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卫军

作品数:19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艾滋病
  • 5篇病毒
  • 4篇影响因素
  • 4篇安全套
  • 3篇人类免疫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缺陷病
  • 3篇免疫缺陷
  • 3篇免疫缺陷病
  • 3篇免疫缺陷病毒
  • 3篇HIV/AI...
  • 2篇性行为
  • 2篇女性性工作者
  • 2篇耐药
  • 2篇感染者
  • 2篇安全套使用
  • 2篇HIV-1
  • 2篇病毒治疗
  • 2篇传染

机构

  • 16篇钦州市疾病预...
  • 7篇广西壮族自治...
  • 6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桂林医学院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灵山县疾病预...

作者

  • 16篇王卫军
  • 11篇林兆森
  • 4篇邹刚
  • 3篇冯毅
  • 3篇邢辉
  • 3篇沈智勇
  • 3篇廖玲洁
  • 3篇李剑军
  • 3篇阮玉华
  • 3篇刘春秀
  • 3篇陈欢欢
  • 2篇叶力
  • 2篇梁冰玉
  • 2篇傅朝阳
  • 2篇吴兴华
  • 1篇何东娇
  • 1篇蓝光华
  • 1篇陆华湘
  • 1篇蒋俊俊
  • 1篇黄颉刚

传媒

  • 3篇广西医学
  • 2篇中国卫生事业...
  • 2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疾病监测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7-2019年广西钦州市部分新报告HIV/AIDS感染者病毒亚型及细胞嗜性研究
2021年
目的了解2017-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钦州市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AIDS)中病毒基因亚型、耐药及细胞嗜性情况。方法选取2017-2019年钦州市部分新报告HIV/AIDS,检测CD4^(+)T淋巴细胞数量,并对HIV的pol、env基因区进行扩增、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判定基因亚型。利用斯坦福耐药数据库判定新报告感染者的耐药情况,利用Geno2pheno判定嗜性,并采用非参数Wilcoxon或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不同亚型、不同嗜性之间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差异。结果764例新报告感染者中,CRF01_AE、CRF08_BC、CRF07_BC分别占比50.1%(383/764)、31.2%(238/764)、10.9%(83/764)。CRF01_AE中第1簇(Cluster1)、第2簇(Cluster2)分别占18.3%(70/383)、72.3%(277/383)。48例新报告感染者发生治疗前耐药,耐药率为6.3%;CD4^(+)T淋巴细胞数量<200个/μL的占51.4%;CRF01_AE、CRF08_BC与CRF07_BC 3种基因型之间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M(P_(25),P_(75))分别为205(41,303)、238(105,336)、308(179,394)且计数水平不全相等(P<0.0001);辅助受体利用预测有108例为CXCR4(X4),656例为CCR5(R5);X4嗜性的CD4^(+)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低于R5嗜性的CD4^(+)T淋巴细胞数量。结论2017-2019年钦州市新报告HIV/AIDS中存在多种病毒亚型,耐药水平较高,病毒嗜性预测分析将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沈建洋曹志强陈欢欢沈智勇王卫军林兆森黄荣叶李梅陈锦妹赵慧华蒋丽萍吴福宝冯毅阮玉华邢辉廖玲洁李剑军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耐药
2010—2015年广西钦州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2010—2015年钦州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情况,为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0—2015年钦州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5年该市法定传染病的总漏报率为16.74%,市和乡镇级医疗机构漏报率较高;各级医疗机构不同科室漏报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门诊部21.05%,住院部14.59%,检验部门2.36%,影像部门1.87%,门诊部漏报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17.82%和23.28%,丙类传染病漏报率比乙类传染病漏报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市级医疗机构漏报率为31.87%,钦南区为21.33%,钦北区为38.85%,灵山县为3.54%,浦北县为7.02%,钦北区漏报率最高,市级次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电子病历系统的医疗机构漏报率为6.59%,未用电子病历系统的医疗机构漏报率为23.16%,用电子病历系统的医疗机构漏报率较低;报告及时率为98.68%,完整率98.19%;准确率94.97%,一致率98.80%,乡镇级医疗机构报告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一致率均比较低。结论该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市级和乡镇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的执法检查力度,并将重点放在钦北区和市级,门诊部应该作为重点部门进行检查;同时加强对丙类传染病诊断标准的培训,提高临床医生的报告意识;还应制定统一的电子病历系统设置标准,并在全市推广应用;建议将传染病报告质量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的指标和医师个人执业记录中;医疗机构应落实传染病报告制度,以进一步提高法定传染病的报告质量。
王卫军欧柱宁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
2013-2017年广西钦州市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为了解钦州市结核病流行状况,掌握当地结核病发病规律及其特征,确定高危人群,为结核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疫情资料来源于钦州市疾控中心,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钦州市2013-2017年结核病报告登记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7年钦州市共报告结核病病例16 516例,发病率为40.99/万。报告病例年龄集中在20~70岁,为14 921例,占全部病例的90.34%,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是40~60岁,发病率为20.13/万。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之间发病比2.86∶1。钦州市两县两区中年均发病率最高的是钦南区(15.00/万),钦北区发病率最低(4.39/万)。2013-2017年5年中发病率趋于稳定,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夏季稍高于其他季节,占全部病例的26.99%。结论 2013-2017年钦州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要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进一步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加强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并注意防范季节性疾病发生。继续提升医疗服务的工作质量,加强结核病临床诊疗工作的规范。
黄虞远李慧敏林兆森王卫军叶力梁冰玉
关键词: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防控对策
广西钦州市2010~2016年吸毒人群的特征及其感染HIV的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了解钦州市吸毒人群的特征,探讨该人群感染HIV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2016年钦州市艾滋病哨点监测的吸毒人群数据,分析该人群人口学及行为学特征,并分析吸毒人群感染HIV的影响因素。结果钦州市吸毒人群以青壮年、男性、汉族、未婚者、初中及其以下文化、区内人员为主。2010~2016年,>35岁者比例、新型毒品使用比例、最近1个月平均每天无注射吸毒者比例、最近1年发生商业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最近1个月平均每天注射吸毒次数≥4次者比例、最近1个月共用针具者比例、最近1年发生商业性行为者比例、最近1年发生商业性行为从不使用安全套者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最近1个月平均每天注射吸毒≥4次、最近1个月共用针具、HCV感染是吸毒人群感染HIV的危险因素,初中及其以上文化、最近1年接受安全套发放或艾滋病咨询检测是吸毒人群感染HIV保护因素(P<0.05)。2010~2016年,最近1个月平均每天注射吸毒次数≥4次者比例、HCV感染率、最近1年接受安全套发放或艾滋病咨询检测者比例与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钦州市2010~2016年吸毒人群所用毒品以传统毒品为主,但新型毒品使用有上升趋势,少数民族、注射吸毒和针具共用是可增加吸毒人群感染HIV的风险,较高的文化水平、安全套发放或艾滋病咨询检测、社区药物治疗或针具交换可降低吸毒人群HIV感染的风险。
陈裕鸿王卫军张毓黄颉刚梁浩叶力林兆森邹刚
关键词:吸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影响因素人口学特征
钦州市HIV/AIDS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钦州市HIV/AIDS的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控艾滋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钦州市1997~2017年报告的13983例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其相关资料,运用SPSS 21. 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描绘病例生存曲线并估计其累积病死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对研究对象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3983例病例平均年龄(41. 62±16. 015)岁,男女比例3. 285∶1,已婚有配偶占53. 90%;感染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占70. 35%;接受抗病毒治疗者占50. 15%;肺部感染、HIV脑病和多发性恶性肿瘤是HIV/AIDS的3大主要死因,分别占38. 89%、20. 71%和17. 08%;截止随访时死亡病例占35. 71%,总死亡率为9. 96/100人年,艾滋病相关死亡密度为9. 48/100人年,进入队列后第1年、4年、7年、10年、13年、16年和19年的累积病死率分别为16. 4%、32. 6%、40. 2%、46. 9%、52. 7%、55. 5%和55. 5%。Cox回归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感染途径、职业、文化程度、发病年龄、病程阶段、CD4+T细胞计数和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等8个因素均是病例死亡的影响因素。结论:钦州市艾滋病病死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应综合各种影响因素制订防治措施,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林兆森易春杏王卫军陈裕鸿黄荣叶叶力黄颉刚梁冰玉
关键词:艾滋病回顾性队列研究影响因素
钦州市2013-2015年女性性工作者性行为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钦州市2013-2015年女性性工作者(FSW)艾滋病知信行及性传播疾病感染的状况,为评价艾滋病干预效果及调整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2015年的5-7月,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操作手册》的要求开展监测工作,对钦州市娱乐场所的FSW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做血清学检测。结果2013-2015年共调查FSW 3 151人,2013-2015年FSW的HIV阳性率分别为0.67%、0.29%、0.86%;梅毒阳性率分别为3.90%、3.90%、3.14%;HCV阳性率分别为1.05%、0.76%、0.29%。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5.34%、97.91%、94.38%。最近一次性交易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95.53%、97.52%、94.57%,最近一个月性交易时安全套每次使用率分别为70.41%、83.33%、81.52%。低、中、高档FSW的HIV阳性率分别为0.98%、0.15%、0.54%;梅毒阳性率分别为4.66%、2.70%、1.61%;HCV阳性率分别为0.74%、0.75%、0。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3.87%、97.83%、99.46%。最近一次性交易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94.24%、97.45%、98.92%,最近一个月性交易时安全套每次使用率分别为71.37%、85.16%、91.94%。结论钦州市FSW HIV感染率较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干预覆盖率较高,安全套每次使用率较低,梅毒感染率较高,艾滋病通过FSW传播的危险性仍较大。
黄春湲余军王卫军刘春秀蒋俊俊宋丽萍梁冰玉
关键词: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哨点监测知晓率安全套
HIV-1耐药性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8年
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应用和推广,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耐药性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HIV-1型病毒(HIV-1)耐药现象普遍存在,且其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已成为影响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防治工作的突出难题。鉴于HIV-1耐药问题的重要影响,现就HIV-1耐药的产生和进化、耐药现状及其耐药机制作一概述。
林兆森王卫军
关键词:耐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钦州市区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钦州市区内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城市市区内性病/艾滋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钦州市区内的不同档次场所的女性性工作者进行面对面无关联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400名女性性工作者,平均年龄(27.79±7.71)岁,首次发生商业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6.7±0.33)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69.8%(279/400);未婚者占44.5%(178/400),在婚者占51%(204/400);户籍以本省为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8.75%(395/400)。调查对象中在过去一个月商业性行为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9%,该比例在不同年龄,固定性伴有无,不同档次场所和不同从业时间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653,P=0.022;χ~2=4.811,P=0.035;χ~2=26.743,P<0.001;χ~2=6.518,P=0.038);调查对象每次商业性性行为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高于与固定性伴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989,P<0.001);女性性工作者来源场所档次低(OR=2.853,95%CI:1.835-4.434,P<0.001)是商业性服务过程中安全套使用的危险因素。结论:钦州市区的女性性工作者每次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较低,且安全套使用在不同类型性伴之间存在差异。女性性工作者来源于低档场所是安全套使用率低的影响因素。
罗朝莲王卫军余军黄荣叶黄颉刚蒋俊俊宋丽萍梁冰玉
关键词:艾滋病性病安全套女性性工作者影响因素
广西钦州市新报告HIV/AIDS抗病毒治疗1年后HIV-1 DNA载量变化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了解广西钦州市部分新报告HIV/AIDS接受抗病毒治疗1年后HIV-1 DNA载量变化。方法广西钦州市2019年9月至10月新报告感染病例、确证1个月内开始抗病毒治疗者36例,分别于治疗前(基线)和治疗12个月时采集患者外周血,进行HIV pol基因测序、血浆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数及HIV-1 DNA载量检测,分析HIV-1 DNA载量的变化。结果调查对象的HIV亚型包括CRF01_AE(55.6%,20/36)、CRF08_BC(33.3%,12/36)和其他(11.1%,4/36);基线病毒载量均大于1000 copies/mL,治疗12个月后91.7%(33/36)的患者病毒载量低于1000 copies/mL,其中30人低于检测限;基线和治疗12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数中位数分别为177个/µL和313个/µL(P<0.001);HIV-1 DNA载量中位数分别为3.26 log_(10) copies/10^(6) PBMCs和2.15 log_(10) copies/10^(6) PBMCs(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低基线HIV-1 DNA载量和非CRF01_AE毒株是治疗12个月后HIV-1 DNA载量降至2 log_(10) copies/10^(6) PBMCs的相关因素。结论抗病毒治疗1年后患者HIV-1 DNA载量下降,基线HIV-1 DNA载量和HIV毒株类型可能与治疗后HIV-1 DNA载量相关。
韩晴羽李剑军陈欢欢沈智勇蓝光华王卫军林兆森李梅冯毅阮玉华邢辉廖玲洁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病毒治疗
2010~2013年钦州市扩大HIV筛查工作的成本效益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2010~2013年广西钦州市开展HIV筛查检测工作的成本效益。方法计算2010~2013年钦州市用于HIV筛查检测的经费,统计工作检出的HIV/AIDS和抗病毒治疗数据,建立马尔科夫(Markov)5树模型,评估HIV筛查检测工作获得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分析该项工作的成本效益。结果 2010~2013年钦州市共投入经费3 971.96万元用于HIV筛查检测工作,检出HIV/AIDS阳性病例5 040例;钦州市辖区、灵山县和浦北县HIV检测平均成本23.655元/例、21.413元/例和20.374元/例,HIV/AIDS阳性检出的平均成本为1.260万元/例、0.448万元/例和1.007万元/例,通过检出HIV/AIDS获得的QALY平均数分别为8.198、8.448和9.575个,挽回的QALY总数为12 444.564、22 463.232和8 263.225个;整体成本效果为0.092万元/QALY;3地成本效益分别为0.154万元/QALY、0.053万元/QALY和0.105万元/QALY,灵山县成本效益优于市辖区、浦北县。结论钦州市2010~2013年开展的HIV筛查检测成本效益较好,加强HIV/AIDS的抗病毒治疗工作有利于提高筛查检测工作的成本效益。
刘春秀王卫军傅朝阳何东娇林兆森邹刚陆华湘
关键词:艾滋病马尔科夫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