拟合模型残差图检验,提示本曲线较好拟合了本研究的数据分布.采用同样的方法分别绘制男性新生儿和女性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结论 对我国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参考值进行了更新,使用GAMLSS方法建立新生儿出生体重曲线,分性别制定不同参考曲线,制定的出生体重曲线经统计学检验提示较为准确拟合实际情况.
朱丽张蓉张淑莲石文静严卫丽王晓莉吕勤刘玲周勤邱全芳李晓莺何海英汪吉梅黎瑞春陆嘉荣尹兆青苏萍林新祝郭芳张慧李树军新华韩彦青王红云陈冬梅李占魁王慧琴邱银萍刘华艳杨杰杨晓丽李明霞李文静韩树萍曹蓓易彬张亦慧陈超
关键词:出生体重
彩色多普勒评价脐带挤压对早产儿肠系膜上动脉血流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经脐带挤压(UCM)后早产儿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参数变化及其与喂养耐受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出生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共88例,分别纳入UCM组45例及早结扎脐带(ECC)组43例,于第1次喂养前15 min(餐前)和喂养后60 min(餐后),采用GE Voluson 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SMA血流参数:如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时间平均流速(TAM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分别比较2组早产儿的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院体质量、SMA血流参数变化、达到全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等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s确切概率法和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UCM组和ECC组早产儿的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母亲产前血红蛋白水平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在SMA各血流参数中,除RI外其余各参数均为UCM组高于ECC组,但仅餐前TAMV[(24.74±11.47)cm/s比(20.24±7.71)cm/s]、餐后TAMV[(42.11±15.74)cm/s比(28.31±9.99)cm/s]及TAMV的增加幅度[(13.89~20.86)cm/s比(5.31~10.82)cm/s],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PSV的升高及PI的下降与达足量喂养天数呈负相关(均P<0.05)。4.UCM组早产儿达到全肠内营养时间[(11.75±7.36)d比(13.38±8.12)d]及喂养不耐受发病率[13.3%(6/45例)比20.9%(9/43例)]均低于ECC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UCM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红蛋白,改善SMA血流,可能对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有益。
张莉邓远琼沈彩琴王晓莉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喂养耐受性
胎粪吸入性肺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66例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肺炎组)生后3 d内(急性期)、生后7~10 d(恢复期)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检测,并与40例正常足月儿(对照组)生后3 d内的PLT、MPV、PDW进行比较.结果 肺炎组急性期患儿PLT[(139.81±45.03)×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227.30±60.49)×109/L](P<0.01),而MPV[(9.97±2.19)fl]、PDW(0.18±0.03)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11±1.03)fl、0.16±0.02](P<0.01);肺炎组恢复期患儿较急性期息儿PLT明显回升,而MPV、PDW则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观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胎粪吸入性肺炎的诊断及判断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王晓莉雒春香
关键词:婴儿血小板胎粪吸入性肺炎
延迟断脐对中晚期早产儿早期发生黄疸和颅内出血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延迟断脐对于中晚期早产儿早期发生黄疸和颅内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2016年2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顺产的中晚期(32~36+6周)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顺产的早产儿在娩出后15 s内断脐(早断脐组),2017年2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顺产的早产儿在娩出后待脐动脉停止搏动后断脐(延迟断脐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生后1 d血清总胆红素、生后1~3 d经皮胆红素、蓝光照射治疗开始时间、生后1 d和7 d血常规及颅内出血发生率。结果符合纳入条件进入本研究的中晚期早产儿共308例,其中延迟断脐组165例,早断脐组143例。两组间早产儿及其母亲基本信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生后1 d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断脐组生后2 d和3 d经皮胆红素水平均高于早断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蓝光照射治疗开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断脐组早产儿生后1 d和7 d血红蛋白水平及血细胞比容均高于早断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断脐可提高中晚期早产儿生后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及血细胞比容,虽可一定程度增高经皮胆红素水平但并不需要提前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并且未增加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对于中晚期早产儿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措施。
王晓莉杨琳沈彩琴
关键词:早产儿黄疸血红蛋白颅内出血
母乳中溶菌酶含量的初步测定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初步研究我国产妇不同时段母乳中溶菌酶含量,为了解我国产妇人群的基本资料奠定基础。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溶菌酶含量。结果:母乳中溶菌酶含量在初乳组最高,其次是成熟乳组,过渡乳组最低;其中两两比较:初乳与成熟乳、过渡乳溶菌酶含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成熟乳与过渡乳溶菌酶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过渡乳组溶菌酶含量与初乳组呈正相关,而与成熟乳组无明显相关性。3组的溶菌酶含量测定值均低于国外报道,尤其是初乳中溶菌酶含量更低。结论:应用ELISA法检测溶菌酶含量具有通量高,所需样本体积量少的优点,将来可以推广应用于大样本人群的调查研究。
王晓莉周一珺杨花梅陈夏芳陶芳芳吴圣楣何振娟
关键词:母乳溶菌酶酶联免疫吸附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