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慧

作品数:27 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针刺
  • 4篇惊厥
  • 4篇教学
  • 4篇关节炎
  • 4篇海马
  • 3篇针刺血清
  • 3篇神经元
  • 3篇中医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3篇灸治
  • 3篇类风湿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海马神经
  • 3篇海马神经元
  • 3篇风湿
  • 3篇风湿关节炎
  • 3篇刺血
  • 3篇大鼠海马
  • 2篇新生大鼠

机构

  • 26篇安徽中医药大...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邳州市中医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26篇张慧
  • 7篇陈朝晖
  • 7篇李梦醒
  • 6篇程露露
  • 5篇杨帆
  • 5篇张文娣
  • 3篇昂文平
  • 2篇陈光亮
  • 2篇唐巍
  • 2篇吴旭
  • 2篇陈浩
  • 1篇吴生兵
  • 1篇沈德凯
  • 1篇李崇慧
  • 1篇宋小鸽
  • 1篇李垠和
  • 1篇兰崴
  • 1篇王茎
  • 1篇李莉
  • 1篇马喆

传媒

  • 5篇针刺研究
  • 2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淮海医药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合肥师范学院...
  • 1篇健康研究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动减肥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1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运动疗法是治疗NAFLD的基础,无论体重降低与否,运动训练都可以有效减轻肝脏脂肪堆积。运动激活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在改善和逆转NAFLD中发挥重要作用。改变生活方式以实现减肥仍然是NAFLD患者的一线干预措施,体重降低5%~10%可以改善NAFLD患者的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降低10%以上可以减轻肝脏纤维化。控制饮食和减肥手术不仅可以减肥,而且可以有效控制代谢紊乱,改善脂肪肝。本文综述近年来运动疗法和减肥治疗NAFLD的临床研究进展,为NAFLD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张慧何祥陈光亮
关键词:肝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运动疗法减肥
人体发育学教学初探被引量:3
2016年
人体发育学是康复治疗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该文结合该校人体发育学教学现状,探讨如何改变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人体正常发育规律、异常发育、发育评定方法及康复治疗技术的认识及自主学习能力。
张慧陈朝晖唐巍李梦醒许文飞崔俊才
关键词: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电针不同组穴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的影响被引量:23
2021年
目的:观察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探讨脑缺血后电针疗法的作用机制及不同穴位组合的疗效差异。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Ⅰ组和电针Ⅱ组,每组27只。参考Zea Longa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电针Ⅰ组取左侧“曲池”“合谷”“足三里”及“水沟”,电针Ⅱ组取“百会”“风府”及左侧“内关”“心俞”,两电针组均于术后4h进行电针治疗,每次20min,1次/d,共治疗14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害评分(mNSS)评价大鼠神经功能改变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缺血区神经元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区CD34阳性细胞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缺血侧大脑运动皮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mRNA表达。结果:与同时点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NSS评分升高(P<0.01),神经元结构发生破坏,CD34阳性表达及PI3K、Akt mRNA表达均升高(P<0.01,P<0.05)。与同时点模型组比较,两电针组mNSS评分显著降低(P<0.01),缺血区病理改变均有所好转,CD34阳性细胞表达及PI3K、Akt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P<0.05)。与同时点电针Ⅰ组比较,电针Ⅱ组大鼠14d时mNSS评分降低(P<0.05),7、14d时CD34阳性表达升高(P<0.01,P<0.05),3、7、14d时PI3KmRNA表达升高(P<0.05,P<0.01),3、7d时Akt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组内各时间点比较,模型组、电针Ⅰ组、电针Ⅱ组均在14d时mNSS评分最低(P<0.01);在14d治疗时程内,模型组、两电针组CD34阳性表达均持续升高(P<0.05,P<0.01),7d时PI3K、Akt mRNA表达最高(P<0.05,P<0.01)。结论:在电针效应、时间效应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影响下,脑缺血后电针疗法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发挥了对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上调了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水平;不同穴位组合对脑缺血神经-血管单元保护作用可能存在差异性,以心与脑的关
李梦醒付周婷刘箐宋宗胜张慧唐巍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电针穴位组合
基于细胞通路的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镇痛、抗炎机制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针刺可通过阻断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抑制促炎因子的增加,促进抑炎因子分泌,从而发挥抗炎、镇痛的作用。然而目前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相关细胞通路间的系统联系不够;研究水平不高;研究缺乏中医整体观等。因此,通过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从针灸与细胞传导通路的关系探讨针灸治疗RA的镇痛、抗炎机制,有望在针灸治疗RA机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发现新的研究方向。
解明月张慧王亚玲李振汉黄健美侯逸文
关键词:针刺镇痛抗炎类风湿关节炎佐剂性关节炎
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简况被引量:11
2018年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较大,中医学治疗癌性疼痛具有独特的优势,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张慧李崇慧
关键词:癌性疼痛病因病机
萆薢总皂苷调节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研究萆薢总皂苷(total saponin of Dioscorea,TSD)对高脂血症的调节作用及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分别建立小鼠、大鼠高脂血症模型,高脂饲料+维生素D_(2)建立大鼠AS模型,测定血脂水平,计算心脏指数、AS指数(AI_(1)、AI_(2))及冠心指数(R-CHR);苏丹Ⅳ染色、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主动脉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1)。TSD高、中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在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到类似结果。在大鼠AS模型,模型组血清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心脏指数、AI_(1)、AI_(2)及R-CHR显著增加(P<0.01),主动脉及主动脉窦部病变明显。TSD高、中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血清TC,TG,LDL-C含量显著降低,HDL-C含量升高,心脏指数、AI_(1)、AI_(2)及R-CHR显著降低(P<0.05,P<0.01),主动脉及主动脉窦部组织学病变明显改善。结论TSD具有调节血脂和抗AS作用。
李国莺张慧章维志李莉陈光亮
关键词: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
浅谈《黄帝内经》养生思想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2021年
为明确《黄帝内经》中医养生哲学思想在我国现代社会生活工作中的重要应用价值,以便为现代生活中的养生保健以及治未病提供新思路。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期刊中与《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理论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基本准则,《黄帝内经》养生思想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极其广泛,对保健养生及传统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心月乙春梅张慧
关键词:黄帝内经养生思想
针刺对惊厥性脑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12蛋白及内质网Ca^(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惊厥性脑损伤大鼠不同时点海马神经元内质网Ca^(2+)表达、细胞凋亡和Caspase-1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维持内质网钙稳态及抑制细胞凋亡级联反应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36只。采用腹腔一次性注射惊厥剂量(50 mg/kg)戊四唑造成大鼠惊厥。针刺组于惊厥后即刻针刺“百会”“大椎”30 min。各组分别于惊厥发作后2、12、48 h采用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内质网Ca^(2+)荧光探针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内质网Ca^(2+)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aspase-12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2、12、48 h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海马神经元内质网Ca^(2+)表达降低(P<0.01),Caspase-12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在惊厥发作2、12、48 h海马神经元凋亡减轻,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P<0.01),海马神经元内质网Ca^(2+)表达升高(P<0.05,P<0.01),Caspase-12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针刺有利于海马神经元内质网Ca^(2+)表达的恢复,从而维持内质网内钙稳态,避免诱发内质网应激介导的Caspase-12凋亡级联反应,减少细胞凋亡,从而治疗惊厥性脑损伤。
张慧马允吴旭刘振邦吴生兵昂文平杨帆
关键词:针刺惊厥CA^(2+)神经元凋亡CASPASE-12
针刺血清调控内质网应激反应对无镁诱导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惊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针刺血清对无镁诱导惊厥样放电海马神经元凋亡数及内质网应激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 78)、C/EBP同源蛋白(CHOP)和半胱氨酸蛋白酶蛋白-12(Caspase-12)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血清对海马神经元惊厥性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戊四唑诱发急性惊厥后分为针刺组及对照组。针刺组取"百会""大椎"针刺,每日1次,共7d。末次针刺后,针刺组大鼠取血清作为针刺血清,对照组取血清作为非针刺血清。以无镁诱导惊厥样放电的原代培养胎鼠海马神经元为模型,根据对培养10d海马神经元的不同处理分为正常细胞外液组(简称正常组)、无镁细胞外液组(简称无镁组)、针刺血清组和非针刺血清组。正常组将无血清培养液换成细胞外液培养3h后换液培养,其他各组用无镁细胞外液培养3h后换液培养。4组分别于换液培养2、12、48h3个时间点采用TUNEL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及GRP 78、CHOP和Caspase-1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仅见少量凋亡海马神经元;无镁组3个时间点凋亡海马神经元数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针刺血清组3个时间点凋亡海马神经元数与无镁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P<0.01),与非针刺血清组12、48h比较凋亡海马神经元数明显减少(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镁组3个时间点海马神经元CHOP和Caspase-12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P<0.01),2h时间点海马神经元GRP 78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无镁组比较,针刺血清组3个时间点神经元GRP 78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P<0.05),12、48h时间点海马神经元CHOP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P<0.01),3个时间点神经元Caspase-12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P<0.01);与非针刺血清组相比,针刺血清组2、12h时间点海马神经元GRP 78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P<0.05),12、48h时间点海马神经元CHOP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3个时间点海马神
张慧杨帆吴旭沈德凯陈浩吴生兵昂文平宋小鸽解明月
关键词:针刺血清惊厥GRP内质网应激
针刺血清对无镁诱导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内质网钙离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血清对惊厥大鼠不同时间段海马神经元内质网Ca2+表达的影响.方法:SD 大鼠腹腔注射戊四唑诱发急性惊厥后分为针刺组及对照组.针刺组取“百会”“大椎”针刺,每日1次,共7d.末次针刺后,针刺组大鼠取血清作为针...
张慧马允杨帆吴旭刘振邦吴生兵昂文平许文飞
关键词:针刺血清针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