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丹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高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加局部麻醉在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非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加局部麻醉在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60例行胸腔镜下双侧交感神经选择切除术的手汗症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气管插管组和非气管插管组,每组80例。气管插管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完成手术,非气管插管组采用静脉全身麻醉加局部麻醉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全身麻醉药用量、麻醉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前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气管插管组诱导后5、10、15、20minMAP和诱导后5、10min心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MAP:(65.83±12.53)mmHg(1mmHg=0.133kPa)比(98.47±13.59)mmHg、(68.19±9.56)mmHg比(93.53±10.16)mmHg、(69.72±8.44)mmHg比(86.13±11.22)mmHg、(68.58±13.42)mmHg比(81.52±9.67)mmHg;心率:(76.36±7.93)次/min比(102.67±10.38)次/min、(78.42±9.13)次/min比(97.66±9.73)次/min],诱导后5、10、15、20min SpO2和PaO2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SpO2:0.93±0.14比1.00±0.13、0.94±0.21比0.99±0.16、0.93±0.34比0.99±0.20、0.94±0.24比0.98±0.13;PaO2:(83.73±8.35)mmHg比(298.65.±25.19)mmHg、(68.57±9.32)mmHg比(328.58±30.61)mmHg、(63.93±10.54)mmHg比(303.26±29.34)mmHg、(65.51±11.72)mmHg比(317.49±28.15)mmHg],PaCO2明显高于气管插管组[(52.93±9.27)mmHg比(36.86±5.52)mmHg、(61.47±7.32)mmHg比(35.73±6.14)mmHg、(71.58±8.23)mmHg比(37.18±7.39)mmHg、(68.13±10.58)mmHg比(36.35±5.8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气管插管组丙�
- 丁伟黄伯万梁海丹
- 关键词:多汗症交感神经切除术
- 一种麻醉手术头架
-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头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麻醉手术头架,所述麻醉手术头架,包括底座,底座上端部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两个滑块,滑块上端部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最上端均设有一个第一支撑块,第...
- 梁海丹
- 右美托咪定复合利多卡因对全身麻醉复合PVB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复合利多卡因对全身麻醉复合椎旁神经阻滞(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PVB)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2018年8月—2020年8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实施全身麻醉复合PVB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利多卡因组及复合组,每组25例。4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行PVB。右美托咪定组、利多卡因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2%盐酸利多卡因1.5 mg/kg,10 min内输注完毕,后分别以0.4μg·kg^(−1)·h^(−1)和1.5 mg·kg^(−1)·h^(−1)的剂量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复合组麻醉诱导前10 min输注右美托咪定+2%盐酸利多卡因,方法剂量同前;对照组静脉输注等剂量生理盐水。记录4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丙泊酚用量及瑞芬太尼用量,比较4组患者诱导前(T_(1))、手术完成时(T_(2))、术后2 h(T3)、术后24 h(T4)血清IL⁃6和TNF⁃α水平,观察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利多卡因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和复合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增加,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复合组的改变幅度更大。T_(1)时4组血清IL⁃6、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4时,4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T_(1)时升高(P<0.05)。T3~T4时,利多卡因组的血清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_(2)~T4时,与对照组和利多卡因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和复合组血清IL⁃6、TNF⁃α水平降低(P<0.05),复合组的改变幅度更大。4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复合利多卡因能够明显减轻全身麻醉复合PVB下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炎性反应。
- 张小亮梁海丹刘成森
- 关键词:胸腔镜检查食管癌根治术利多卡因椎旁神经阻滞炎性反应
- 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用于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用于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ADA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选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比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情况、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T_(0)(麻醉诱导前)时,两组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麻醉诱导后)、T_(2)(体外循环后10 min)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HR、MAP均低于同组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的HR、MAP均高于对照组(P<0.05)。T3时(手术结束后),对照组的HR、MAP低于同组T_(0)时(P<0.05);而观察组的HR、MAP与同组T_(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HR、MAP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用于ADA手术中可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
- 梁海丹刘成森杨小强韦华
- 关键词:七氟烷丙泊酚麻醉
- 围术期急性血糖波动对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及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讨围术期急性血糖波动幅度对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心房颤动(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POAF)发生率及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6年至2019年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择期CABG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CABG患者围术期管理结局的数据库。排除了死亡术者及持续心房颤动的患者,最终99例患者入选本研究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及围术期遵照指南进行血糖控制。围术期前48 h的最高和最低血糖浓度之间的差异幅度被用作衡量血糖波动的指标。根据血糖波动幅度将患者分为4组进行分析:A组0~2 mmol/L(n=9);B组> 2~4 mmol/L(n=23);C组> 4~6 mmol/L(n=31);D组> 6 mmol/L(n=36)。主要观察结局是POAF的发生率。次要结局包括ICU病死率、30 d病死率和ICU住院时间。结果 POAF的总发生率为15.2%。随着血糖波动幅度的增加,POAF发生率增加,D组POAF发生率最高,ICU停留时间亦较其他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然而,4组患者的ICU病死率、30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血糖波动是POA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ABG术患者围术期急性血糖波动幅度的增加与POAF发生率和ICU住院时间的增加有关。因此,维持围术期的血糖稳定能够减少患者CABG-POAF发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 颜振艺李志艺莫桂熙梁海丹曹殿青唐靖张良清
- 关键词:心房颤动血糖波动
-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在心脏病患者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在心脏病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心脏病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麻醉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T0(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体外循环后10 min)、T3(手术结束后)等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在ICU的观察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不同时间点白介素-6β(IL-6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T1、T2、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与T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1、T2、T3时的MA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1时的H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2、T3时的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CU观察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3 d后,两组患者的IL-6β、ICAM-1和CRP水平低于麻醉6 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3 d后,观察组患者的IL-6β、ICAM-1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病患者手术中使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可改善其血流动力学,缩短ICU观察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降低IL-6β、ICAM-1和CRP水平,应用价值较高。
- 梁海丹杨小强张小亮邓劲松
- 关键词:快通道心脏麻醉瑞芬太尼丙泊酚血流动力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