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莲
- 作品数:18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省肝胆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长期传代培养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背景: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长期传代培养后是否能保持其生物学特性、能量代谢方式和多向分化潜能等仍存在争议,有待于进一步全面系统研究。目的:观察体外长期传代培养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至第5,10,15代,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成脂、成骨、成软骨诱导分化检测细胞多向分化潜能;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能量代谢分析仪检测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糖酵解能力;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衰老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衰老标记蛋白p21、p16、p53表达。结果与结论:第5,10,1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呈贴壁生长,第15代细胞体积增大,增殖能力降低,S期细胞百分比减少(P<0.05);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划痕愈合和侵袭能力逐渐减弱(P<0.05),成脂、成骨和成软骨分化潜能未见显著性差异,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糖酵解能力逐渐降低(P<0.05)。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增多(P<0.05),衰老标记蛋白p21、p16、p53表达逐渐增加(P<0.05)。结果表明:长期传代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变化,第10代以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能由于衰老导致活性降低。采用第10代以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更适合于临床研究/治疗。
- 赵文静刘百坤李秋莲陈曦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能量代谢衰老
- 血清铁蛋白与肝纤维化指标相关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研究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铁蛋白(SF)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及病理分期的相关性。采用酶联免疫及放射免疫法,对85例慢性肝病患者检测SF及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并对其中50例慢性肝炎患者行肝穿活检。慢性肝病患者SF、肝纤维化四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SF随慢性肝炎及肝硬化临床分型及Child-Pugh分级的逐渐加重而升高。SF随病理分期依次增高,与S0期比较P<0.01;SF与HA、LN、PⅢP、CⅣ具有相关性(r值为0.68,0.58,0.47,0.61)。提示肝铁代谢异常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于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李秋莲高歌王立群
- 关键词: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铁蛋白慢性肝病
- 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预测模型在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的临床应用观察
- 研究目的及背景糖皮质激素治疗肝衰竭一直备受争议,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能有效阻止肝衰竭的进展,但人群和时机的选择一直是治疗的难点.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感染病研究所首次建立数学模型预测糖皮质激素的疗效,(Py=ex/(1+...
- 李秋莲张睿
- 文献传递
- 血浆并联与序贯输入在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 目的 探讨血浆并联与序贯输入在持续缓慢血浆透析滤过(PDF)和单纯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吉林省肝胆病医院2010.7-2014.8行人工肝治疗的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PDF...
- 李秋莲张睿朱艳东张淑芹
- 血清铁蛋白与肝纤维化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主要是以胶原蛋白为主的细胞外间质成分的大量增生和沉积,最后发展为肝实质为结缔组织所取代。体内铁过载和许多疾病关系密切,尤其是肝脏疾病,因为肝是储存铁的主要...
- 李秋莲
- 关键词:血清铁蛋白肝纤维化指标
- 文献传递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躯体症状与肝脏功能及气质类型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躯体症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5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症状自评、肝功能检测及艾森克测试。结果TBIL明显升高者比正常或轻度升高者躯体症状重,TBIL轻度升高者与正常者之间躯体症状差异无显著性、而不稳定内向型性格的患者与其他型患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躯体症状与肝炎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患者的气质类型显著相关,即不稳定内向型者躯体症状重。
- 李秋莲高雪娟
-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躯体症状心理因素
- 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预测模型在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的临床应用观察
- 研究目的及背景糖皮质激素治疗肝衰竭一直备受争议,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能有效阻止肝衰竭的进展,但人群和时机的选择一直是治疗的难点.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感染病研究所首次建立数学模型预测糖皮质激素的疗效,(Py=ex/(1+...
- 李秋莲张睿朱艳东
- 文献传递
- 阿德福韦酯联合抗肝纤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114例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抗肝纤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阿德福韦酯组和阿德福韦酯加用抗纤丸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肝、对症和支持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单用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d或...
- 李秋莲张睿丛青洲
-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乙型肝炎肝硬化
- 文献传递
- 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肝衰竭的研究
- 孙国军张淑芹赵振国赵文静刘薇孙庆国李军红王莹高宏英刘淑荣李秋莲
- 该研究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尾静脉注射入肝衰竭动物模型体内,并对注入的细胞体内定位示踪,摸索注入细胞的数量,注入细胞的功能,动物肝功能恢复情况,恢复时间,副作用,在体外动物实验基础上,选择慢性肝衰竭患者3-5例,...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衰竭治疗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
- 阿德福韦酯联合抗肝纤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抗肝纤丸治疗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单用阿德福韦酯组56例(对照组)和阿德福韦酯加用抗肝纤丸组58例(研究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肝、对症和支持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单用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d或阿德福韦酯加用抗肝纤丸9g,3次/d。结果:研究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24周及48周CHE、TBIL、AST、AL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FibroScan指标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及48周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48周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8周时研究组比对照组FibroScan指标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抗肝纤丸治疗乙肝肝硬化肝功能和肝纤维化均有好转,FibroScan指标在早期下降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阿德福韦酯加用抗肝纤丸可取得更好的抗肝纤维化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 贺立春李秋莲张睿
-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乙型肝炎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