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丽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母婴
  • 5篇肝炎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妊娠
  • 4篇病毒
  • 3篇阻断
  • 3篇母婴传播
  • 2篇孕妇
  • 2篇载量
  • 2篇替诺福韦
  • 2篇晚期
  • 2篇肝炎病毒
  • 1篇乙肝
  • 1篇乙肝孕妇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孕中
  • 1篇孕中晚期
  • 1篇人类免疫
  • 1篇人类免疫缺陷

机构

  • 9篇邯郸市传染病...
  • 4篇邯郸市第四医...
  • 2篇邯郸市第二医...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邯郸市妇幼保...

作者

  • 9篇张丽
  • 7篇吴彩花
  • 4篇姜树萍
  • 3篇周红霞
  • 2篇王建华
  • 1篇赵鸿霞
  • 1篇刘丽红
  • 1篇张素燕

传媒

  • 3篇中国肝脏病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乙肝孕妇母婴运用系统阻断法失败4例的分析
2013年
目的:对424例乙肝孕妇运用系统阻断法进行阻止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后,进行结果分析并追踪系统阻断法阻断失败的原因。方法:婴儿于出生时采集股静脉血进行乙肝五项检测并记录结果,于生后8个月龄时取颈静脉血进行乙肝五项复查。结果:424例从8个月后随访至今,420例HBV-M,澳抗阴性,经注射乙肝疫苗后,378例产生抗体。有4例经实验室检查为HBV-M,阳性(大三阳),其中3例在产时新生儿时期,股静脉血HBV-M为大三阳,8个月复查HBV-M仍为大三阳;另一例,在产时新生儿股静脉血HBV-M为澳抗阴性,8个月时复查婴儿颈静脉血HBV-M为全部阴性,二岁半时复查HBV-M为大三阳。424例阻断成功420例,失败4例,阻断成功率99%。结论:失败4例中,其中3例为宫内已感染,宫内感染的3例新生儿的母亲的HBV-DNA均为高水平复制。1例为8个月后的人与人之间的水平感染。在HBV母婴传播中,系统阻断之产时特殊处理起到了决定性阻断作用,但由于病毒高水平复制造成的宫内感染阻断效果尚不明显,此外,人与人之间的水平传播也不可忽视。
唐巧荣吴彩花姜树勤刘丽红张丽
替诺福韦酯和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和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 T)阻断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于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并分娩的HBV感染孕妇1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dT组(99例)和TDF组(99例),LdT组孕妇采用替比夫定片进行抗病毒治疗,TDF组孕妇采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孕妇血清ALT和HBV DNA载量的变化、母婴传播阻断率及婴儿和孕妇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孕妇血清ALT和HBV DNA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孕妇血清ALT和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婴儿7月龄时HBsAg均为阴性,母婴传播阻断率均为100%。两组婴儿分娩后的体质量、身长、Apgar评分及先天缺陷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乙型肝炎孕妇使用TDF或LdT抗病毒治疗均可降低HBV DNA载量,有效阻断母婴传播,且安全性较高。
张丽姜树勤吴彩花周红霞王建华
关键词:母婴传播妊娠替诺福韦酯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临床治疗效果
2022年
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并总结出相关体会。方法 筛选出本院妇产科在2018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收的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将其设置为实验组,对其实施乙型肝炎疾病的临床治疗;接下来再筛选出同时期外院妇产科接收的正常妊娠孕妇100例,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在妊娠期、生产时等存在的并发症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情况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优势,P>0.05。结论 针对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患而言,它会对病患的妊娠、分娩等带来不良影响及阻扰。不过由于当前医疗技术的持续发展,如果能够及时对患者实施治疗,则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确保患者和正常产妇一样顺利分娩,并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王沙沙张丽闫俊锋
关键词:妊娠乙型肝炎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λ3与HCV RNA水平之间的关系
2019年
目的:探究急性丙型肝炎(AHC)患者血清干扰素(IFN)-λ3水平与丙型肝炎病毒(HCV) RNA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59例AHC患者(急性感染组)的临床资料,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IFN-λ3水平,采用焦磷酸测序仪检测IFNL3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8099917,采用全自动荧光定量PCR仪进行HCV病毒定量检测,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评估血清IFN-γ水平与HCV RNA载量的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HCV RNA含量的相关因素。结果:检测后,急性感染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血清IFN-λ3水平分别为(13.74±2.97)和(2.63±0.18)pg/ml,急性感染组患者HCV RNA载量为(5226.57±466.08)K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HC患者基线血清IFN-λ3水平与基线HCV RNA载量呈明显正相关(r=0.594,P=0.000)。携带rs8099917 TT基因型患者和TG/GG基因型患者基线血清IFN-λ3水平分别为(13.98±3.01)和(12.34±2.94)pg/ml,HCV RNA载量分别为(5197.83±464.26)和(5495.06±453.62)K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IFN-λ3是HCV RNA含量的危险因素。结论:AHC患者基线血清IFN-λ3水平的升高与血清HCV RNA载量呈正相关,IFNL3基因多态性能够影响IFN-λ3水平、促进HCV RNA载量升高进而参与AHC疾病发生、进展。
张丽姜树勤吴彩花周红霞王建华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HCV
两种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案在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比较含齐多夫定(AZT)和不含AZT的两种三联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在妊娠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邯郸市传染病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妊娠合并HIV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使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含AZT的三联HAART方案治疗,即AZT^(+)3TC(拉米夫定)^(+)LPV/r(洛匹那韦利托那韦)/EFV(依非韦伦)/NVP(奈韦拉平),对照组患者采取不含AZT的三联HAART方案治疗,即TDF(替诺福韦酯)^(+)3TC^(+)LPV/r/EFV/NVP。入组对象均于妊娠14周时开始用药,服药至产后第6周末。分别于用药前和产前1周时检测两组孕妇血浆HIV-1型核糖核酸(HIV-1 RNA)载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采用Yates校正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羊水污染、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LBW)发生率;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分别比较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孕妇及两组新生儿不同程度贫血的发生率;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1 min Apgar评分等;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新生儿窒息率以及随访6个月后两组新生儿HIV感染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产前1周时血浆HIV-1 RNA载量均较本组用药前显著降低(观察组:t=29.358、P<0.001,对照组:t=24.858、P<0.001),且以产前1周观察组孕妇HIV-1 RNA载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3、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产前1周时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CD8^(+)T均较本组用药前显著上升(P均<0.05),而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较用药前显著降低(观察组:t=3.754、P=0.001,对照组:t=2.235、P=0.031);且产前1周时观察组孕妇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CD8^(+)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4^(+)T:t=2.199、P=0.034;CD4^(+)/CD8^(+)T:t=2.168、P=0.037),CD8^(+)T淋巴细胞计数则显著低于�
吴彩花姜树勤张丽姜树萍肖献花
关键词:齐多夫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免疫重建
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疗效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研究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疗效。方法采用纵向列研究设计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住院及门诊的3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基础上,口服复方鳖甲软肝片,每次1.5g,3次/天,7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基础上,使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护理,1次/天,7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主要症状、检测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血清Ⅲ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乏力、腹胀、肝区不适等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ALT、TBIL水平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HA、LN、PCⅢ、IV-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明显效果,安全可靠,方便使用,适合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赵鸿霞孙运霞王艳梅张丽张素燕
关键词: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慢性乙型肝炎复方鳖甲软肝片
乙型肝炎高病毒载量孕妇母婴传播实施综合干预失败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高病毒载量孕妇母婴传播实施综合干预的方法及失败的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乙型肝炎高病毒载量孕妇母婴传播实施综合干预失败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孕3个月于当地医院建卡时查HBsAg(+)、HBeAg(+)、HBcAb(+),在我院实施综合干预阻断,但新生儿股静脉血、婴儿8个月及3岁时查HBsAg(+)、HBeAg(+)、HBcAg(+),乙型肝炎病毒(HBV)-DNA(1.456~3.258)×10^7 U/ml。1例17岁体检时发现HBsAg(+)、HBeAg(+)、HBcAb(+),孕后在我院实施综合干预阻断,新生儿股静脉血检查HBeAg(+)、HBcAg(+),HBV-DNA(-);婴儿8个月时检查HBV血清学标志物及HBV-DNA均(-);3岁时复查HBsAg(+)、HBeAg(+)、HBcAb(+),HBV-DNA 6.675×10^7 U/ml。结论孕期及产前HBV-DNA高水平及婴幼儿免疫无应答者未加强免疫是乙型肝炎高病毒载量孕妇经综合干预失败的原因,对此类患者需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范。
姜树勤张丽姜树萍吴彩花闫俊锋王沙沙肖献花
关键词:乙型肝炎孕妇母婴传播综合干预
HBV DNA高载量孕妇孕中晚期应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抗病毒治疗停药时间对母婴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高载量孕妇使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抗病毒治疗停药时间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及停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350例妊娠中晚期高HBV DNA载量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于妊娠24~28周开始口服TDF。根据患者意愿分为A组(160例)和B组(190例),其中A组分娩当天即停药,B组分娩后4~12周停药。新生儿出生后均予注射100 IU乙肝免疫球蛋白和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出生时、出生1个月和出生6个月)。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前、停药时、停药后4周、8周及12周时HBV DNA载量及ALT水平;比较两组新生儿产后2个月和7个月HBV阻断成功率。根据停药8周时ALT水平,将孕妇分为ALT升高组(>45 U/L,60例)和ALT正常组(≤45 U/L,290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孕妇停药8周后ALT升高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前,A组和B组孕妇血清HBV DNA载量[(7.45±1.38)lg IU/ml vs(7.51±1.42)lg 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9,P=0.690);停药时,A组血清HBV DNA载量显著高于B组[(4.37±0.65)lg IU/ml vs(2.81±0.42)lg 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52,P<0.001);但停药后4周[(5.32±0.78)lg IU/ml vs(5.25±0.71)lg IU/ml]、8周[(6.25±0.96)lg IU/ml vs(6.21±0.92)lg IU/ml]和12周[(7.33±1.27)lg IU/ml vs(7.29±1.23)lg IU/ml],两组孕妇血清HBV D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和B组孕妇治疗前[(28.29±5.71)U/L vs(28.72±6.04)U/L]、停药时[(28.05±6.13)U/L vs(28.78±5.78)U/L]、停药4周[(105.92±28.34)U/L vs(103.35±27.58)U/L]、8周[(63.36±18.82)U/L vs(64.11±18.35)U/L]和12周[(30.31±5.38)U/L vs(29.99±5.93)U/L]血清A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和B组新生儿出生后2个月HBV阻断成功率分别为96.88%(155/160)和97.37%(185/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8,P=0.100);�
吴彩花姜树勤张丽姜树萍肖献花
关键词:妊娠中晚期停药时间母婴安全
妊娠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疗效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于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妊娠晚期孕妇200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孕26周开始,600 mg,1次/天至分娩。分别比较治疗3周和6周后两组不同肝脏炎症程度患者的临床症状、ALT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周和6周时,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中轻度乙型肝炎患者ALT改善率分别为86.7%和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6,P=0.040),治疗3周和6周时,两组中度和重度乙型肝炎患者ALT改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P=0.45)。结论替比夫定在阻断妊娠晚期轻度乙型肝炎孕妇的母婴传播方面具有一定效果。
姜树勤姜树萍吴彩花张丽周红霞
关键词:妊娠肝炎乙型母婴传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