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平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品管圈在提高外科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外科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该院普外科、胸外科共8名护士联合、自愿组成一个"圈",确定以"提高外科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为活动主题,运用PDCA循环,分析影响外科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低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结果外科患者入院宣教不知晓率由活动前的41.1%降低到到活动后的18.3%。目标达成率为116.3%,进步率为55.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学习到了各种品管手法,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高建平王淑萍
- 关键词:知晓率入院宣教品管圈
- 定期家庭随访对胸腔镜食管癌术后饮食恢复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电话支持和定期家庭随访对食管癌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接受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术后采用常规随访方式,出院时由责任医师和护士告知饮食添加原则、食物选择和门诊随访时间。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随访的基础上,出院后由医生和护士组成随访小组,定期进行一对一电话指导生活方式和饮食注意事项,并每月进行家庭随访一次;责任医师和护士在微信群里定期进行食管癌术后健康知识宣教,指导患者恢复和饮食注意事项,并定时回答患者提出的术后康复问题。6个月后门诊随访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白蛋白水平、简明膳食自评工具评分(SDSAT)、生活质量评分(EORTC QLQ-C30)、癌症疲乏评分(CFS)和对医护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均完成术后6个月的干预和随访。随访后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SDS及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DSA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ORCT 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F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医护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电话、互联网和定期家庭随访可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饮食功能和生活质量,并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水平。
- 高建平王辉王淑萍
- 关键词:食管癌生活质量
- 一种适用性强的创口保护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性强的创口保护装置,涉及胸外科护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调节机构、固定轴和夹持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螺母在调节轴圆周表面的位置,能够改变移动座的位置,当移动座移动时,在限位轴的作用下,移动座与支...
- 高建平
- 心理放松训练联合肺康复运动训练干预对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负性情绪、肺功能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心理放松训练联合肺康复运动训练干预在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行胸腔镜手术的10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放松训练联合肺康复运动训练干预。对比两组负性情绪、肺功能、运动耐量、术后肺部并发症。结果术前2周,两组负性情绪评分、肺功能指标、6 min步行试验距离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呼吸流量峰值均大于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放松训练联合肺康复运动训练干预在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高建平
- 关键词:肺癌负性情绪肺部并发症
- 老年肺癌患者胸腔镜不同术式术后肺功能、预后及LCQ评分对比被引量:15
- 2023年
- 目的对比分析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和楔形切除对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组(n=76)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组(n=78)。比较两组术后5 d和术后1年肺功能和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比较两组术后2年死亡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结果术后第5天,肺楔形切除组肺总量显著高于肺叶切除组,残气量显著低于肺叶切除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分钟最大通气量显著高于肺叶切除组(P<0.05,P<0.001);两组6 min步行距离(6 MW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楔形切除组LCQ量表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评分显著高于肺叶切除组(P<0.05)。术后1年,两组肺总量、残气量、FEV1、肺活量、分钟最大通气量及6MWD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CQ量表生理维度评分、心理维度评分及社会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肺楔形切除组局部复发比例显著高于肺叶切除组(P<0.05);两组远处转移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楔形切除组死亡比例显著高于肺叶切除组(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治疗的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在术后短期内优于肺叶切除术治疗者。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 高建平王辉王淑萍
- 关键词:肺功能胸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