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钟
- 作品数:13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化瘀明目合剂治疗阴虚血瘀型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观察化瘀明目合剂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119眼)NPD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60眼)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昊畅)口服,观察组30例(59眼)给予化瘀明目合剂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后比较两组视力和眼底病变的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视力显效2眼,有效36眼,无效16眼,恶化6眼;观察组视力显效6眼,有效48眼,无效4眼,恶化1眼;两组疗效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眼底改变显效2眼,有效36眼,无效18眼,恶化4眼;观察组眼底改变显效6眼,有效48眼,无效4眼,恶化4眼;两组疗效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低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5)。结论:化瘀明目合剂对NPDR患者提高视力、改善眼底具有明显疗效,并且可降低该类患者血脂、血浆黏度。
- 张元钟何慧琴
- 关键词: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总胆固醇三酰甘油
- 中医辩证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眼科门诊21例(30眼)视神经萎缩患者根据中医证型标准,辨证分为肝肾不足、气血不足、肝气郁结、气血瘀滞证四种证型,按照辨证分型分别给予左归饮加减、八珍汤加减...
- 张元钟
- 关键词:视神经萎缩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疗效中药治疗
- 银杏明目方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观察银杏明目方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疗效。方法将40例(80眼)原发性视网莫色素变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40眼)予维生素E,0.1g/次,口服,1次/d,治疗组20例(40眼)予银杏明目方口服。经四周治疗后比较2组中视力、平均光敏度、平均缺损和平均视野范围、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在改善RP患者的临床症状、平均光敏度、平均缺损和提高视力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m Pa.S)5、血浆黏度值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明目方对改善视网膜色素变性中早期患者的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 刘昳张元钟章青
- 关键词: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血液流变学
- 驻景丸加减方治疗肝肾不足型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评价驻景丸加减方治疗肝肾不足型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肝肾不足型干性AM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莱视盯胶囊口服治疗,试验组予驻景丸加减方颗粒剂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视力、眼底自发荧光(AF)、黄斑中心凹5 mm内玻璃疣面积变化情况,检测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P<0.01),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视力明显提高、AF显著减弱、玻璃疣的面积减少(P<0.05,P<0.01),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浆SOD和GSH-Px活性提高、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驻景丸加减方能降低干性AMD患者眼底AF强度、减少黄斑区玻璃疣面积、提高视力、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 冯思齐周欣张元钟杨宁周思齐熊彩建金青子陶康徐新荣
-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肝肾不足临床疗效
- 驻景丸加减方对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模型小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驻景丸加减方对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模型小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以及对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和自噬的影响。方法取6月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90只,将小鼠随机分为年龄对照组(正常饮食)、溶媒对照组(高脂饮食+氢醌)、对照药物组(高脂饮食+氢醌+莱视盯)及中药组(高脂饮食+氢醌+驻景丸加减方,分低、中、高三个剂量组)6组,每组15只。莱视盯主要成分叶黄素、β-胡萝卜素、葡萄糖酸锌(每100 g含叶黄素2.20 g、β-胡萝卜素0.86 g、锌1.50 g)。各组小鼠灌胃给药,每天1次,持续3个月。动物观察期满处死并摘取眼球,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组织,测量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下沉积物面积及Bruch膜厚度,检测视网膜匀浆活性氧自由基(ROS)、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p62和LC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年龄对照组相比,溶媒对照组RPE下沉积物面积显著增大、Bruch膜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溶媒对照组相比,中药中、高剂量组RPE下沉积物面积减小、Bruch膜厚度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溶媒对照组相比,中药低剂量组和对照药物组RPE下沉积物面积也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Bruch膜厚度变化不明显。与溶媒对照组相比,中药中、高剂量组ROS、MDA含量显著降低(均为P<0.01),中药低剂量组和对照药物组ROS、MDA含量也均降低(均为P<0.05);与溶媒对照组相比,中药中、高剂量组细胞质Nrf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细胞核Nrf2蛋白表达上调(均为P<0.01),中药低剂量组和对照药物组细胞质Nrf2蛋白表达下调,细胞核Nrf2蛋白表达上调(均为P<0.05);与溶媒对照组相比,中药中、高剂量组HO-1、NQO-1、p62和LC3 II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均为P<0.01),中药低剂量组HO-1、p62和LC3 II蛋白表达均上调(均为P<0.05),对照药�
- 柯玲玲周欣张元钟刘雨露仲路孙化萍杭丽金青子徐新荣
-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自噬
- 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驻景丸加减方治疗肝肾不足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机制
- 2024年
- 目的:基于血浆蛋白质组学探讨驻景丸加减方治疗肝肾不足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机制。方法:采用TMT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正常人、肝肾不足AMD患者驻景丸加减方治疗前后血浆差异蛋白;对差异蛋白进行聚类分析、蛋白相互作用分析以及GO、Pathway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选择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度值最高的5个蛋白作为候选靶蛋白,ELISA法检测AMD患者血浆靶蛋白水平进行体内验证;选择Pathway富集分析主要信号通路,Western blot法检测驻景丸加减方含药血清干预ARPE-19细胞后相关通路蛋白表达水平进行体外验证。结果:筛选出主要候选靶蛋白5个,分别是CDH1、CDC42、PTPRK、CYCS和PTPRG,体内验证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浆靶蛋白CDH1、PTPRK、CYCS升高(P<0.01),CDC42、PTPRG下降(P<0.01);Pathway富集分析获得主要信号通路是EMT和Wnt信号通路,体外验证结果显示驻景丸加减方能抑制EMT和Wnt信号通路。结论:驻景丸加减方治疗肝肾不足AMD的机制可能是调控EMT和Wnt信号通路。
- 仲路张元钟惠沁怡熊彩建杨宁杭丽徐新荣
-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血浆蛋白质组学
- 基于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驻景丸加减方治疗肝肾不足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机制
- 目的:观察驻景丸加减方治疗肝肾不足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通过TMT技术检测正常同龄人与肝肾不足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差异蛋白以及驻景丸加减方治疗前后AMD患者的差异蛋白,通过生信分析寻找肝肾不足型AMD的关...
- 张元钟
-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差异蛋白
- 八味大发散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八味大发散加减配合西药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66眼)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32眼)行更昔洛韦凝胶、贝复舒滴眼液治疗。治疗组30例(34眼)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口服八味大发散加减,观察2周内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1%,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味大发散加减方配合西药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在缓解患者症状及治疗效果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张元钟刘昳
- 关键词:聚星障
- 视神经萎缩治疗近况被引量:4
- 2011年
- 随着神经眼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在临床取得了肯定的疗效,现将近年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成果分析总结,以便今后治疗发挥中医药之优势。今后的研究应从更严密的科研设计入手,制定更为客观的治疗依据,统一的疗效标准,以期使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更大的进展和突破。
- 张元钟丁淑华
- 关键词:视神经萎缩中医疗法中西医结合
- 相对个性化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视觉质量的临床研究
- 2015年
- 目的评价白内障患者相对个性化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74例(74眼)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38例、38眼)与对照组(36例、36眼)。所有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试验组根据术前测量的角膜球差植人非球面IOL,对照组随机植入非球面IOL。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行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调制传递函数、对比敏感度、视功能与生存质量问卷调查等检查。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在3.0、6.0mm瞳孔直径下各频段的调制传递函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在暗光及暗眩光状态下试验组5个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在明光及明眩光下两组患者5个空间频率下的对比敏感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4.7%(36/38)、83.3%(30/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2,P=0.011)。结论白内障患者术中根据角膜球差相对个性化植入非球面IOL,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 刘昳谭艺兰张元钟章青
- 关键词:白内障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视觉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