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5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兵
作品数:
2
被引量:22
H指数:1
供职机构: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吴迪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应诗达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于金贵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刘德杰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维富
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血液
2篇
血液稀释
2篇
输血
2篇
急性血液稀释
1篇
渗透压
1篇
生理
1篇
生理变化
1篇
生理功能
1篇
自身输血
1篇
晶体液
1篇
机体生理功能
1篇
胶体
1篇
胶体渗透压
1篇
胶体液
机构
2篇
山东医科大学...
作者
2篇
刘德杰
2篇
于金贵
2篇
应诗达
2篇
吴迪
2篇
刘红兵
1篇
类维富
传媒
1篇
中华麻醉学杂...
1篇
中国麻醉与镇...
年份
1篇
2000
1篇
1997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多聚明胶用于急性血液稀释自身输血期的生理变化
被引量:21
1997年
目的:急性血液稀释自身输血中,应用多聚明胶施行等容血液稀释后的生理变化。方法:对30例手术病人于麻醉诱导后,经桡动脉放血(占总血容量的25%左右),同时经静脉等速输注多聚明胶(Hm),以施行等容量血液稀释自身输血术,并以乳酸钠林格液(RL)扩容稀释和低分子右旋糖酐(D40)等容稀释作对照,比较三组血液稀释前后血流动力、血浆胶体渗透压、换气功能、凝血因子、血小板功能等某些生理参数的变化。结果:三组HCT均降达29%左右,HB达98~88G/L,提示为中度血液稀释。三组MAP、HR、ECG、SpO2、PETCO2均稳定。COP在RL组及D40组降低显著,PG组无明显改变。三组血小板均显著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围。Pad和Pag于D40组显著降低,PG组及RL组无显著变化。三组PT、TT无显著变化。FG均显著降低,但仍在正常范围。Ca2+于PG组轻微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L组有显著性COP降低;D40组于输注1000ml后即出现血小板功能显著改变,因此采血量将受到明显限制。PG组无COP及血小板功能改变,在输用量上可加大至1500~2000ml,因此采血量可扩大至1500ml以上,或使HCT降至25%左右,从?
应诗达
吴迪
刘红兵
刘德杰
于金贵
孙洪英
关键词:
血液稀释
自身输血
生理变化
应用晶体液或胶体液行急性血液稀释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观察应用晶体液或胶体液行急性血液稀释期间机体生理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0例外科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属三组:①乳酸纳林格液(RL)组;②右旋糖酐葡萄糖液(D40)组;③海脉素(Hm)组。麻醉诱导后,经桡动脉穿刺采血,同时经外周静脉输注等量Hm或D40或3倍采血量的RL。采血量按预计全血总量的20%~25%计算。观察血稀前后机体血流动力学、血清电解质、血浆胶体渗透压及其它生理参数的变化。结果:①三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稳定;②血红蛋白(Hb)、血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C)均呈稀释性下降,Hb和HCT分别降至90g/L和29%,提示属中度血液稀释;③RL组、Hm组血清电解质含量无显著性变化,D40组血清Cl^-、Na^+浓度降低显著;④RL组胶体渗透压显著降低,D40组和Hm组无明显变化。结论:①采用晶体液或胶体液作为稀释液施行中度血液稀释时,循环稳定,机体耐受良好;②晶体液可导致胶体渗透压降低;右旋糖酐可影响凝血功能,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③海脉素封血清电解质、胶体渗透压的影响轻微,用作稀释液的效果较为良好。
吴迪
刘红兵
刘德杰
于金贵
类维富
应诗达
关键词:
晶体液
胶体液
急性血液稀释
机体生理功能
胶体渗透压
输血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