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废水
  • 3篇地下水
  • 3篇煤化
  • 3篇煤化工
  • 3篇化工
  • 3篇含盐废水
  • 2篇地下水监测
  • 2篇用户
  • 2篇用户层
  • 2篇蒸发率
  • 2篇数据采集
  • 2篇管理用户
  • 2篇高含盐
  • 2篇高含盐废水
  • 1篇地面沉降
  • 1篇地面形变
  • 1篇地下水化学
  • 1篇地下水环境
  • 1篇地下水利用
  • 1篇地下水资源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环境...
  • 4篇中国神华煤制...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神华集团有限...

作者

  • 9篇刘艳明
  • 5篇高存荣
  • 3篇魏江波
  • 2篇刘文波
  • 2篇郭云彤
  • 2篇秦同春
  • 2篇张蔚
  • 1篇邵景力
  • 1篇李红
  • 1篇赵代胜
  • 1篇房浩
  • 1篇崔亚莉
  • 1篇张秋兰
  • 1篇康伟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四川环境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渗漏监测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渗漏监测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设置在废水池的基础层中,用于监测基础层中的第一指标数据;处理器,与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第一指标数据,将第一指标数据与预存的第二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
刘艳明魏江波高存荣张蔚郭云彤赵代胜康伟王俊桃冯翠娥宋建新
文献传递
煤化工不同浓度含盐废水相对蒸发率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煤化工含盐废水的自然蒸发工艺是浓缩高盐废水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与淡水的蒸发不同,含盐废水的蒸发不仅受气温、湿度、风速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废水溶解物质及其离子、分子间相互作用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但逐个考察影响含盐废水蒸发速率的各个因素与蒸发速率的关系比较困难。通过煤化工不同浓度含盐废水的蒸发试验,找出了含盐废水相对蒸发速率与TDS、密度及盐度之间的关系,对煤化工行业蒸发池的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艳明郭云彤魏江波高存荣张蔚秦同春康伟梁浩
关键词:煤化工含盐废水
地下水监测数据采集发布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监测数据采集发布管理系统,涉及数据处理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用于存储地下水资源数据的数据层、用于提供访问所述地下水监测数据采集发布管理系统的接口的支撑层、具有采集所述地下水资源数据并整理后发布相关结果...
高存荣周立博刘文波刘艳明
文献传递
煤化工高含盐废水蒸发处理技术进展被引量:10
2016年
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等新型煤化工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适度增加油气替代、实现高效清洁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煤化工产生的未经处理的初级废水,其悬浮固体(SS)和总溶解固体(TDS)可达到500~5 000 mg/L,氨氮和化学需氧量(COD)浓度相对较低。经处理后所剩高含盐废水接近饱和,其TDS可达80 000 mg/L以上,已达膜处理的极限,无法达标排放,一般进行蒸发处理。系统分析阐述了煤化工高含盐废水的来源、特征以及目前国内外主要采取的4种蒸发处理技术,并对相关工艺进行简要阐述,分析和整理了不同处理技术方法的优缺点。
刘艳明高存荣魏江波郭云彤张蔚秦同春
关键词:煤化工高含盐废水蒸发处理
黄河上游红原-若尔盖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2024年
红原-若尔盖地区位于黄河流域上游,掌握该地区的地下水化学特征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极为重要。利用Gibbs图解法、离子比值关系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发现,红原-若尔盖地区地下水呈弱酸性,以HCO_(3)-Ca型地下水为主,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整体呈北高南低的态势,而铵根离子含量极值则分布在若尔盖和红原县城附近,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同时该地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组分主要受水岩作用控制,硅酸盐风化溶解占主导地位,钙、镁主要来源于方解石的风化溶解,研究区以阳离子交换作用为主,但交换强度不强。通过分析红原-若尔盖地区地下水环境状况和形成成因,为该地区的水环境保护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灏刘艳明熊宇靖张志鹏
关键词:地下水水化学特征黄河上游
半干旱区煤化工高含盐废水自然蒸发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本研究提出了1种选定特定区域可以代表气象因素影响的蒸发模型(公式)的实验方法,通过结合气象因子分析,将淡水的理论蒸发量与实际蒸发量进行对比,选定合理的蒸发模型,并结合对不同溶解性总固体(TDS)含盐废水蒸发实验的结果对蒸发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其适用于含盐废水蒸发量的计算,以此为企业在蒸发塘的建设阶段及运行、管理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在实验时段,蒸发与水面净辐射、气温呈正相关,与湿度呈负相关,与风速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从灰色关联度来看,气象因子对蒸发的影响程度为:水面净辐射>气温>风速>湿度;实验时段童宏良公式计算的淡水理论蒸发量为205.76 mm,为最接近当地的实际蒸发量205.51 mm,最能代表当地气象因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而相对蒸发率和反映溶液组成变化的TDS大致呈线性相关,R^(2)达0.95,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适宜当地估算含盐废水蒸发量的公式。本研究还从气温影响及溶液成分的角度对相对蒸发率进行讨论,认为实验值与蒸发塘实际记录值的差距是由于气温引起溶液饱和度下降导致的,而理论值与实验值的差距则是由于在计算时将含盐废水原液作为理想溶液,并未考虑溶液中各组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因此,蒸发塘选址时应注意当地的气象因素,且在蒸发塘处理含盐废水时,应及时对蒸发塘内的析出物进行处理,避免蒸发过程中TDS增大对蒸发的影响。
郭云彤邵景力崔亚莉张秋兰刘艳明
关键词:高含盐废水半干旱区
地下水监测数据采集发布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监测数据采集发布管理系统,涉及数据处理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用于存储地下水资源数据的数据层、用于提供访问所述地下水监测数据采集发布管理系统的接口的支撑层、具有采集所述地下水资源数据并整理后发布相关结果...
高存荣周立博刘文波刘艳明
文献传递
基于SBAS-InSAR的成都平原地面形变监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为研究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利用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集时序分析技术(SBAS-InSAR)监测成都平原地面形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区域地面形变量较小,多为点状形变,个别地区存在块状形变或线状分布;形变速率较快的地块多为建设工程扰动引起的,德阳市相对比成都市更易受到工程建设的影响;大部分人工建筑区域累计形变小于14 mm,地表形变速率大于10 mm/a图斑面积为115.83 km2,主要分布在成都市邛崃市、崇州市以及德阳市旌阳区、广汉市等地.从地下水开采和土地利用方面分析成都平原地面形变影响因素得出成都平原地下水开采与地面形变现状存在一定关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与地表形变的契合度最高,而形变面积较大的地块主要位于建筑区域.根据现场核查,SBAS-InSAR结果与现场情况较为一致,证明了SBAS-InSAR技术在地面形变监测中具有较好适用性.本研究成果可为成都平原城市建设以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
刘灏刘洋曾帅房浩刘艳明王德都
关键词:成都平原地面形变地面沉降地质灾害
废水处理装置以及废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以及废水处理方法。其中,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支撑部;吸水带,支撑部用于支撑吸水带,以使吸水带的一端浸泡于废水蒸发池的废水中,吸水带的另一端远离废水的水平面并外露于空气中。在支撑部上设置吸水带,通过...
刘艳明赵代胜李红魏江波刘夏明张蔚高存荣康伟冯翠娥宋建新王俊桃金爱芳郭云彤臧西胜金华丽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