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亮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星状细胞
  • 2篇细胞
  • 2篇肝星状细胞
  • 1篇胆酸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淤积
  • 1篇胆汁淤积性
  • 1篇应激
  • 1篇内质网
  • 1篇内质网应激
  • 1篇脱氧
  • 1篇脱氧胆酸
  • 1篇微小RNA
  • 1篇细胞生长
  • 1篇细胞生长因子
  • 1篇纤维化
  • 1篇钠盐
  • 1篇鹅脱氧胆酸
  • 1篇肝损伤
  • 1篇肝细胞

机构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3篇李国强
  • 3篇周澍
  • 3篇李书
  • 3篇陈建亮
  • 2篇刘雨亭
  • 1篇俞悦

传媒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在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RIP3)在胆汁淤积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1)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处理和活性检测:采用RIP3-siRNA和NC-siRNA转染HSC-T6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未转染、转染RIP3-siRNA、转染NC-siRNA的HSC-T6细胞存活率。采用100 μmol/L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试剂处理HSC-T6细胞后0、2、4、8、12 h取材细胞并保存,检测12 h细胞存活率。采用100 μmol/L GCDCA试剂处理RIP3敲低HSC-T6细胞后培养12 h,检测细胞存活率。(2)胆管结扎小鼠模型建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小鼠分为8组,每组5只。Sham组:仅游离胆总管,不结扎,于术后第7天取下腔静脉血和肝组织;BDL-1 d组、BDL-3 d组、BDL-5 d组、BDL-7 d组、BDL-14 d组、BDL-21 d组、BDL-28 d组:分别于行胆总管结扎术后第1、3、5、7、14、21、28天取材。(3)RT-PCR检测细胞和肝组织RIP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4)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和肝组织RIP3、α-SMA、TNF-α蛋白相对表达量。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不同时间点数据检验采用方差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1)不同HSC-T6细胞活性和RIP3、α-SMA、TNF-α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 CCK8检测结果显示:采用100 μmol/L GCDCA试剂处理HSC-T6细胞和RIP3敲低HSC-T6细胞后12 h细胞存活率分别为61.3%±0.3%和83.2%±0.4%,与未采用100 μmol/L GCDCA试剂处理HSC-T6细胞和RIP3敲低HSC-T6细胞培养12 h存活率(98.4%±0.7%和97.4%±0.7%)4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200,P〈0.05)。其中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3,P〉0.05);未采用100 μmol/L GCDCA试剂处理HSC-T6细胞存活率分别与采用100 μmol/L GCDCA试剂处理HSC-T6细胞和RIP3敲低HSC-T6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910,
李书陈建亮周澍曹守纪楼芸沈海源李国强
关键词:肝损伤胆汁淤积
内质网应激调节肝星状细胞HGF表达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对肝星状细胞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y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在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T6中分别加入5.0μg/m L衣霉素或0.2μmol/L毒胡萝卜素建立肝星状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4.0 mmol/L 4-苯基丁酸钠(4-phenylbutyrate,4-PBA)和200.0μmol/L salubrinal作为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对T6细胞进行预处理,重组慢病毒LV-e If2α-sh RNA-GFP敲减T6细胞中的e If2αm RNA表达,并提取m RNA和全蛋白进行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HGF、分子伴侣重链结合蛋白(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2α,e If2α)、磷酸化e If2α、激活转录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以及凋亡信号分子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结果:衣霉素、毒胡萝卜素可诱导T6细胞GRP78升高,激活内质网应激状态的同时抑制HGF表达,4-PBA和salubrinal可阻止内质网应激引起的HGF降低,但对ATF4和CHOP的表达作用不同。慢病毒转染T6降低细胞e If2α表达的同时成比例降低HGF表达。结论:ERS激活后可通过影响e If2α表达从而抑制HGF表达。
刘雨亭李书陈建亮周澍曹守纪俞悦李国强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肝细胞生长因子肝星状细胞
微小RNA-30a在肝纤维化中的表达及其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NA,miR)-30a在肝纤维化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C57BL/6小鼠胆管结扎(对照组10例,胆管结扎组15例)和10 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处理肝星状细胞(LX-2和HSC-T6)分别构建体内和体外肝纤维化模型.通过转染miR-30a mimics和miR-30a agomir分别在肝星状细胞和小鼠体内过表达miR-30a.提取总RNA和全蛋白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iR-30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胶原纤维染色(Masson染色)检测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 RT-PCR检测10例对照组和15例胆管结扎组小鼠肝脏miR-30a相对表达水平(2.037 ±0.256,n=10;1.007 ±0.126,n=15;P<0.01).10 ng/ml TGF-β1处理肝星状细胞24h和48 hmiR-30a相对表达水平(LX-2:24 h,0.578±0.055,48 h,0.585±0.048;HSC-T6:24 h,0.698±0.055,48 h,0.610±0.033),明显低于对照组(LX-2:1.013±0.080;HSC-T6:1.001±0.013,P<0.05),表明miR-30a在体内和体外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中表达下降.通过miR-30a mimics转染肝星状细胞株诱导细胞内过表达miR-30a、α-SMA相对表达水平(LX-2:对照组1.024±0.106,miR-30a高表达组0.464±0.021,P<0.05;HSC-T6:对照组1.031±0.095,miR-30a高表达组0.352±0.042,P<0.05).通过尾静脉注射miR-30a agomir在小鼠体内高表达miR-30a,胆管结扎预处理小鼠α-SMA相对表达水平(对照组2.618±0.116,miR-30a高表达组1.207±0.197,P<0.05).表明过表达miR-30a能够抑制体内和体外肝纤维化进程.结论 miR-30a在肝纤维化中表达下降,过表达miR-30a能抑制肝纤维化进程.
陈建亮李书刘雨亭周澍曹守纪李国强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肝纤维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