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文杰

作品数:70 被引量:757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5篇牙周
  • 16篇牙周炎
  • 11篇前牙
  • 11篇口腔
  • 10篇牙周病
  • 10篇幽门螺
  • 10篇幽门螺杆菌
  • 10篇螺杆菌
  • 10篇菌斑
  • 8篇冠延长
  • 7篇牙冠
  • 7篇牙菌斑
  • 7篇手术
  • 7篇冠延长术
  • 6篇牙冠延长术
  • 6篇牙龈
  • 6篇教学
  • 5篇牙周病学
  • 5篇切牙
  • 5篇美学

机构

  • 57篇北京大学口腔...
  • 22篇北京大学口腔...
  • 4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北京肿瘤医院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江西医学院第...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宝洁公司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68篇胡文杰
  • 16篇张豪
  • 11篇孟焕新
  • 11篇甄敏
  • 10篇曹采方
  • 7篇刘云松
  • 6篇徐涛
  • 6篇乐迪
  • 5篇马大龙
  • 5篇张艳玲
  • 4篇路瑞芳
  • 4篇欧阳翔英
  • 4篇柳登高
  • 4篇王浩杰
  • 3篇侯海玲
  • 3篇彭东
  • 3篇曹洁
  • 3篇王翠
  • 2篇荣起国
  • 2篇张立

传媒

  • 2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2篇北京大学学报...
  • 8篇中国实用口腔...
  • 4篇现代口腔医学...
  • 3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英国医学杂志...
  • 2篇健康
  • 2篇牙体牙髓牙周...
  • 2篇医药与保健
  • 2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口腔材料器械...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武警医学
  • 1篇医学教育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国际口腔医学...

年份

  • 8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测量方法评价磨牙拔牙位点保存术后牙槽骨的变化被引量:40
2016年
目的:采用临床直接测量、平行投照根尖片和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价存在骨缺损的磨牙拔牙同期位点保存6个月后牙槽骨的变化,并分析不同方法的测量效果。方法:纳入20名患者共23颗因牙周病变拔除的磨牙,牙齿拔除后应用去骨蛋白牛骨基质(deproteinized boving bone mineral,DBBM,Bio-Oss~)和可吸收膜(bioabsorbable collagen membrane,Bio-Gide~)进行拔牙位点保存术,术中临床直接测量,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和CBCT,通过上述3种方法测量分析术后6个月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并比较测量效果的异同。结果:比较23个拔牙位点的牙槽骨高度在拔牙位点中央、远中中央、颊侧远中3个观察点的术中临床测量与CBCT测量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观察点的高度及宽度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接受翻瓣再进入实施种植的10名患者中,拔牙位点中央相应观察点的牙槽骨高度显著增加,临床直接测量和CBCT测量分别增加(6.15±1.73)mm和(6.59±2.53)mm,牙槽骨宽度测量值分别为(8.45±1.18)mm和(8.52±1.27)mm,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平行投照根尖片观察术前和术后6个月拔牙位点中央的牙槽骨高度变化为增加(5.84±4.28)mm,测量数值与另两种方法接近。结论:存在骨缺损的磨牙应用Bio-Oss~与Bio-Gide~进行拔牙位点保存后,临床直接测量和CBCT测量两种方法对牙槽嵴顶骨高度和宽度变化的评价基本一致。
赵丽萍詹雅琳胡文杰徐涛危伊萍甄敏王翠
关键词:位点保存磨牙牙周炎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患上牙周病 心脑也受伤
2013年
9月20日是第25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关爱老人,修复失牙。 吃水果牙齿出血或睡眠后口角有血迹都是牙周病信号 人的牙齿和其他器官有不同的地方,心脏、肝、肾等都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功能退化,唯有牙齿不会。只要保护得当,人的28个恒牙会陪伴终身。导致牙齿脱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牙周病。
胡文杰
关键词:牙周病受伤心脑宣传主题牙齿脱落爱牙日
牙周治疗技术和口腔临床美学被引量:21
2009年
口腔医生近年来对于口腔临床美学治疗理想境界的追求被概括为"红白美学",其中"白"是指天然牙齿或天然牙齿的仿真修复体;"红"则代表由牙龈乳头、附着龈和牙槽黏膜等软组织。本文将着重就口腔临床美学治疗中涉及到的牙周领域的"红色"问题及牙周治疗技术进行介绍。
胡文杰
关键词:牙周牙周治疗牙周手术
改良牙冠延长术术后1至6年疗效观察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观察改良牙冠延长术的手术疗效,初步探讨可能影响术牙牙周健康的因素。方法对17例患者、共20颗患牙实施改良牙冠延长术并完成修复术后1—6年的长期追踪(探诊深度每颗牙检测6个位点,共120个位点;出血指数每颗牙检测颊、舌面2个位点,共40个位点),对比分析术牙与同颌对侧同名天然牙及近远中相邻天然牙的牙周状况,并对影响术牙牙周健康的各项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7例患者中1例发生根折,1例对磨牙金属修复体颜色不满意,其他15例患者对术牙的美观和功能均非常满意;术牙仅有4%(5/120)的位点牙周探诊深度为4mm,其余位点探诊深度均≤3mm;术牙83%(33/40)的颊舌面位点存在不同程度的探诊出血,但术牙与同颌对侧同名天然牙及近远中相邻天然牙的菌斑指数、探诊深度、探诊后出血、松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修复体冠缘位置与牙龈出血指数呈高度负相关(r=-0.742);菌斑指数与牙龈出血指数呈中度正相关(r=0.480)。结论改良牙冠延长术疗效较好,是保留残根残冠的一种可行的牙周手术;术后修复体冠缘位置可能是影响术牙牙周健康的主要因素。
甄敏胡文杰张豪李连生
牙周基础治疗对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被引量:28
2002年
目的 :分析牙周炎与胃内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 ,Hp)的关系以及牙周基础治疗对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有慢性牙周炎且胃镜活检尿素酶阳性、病理诊断为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91人进行三联药物治疗 ,其中 3 3人还同时进行了牙周基础治疗。三联药物治疗后分析胃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与患者牙周临床指数的关系 ,以及牙周基础治疗对胃内Hp根除率的影响。 结果 :4个位点平均牙周袋深 <4mm组的患者三联药物治疗 4周后及 1年后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平均袋深≥ 4mm组的患者 (80 %vs5 2 .2 % ,62 .9%vs 3 4.5 % ,P <0 .0 5 )。经过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 1年后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未做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 (63 .6%vs 3 4.5 % ,P <0 .0 5 )。结论 :药物治疗Hp的根除率与患者的牙周状况和口腔卫生状况有关。口腔Hp可能是胃Hp再感染的病原因素 ,因此对胃内Hp感染同时伴有牙周炎的患者在进行三联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配合牙周基础治疗。
侯海玲孟焕新胡文杰杨宗萍王景文
关键词:牙周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甲硝唑
数字化修复结合牙周手术解决复杂前牙美学缺陷被引量:37
2017年
目的:针对伴有牙周软组织形态不良的复杂前牙美学缺陷病例,探索一种全程数字化修复的治疗流程,为解决复杂前牙美学诊疗问题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复杂前牙美学缺陷的患者12例,通过口内和面部三维扫描获取牙列和面部三维数据并进行配准,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软件中进行两种美学设计(仅考虑"白色美学"、综合考虑"粉白美学"),结合数码摄影得到相应的彩色三维数字化修复效果模拟图。以患者评分为标准评价两种美学设计,并由患者自主选择,针对选择后一种设计的患者,三维打印其诊断模型并制作导板指导牙周手术,后续采用数字化方法完成前牙美学修复。结果:患者针对基于口内和面部三维扫描及数码摄影的两种数字化美学设计进行评价,综合考虑"粉白美学"设计的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且更多患者(66.7%)选择牙周手术改善软组织形态后再行修复;将该设计通过三维打印制作诊断模型及导板指导牙周手术,实现了数字化设计向最终手术效果的转移;后续数字化方法制作最终修复体,实现全程数字化。结论:通过数字化美学分析和设计,修复效果预测,三维打印诊断模型制作导板指导牙周手术,并用数字化方法完成前牙美学修复诊疗流程的方法可行,临床显著提高医生、患者、技师相互间的沟通效率,体现了多学科联合治疗复杂前牙美学诊疗问题的优势。
李峥柳玉树叶红强刘云松胡文杰周永胜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化牙周手术
牙周临床治疗Ⅴ.牙周医学被引量:12
2005年
胡文杰曹采方
关键词:器官系统牙周疾病牙周炎
牙菌斑中幽门螺杆菌与胃病的关系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分离培养口腔牙菌斑中的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kerpylori,Hp)并探讨它与Hp相关性慢性胃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细菌培养的方法检测 40例体检者的龈下牙菌斑和胃黏膜中的Hp。 结果 :10例 ( 2 7.0 3 % )慢性胃病患者的胃黏膜Hp培养阳性 ,其中 5例 ( 13 .5 1% )牙菌斑Hp培养阳性。 3例胃黏膜Hp培养阴性的非慢性胃病患者中有 1例牙菌斑Hp培养阳性。 结论 :牙菌斑是Hp的另一个重要储存库 ,口腔Hp的存在可能与慢性胃病有一定的相关性。
宋莉胡文杰蒋泽先谢勇危由春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牙菌斑胃病细菌培养
120名汉族青年前段牙弓唇侧角化龈宽度的测量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 通过测量获取前段牙弓唇侧角化龈和附着龈宽度的相关数据,以期为牙周解剖和牙周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30岁牙龈健康的汉族青年120人,分别测量前段牙弓唇侧龈缘高点处角化龈宽度及龈沟深度、邻间牙龈乳头尖端处冠根向角化龈宽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龈缘高点相应处角化龈宽度在上颌前段牙弓最宽可达(5.6±1.3)mm,在下颌前段牙弓最宽可达(4.5±1.1)mm,且以切牙区最宽,尖牙、第一前磨牙其宽度逐渐变窄,第二前磨牙开始增宽;上、下颌前段牙弓邻间牙龈乳头尖端相应处冠根向角化龈宽度范围分别为(6.2±1.3)~(8.9±1.4)mm及(5.8±1.0)~(7.6±0.9)mm.结论 本组汉族青年前段牙弓唇侧龈缘高点相应处角化龈宽度和附着龈宽度因人和牙位而异;由于唇系带的附着,两中切牙邻间牙龈乳头尖端相应处冠根向角化龈宽度最窄.
张艳玲张豪胡文杰孟焕新
关键词:牙周组织附着龈
运用改良牙冠延长术及种植术处理美学区外伤所致残根残冠1例被引量:5
2015年
涉及到前牙美学区的残冠残根是临床处置的难题,其治疗目的不但要恢复健康、重建功能,还需同时改善美观[1-2]。本文完整展示了1例针对前牙美学区病例的病情分析、多学科参与治疗设计、具体实施步骤和修复后效果的全过程,并分析了面临复杂病情如何拟定个性化的治疗决策和规划简捷的实施流程,对不同牙周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探讨。
贾雪婷甄敏胡文杰刘云松
关键词:牙折断牙种植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