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丹

作品数:5 被引量:44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1篇丁桂散
  • 1篇阳性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治疗
  • 1篇营养状况
  • 1篇硬化剂
  • 1篇硬化剂治疗
  • 1篇远期
  • 1篇远期效果
  • 1篇远期效果观察
  • 1篇早期肠内营养
  • 1篇治疗食管
  • 1篇食管
  • 1篇食管胃
  • 1篇食管胃静脉曲...
  • 1篇食管胃静脉曲...
  • 1篇丝裂霉
  • 1篇丝裂霉素
  • 1篇破裂出血

机构

  • 5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作者

  • 5篇王丹
  • 4篇程晓娜
  • 2篇张丽莉
  • 1篇耿艳莉
  • 1篇张卫国
  • 1篇何旭东
  • 1篇龚云
  • 1篇杨丽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复方尿囊素与铋剂四联十日疗法治疗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对比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复方尿囊素与铋剂四联疗法治疗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经胃镜诊断为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患者94例随机分为复方尿囊素组和铋剂组,每组47例。复方尿囊素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20 mg/次,2次/d,四环素0.5 g/次,3次/d,呋喃唑酮0.1 g/次,3次/d,复方尿囊素3片/次,3次/d;铋剂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20 mg/次,2次/d,四环素0.5 g/次,3次/d,呋喃唑酮0.1 g/次,3次/d,枸橼酸铋钾胶囊110 mg/次,4次/d。比较2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和治疗后半年复发情况。结果复方尿囊素组患者H.pylori根除率、治疗有效率和显效率显著高于铋剂组(P<0.05)。复方尿囊素组患者上腹痛、腹胀、嗳气和反胃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显著低于铋剂组(P<0.01)。复方尿囊素组患者不良反应与铋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尿囊素组患者半年后复发率显著低于铋剂组(P<0.05)。结论复方尿囊素四联疗法治疗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更佳。
王丹程晓娜张丽莉
关键词:慢性胃炎枸橼酸铋钾
护理干预在膀胱癌术后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70%以上为浅表性膀胱癌,其生物学特性为多发、易发和再发,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为了预防术后膀胱癌复发,术后需定期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进行治疗。我们对176例手术根治膀胱癌患者采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治疗,并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龚云耿艳莉王丹
关键词:护理干预膀胱肿瘤丝裂霉素
传统治疗与肠套叠复位器治疗黏连性和蛔虫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2017年
目的分析对黏连性和蛔虫性肠梗阻患者采用传统疗法和肠套叠复位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90例黏连性和蛔虫性肠梗阻患者,按数字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n=45)采用传统治疗(左旋咪唑+丁桂散),观察组(n=45)采用肠套叠复位器法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44例),对照组为81.82%(36例),χ~2=7.200,P=0.007;观察组排气恢复时间为(2.13±0.36)d,对照组为(3.60±0.83)d,t=10.900,P=0.018;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36±0.62)d,对照组为(7.30±0.75)d,t=13.374,P=0.026;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例),对照组为15.56%(7例),χ~2=3.086;P=0.047;上述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黏连性和蛔虫性肠梗阻患者使用肠套叠复位器治疗的效果显著,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程晓娜王丹杨丽何旭东
关键词:黏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左旋咪唑丁桂散
早期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治疗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被引量:35
2017年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治疗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实验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功能以及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各免疫细胞(CD3+、CD4+、CD4+/CD8+和NK)的活性均较术前减弱(P<0.05)。术后第7天实验组患者各免疫细胞的活性与术前水平相近(P>0.05),对照组明显低于术前水平和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的发热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含量分别为(25.2±5.8)g/L、(136.7±18.8)g/L和(25.5±6.0)g/L、(134.3±17.7)g/L,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实验组术后第7天前白蛋白及白蛋白含量分别为(172.5±22.8)g/L、(37.6±7.7)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45.5±20.5)g/L、(31.3±7.5)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王丹张丽莉程晓娜张卫国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肠外营养治疗免疫功能营养状况
硬化剂配合组织黏合剂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3例远期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硬化剂配合组织黏合剂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活动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内镜下硬化剂和组织黏合剂联合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止血率、再出血率、输血量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24 h止血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观察组院内再出血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3%(P<0.01)。观察组治疗期间共输血28例,平均输血量(190.6±82.0)ml,对照组共输血33例,平均输血量(280.0±77.2)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6个月后和一年后的再出血率为9.5%和2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4%和49.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化剂配合组织黏合剂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更快,复发更少,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程晓娜王丹
关键词: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硬化剂治疗组织黏合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