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俊华
-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厅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运用品管圈方法降低前列腺电切术后低体温的发生率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运用品管圈方法降低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低体温发生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行前列腺电切术的8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建品管圈,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和活动步骤,并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观察组患者术后低体温症状进行管理,比较2组患者行前列腺电切术后低体温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低体温的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是一种很好的临床质量管理工具,通过全体圈员的通力协作,不仅可以降低患者术后低体温发生率,解决临床护理质量管理问题,还可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
- 彭俊华李群英赵旋杨胜芬付松
- 关键词:前列腺电切术术后低体温品管圈
- 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手术护理配合被引量:4
- 2012年
- 随着现代经济、交通的发展及各种工程建设的增加,车祸和各种外伤不可避免地时有发生。因各种外伤导致脾破裂而致急性失血性休克送入我院的病员,因得到及时的手术救治而康复出院。现将抢救及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 赵旋王世芳彭俊华
- 关键词:手术护理配合脾破裂行外伤性脾切除急性失血性休克
- 普通手术床摆放沙滩椅体位的标准化流程设计
- 彭俊华李群英郑笛红赵旋母永亚杨胜芬李辉蓉
-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作用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对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及细节护理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细节护理,同时选取64例手术室患者作为护理对象,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实施细节护理前后患者的状态进行评定,分析比较细节护理前后患者对护患沟通、住院环境、护理服务、护理技术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细节护理后,患者对护患沟通、住院环境、护理服务、护理技术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临床作用,良好的细节护理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 李映敏彭俊华
-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护理
- 一种改良的侧卧位垫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的侧卧位垫,包括两处圆柱状滚子、一处侧卧垫和一处防压疮垫;所述圆柱状滚子的两端头处分别设置有四处固定带环,四处所述固定带环上分别固定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面向圆柱状滚子的那侧固定有第一魔术带刺面;所...
- 郑璐杨琴琴郑旭刘晓雨彭俊华
- 手术室全程护理工作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手术室是抢救与治疗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工作直接关系着手术能否顺利进行,手术的质量,手术的预后,也最易出现缺陷的环节。因此,做好术前术后访视,术前讨论,与麻醉医生及手术大夫的配合,手术中的无菌操作,确保每一台手术顺利、优质完成的重要保证。
- 赵旋彭俊华
-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护士
- 医疗器械无菌保护套加脑科贴膜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随着泌尿外科微创腔镜手术技术的发展,手术护士的配合也在日益追求细节、追求完美。目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作为前列腺增生症治疗的主要标准术式,术中需要大量的冲洗液,使用的手术贴膜大多为专供脑外科用的带漏斗型的贴膜,但其因面积较小,冲洗液流出易浸湿术野无菌单及术者手术衣,或流至手术室地板,污染较大,易造成交叉感染。
- 杨胜芬彭俊华吴娟娟
-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手术贴膜无菌单医疗器械保护套脑科
- UPPP手术护理配合体会
- 2003年
- UPPP术也称腭咽成形术,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外科手术之一.笔者经过数例成功的UPPP手术协作,浅谈体会如下.
- 彭俊华赵旋
-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腭咽成形术护理
- 普外科患者术后抗菌药物应用对切口感染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术后抗菌药物应用种类、时机、方案对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影响,以期为普外科患者术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300例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随抗菌药物应用时机分为A、B、C 3组,A组86例为术前1~2h开始应用抗菌药物,B组112例为术前0.5~1h开始应用抗菌药物,C组102例为术中或术后开始应用抗菌药物,观察3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主要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其次为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均以联合抗菌药物预防为主,A组占84.88%,B组占81.25%,C组占79.41%,三组抗菌药物应用方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率为5.81%,B组为6.25%,C组为14.71%,3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停用抗菌药物,发生切口感染17例,术后2d停用抗菌药物发生切口感染10例,术后3d、5d停药均发生1例,3组不同时间停药术后切口感染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48,P〈0.05);单一应用抗菌药物,术后1d与术后2d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3、5d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1,P〈0.05);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术后1d与术后2d患者切口感染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3、5d患者切口感染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2,P〈0.05)。结论普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应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基础上给予个性化运用,同时关注最新及当地切口感染病原学分析、药敏试验,以降低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
- 彭俊华郑晓华李群英赵旋杨胜芬李辉蓉曾鹏飞
- 关键词:切口感染药物种类
- 护理人员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最佳证据应用障碍的质性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深入了解护士应用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最佳证据的障碍因素,为实施压力性损伤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选取西部地区6所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1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基于理论域框架制定访谈提纲,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护士应用最佳证据的障碍因素分别为知识(最佳证据相关知识不足);环境因素(特殊手术体位辅助工具不足、医院信息系统智能性欠佳);动力和目标(患者及家属对预防压力性损伤的重视度较低,影响手术室护士积极性);行为规范(工作流程有待完善);结果的期望(手术室护士对实施最佳证据的效果缺乏信心)。结论影响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最佳证据在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较多,需要科室在明确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推进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最佳证据的临床应用。
- 蒋维连韦群梅王秀梅唐燕美陈娟廖芯卢秀英彭俊华
- 关键词:护士循证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