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增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睾丸
  • 5篇小鼠
  • 5篇精子
  • 5篇精子发生
  • 5篇基因
  • 4篇小鼠睾丸
  • 3篇精子发生过程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磷酸化
  • 1篇雄激素
  • 1篇雄激素受体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支持细胞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组织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深圳...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深圳市龙华区...

作者

  • 7篇张增
  • 4篇江智茂
  • 4篇桂耀庭
  • 4篇吴勇
  • 3篇邓琼
  • 1篇尹为华
  • 1篇叶静
  • 1篇罗明华
  • 1篇陈剑波
  • 1篇郑文忠
  • 1篇金香兰
  • 1篇黄新波
  • 1篇吴勇

传媒

  • 4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生殖与避...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CD44和EPCR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44和EPC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4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行乳腺癌切除术的46例女性患者,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检测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及其配对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CD44及EPCR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1)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CD44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86,P=0.017),在ER阳性乳腺癌明显低于ER阴性组、在正常乳腺样型的三阴型乳腺癌明显高于非正常乳腺样型的三阴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32,P=0.024;t=-4.209,P <0.01),但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P> 0.05);(2)EPCR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28,P <0.01),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t=2.998,P <0.01)、组织学分级(t=4.082,P <0.01)、淋巴结转移(t=2.152,P=0.037)、临床分期(t=-2.378,P=0.022)、ER(t=-5.585,P <0.01),PR(t=-3.896,P <0.01)及增殖指数Ki67(t=2.197,P=0.033)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与患者的年龄及HER2无关(P> 0.05),在三阴型(尤其是基底样型)乳腺癌及Luminal B型乳腺癌中的相对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非三阴型组及非Luminal B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63,P <0.01;t=3.653,P=0.003);(3)在乳腺癌中,CD44及EPCR 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540,P <0.01)。结论乳腺癌干细胞标志物CD44及EPCR在乳腺癌组织中均明显表达上调,2者具有正相关,但EPCR与更多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提示EPCR可更好地预测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及较高临床分期等不良预后,并推测CD44及EPCR可能所标记为2种不同表型的乳腺癌干细胞。
罗明华叶静张增金香兰尹为华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CD44EPCR实时荧光定量PCR
Ccdc70基因在小鼠睾丸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特征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Ccdc70(Coiled-coil domain containing 70)基因在小鼠睾丸中的表达特征并分析其在生精过程中的潜在功能。方法:经表达谱芯片筛选出小鼠睾丸特异性基因Ccdc70,通过RT-PCR、real-time PCR、Western印迹及免疫组化检测Ccdc70基因在成年小鼠睾丸中表达特征,并对该蛋白做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RT-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Ccdc70基因在小鼠睾丸中高表达,在附睾中低表达;免疫组化结果表明Ccdc70蛋白在睾丸中主要表达于小鼠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胞质,在附睾中主要表达在附睾管上皮细胞。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蛋白存在一个CCDC结构域,并在哺乳动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结论:Ccdc70为小鼠睾丸高表达基因,且主要表达于精母细胞、圆形精子及附睾管上皮细胞,提示其可能参与调控小鼠精子发生过程及附睾精子的进一步成熟。
陈剑波郑文忠李俞池林首任张增吴勇江智茂桂耀庭
关键词:精子发生睾丸小鼠
睾酮介导的雄激素受体胞内转运的分子机制
【背景】:雄激素及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其对男性生殖功能和精子的发生至关重要。细胞膜上的AR参与了雄激素的非经典途经作用,但是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R仍存在争议,膜上AR的具体作用尚未完全明确...
张增
关键词:蛋白质磷酸化雄激素受体非基因组作用睾丸支持细胞分子机制
SEPT11基因在小鼠睾丸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特征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初步探讨Septin11(SEPT11)基因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及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SEPT11在不同周龄野生型小鼠以及成年睾丸支持细胞激素受体(Ar)特异性敲除小鼠(SCARKO)和Ar全敲除(ARKO)小鼠睾丸中的表达特征。结果 SEPT11基因小鼠出生2周内高表达,随后表达水平降低,出生6周后出现并与未释放的成熟精子共定位且高表达。与野生型小鼠相比,SEPTIN11在SCARKO小鼠和ARKO小鼠睾丸中表达降低(P<0.01),m 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SEPTIN11在成熟精子中定位于尾部。结论 SEPT11基因在小鼠出生时表达最高;SEPTIN11在小鼠成熟精子中定位于尾部;Ar的敲减提高了SEPT11的表达。
吴勇邓琼张增江智茂桂耀庭
关键词:精子发生睾丸小鼠
D930020B18Rik在小鼠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特征及其潜在功能
2024年
目的:揭示D930020B18Rik(RIKEN cDNA D930020B18)基因在小鼠和人各发育阶段睾丸的表达特征,探讨其在哺乳动物精子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基于小鼠基因表达芯片筛选到睾丸高表达基因D930020B18Rik,利用实时定量RT-PCR、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免疫荧光等方法揭示其在小鼠和人睾丸中的表达特征,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双荧光素酶分析、细胞周期同步化等方法进行初步的功能和分子机制验证。结果:D930020B18Rik在小鼠出生后前2周的睾丸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且主要定位在精原细胞细胞质;从第3周开始直到性成熟,D930020B18Rik在睾丸持续高丰度表达,且主要定位在精母细胞、圆形精子和长形精子的细胞核,但是在成熟精子的细胞核表达缺失。进化树分析显示在哺乳动物中D930020B18Rik蛋白序列高度保守。基因富集生信分析提示D930020B18Rik及其同源蛋白,可能通过参与核质浓缩(NES=1.652,P<0.01,FDR=0.153)、减数分裂(NES=1.960,P<0.01,FDR<0.001)、有丝分裂微管细胞骨架组成等(NES=1.903,P<0.01,FDR=0.009)实现对哺乳动物精子发生的调控。通过双荧光素酶试验发现了转录因子klf5和foxo1可以识别和结合D930020B18Rik启动子,并分别发挥正向和负向转录调控作用。结论:D930020B18Rik在小鼠睾丸呈与精子发生高度相关的时空特异性表达,且主要定位在生精细胞的胞核,可能参与了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和精子变形等过程。
吴勇昌文林田媛叶鸣张亚伟张增
关键词:精子发生睾丸小鼠
1700008O03Rik基因在小鼠睾丸中的表达特征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7年
目的:研究1700008O03Rik(RIKEN cDNA 1700008O03)基因在B6小鼠睾丸中从出生到性成熟过程的表达特征,并初步探讨其参与调控小鼠精子发生的作用。方法:小鼠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得到睾丸特异性基因1700008O03Rik,本研究采用反转录PCR、实时定量PCR、Western印迹、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等实验方法,检测1700008O03Rik基因在小鼠睾丸发育中的表达特征,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作相关分析。结果:1700008O03Rik基因在小鼠睾丸中高表达,且呈鼠龄依赖性增加;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其主要表达于长形精子胞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人和小鼠的1700008O03Rik蛋白序列高度同源,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从低等哺乳动物到高等哺乳动物1700008O03Rik蛋白均高度保守。结论:1700008O03Rik为小鼠睾丸高表达基因,且主要表达于长形精子胞浆,其可能参与调控小鼠精子的成熟过程。
吴勇邓琼张增姚绿江智茂桂耀庭
关键词:精子发生睾丸小鼠
Daxx基因在小鼠睾丸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特征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axx)基因在小鼠睾丸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表达特征,初步探讨其在生精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Daxx在不同周龄野生型小鼠睾丸组织以及成年睾丸支持细胞雄激素受体特异性敲除(SCARKO)和雄激素受体敲除(ARKO)小鼠睾丸中的表达特征。结果:q 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结果表明,Daxx基因在出生4周后小鼠睾丸中高表达,且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与野生型小鼠相比,SCARKO小鼠睾丸中DAXX的表达差异不显著(0.853±0.058 vs1.000±0.015),但在生精细胞细胞核中呈极性分布;DAXX在ARKO小鼠睾丸表达显著降低(0.299±0.026 vs1.000±0.015,P<0.01)。结论 :Daxx基因在小鼠睾丸发育中期时表达最高。ARKO小鼠中DAXX的表达与野生型相比显著降低,睾丸支持细胞中AR基因特异性敲除影响DAXX定位。DAXX可能参与调控小鼠的精子发生过程。
张增邓琼吴勇黄新波姚绿江智茂桂耀庭
关键词:精子发生睾丸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