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冬
- 作品数:3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渔场环境信息等值线绘制及其算法的开发实现被引量:3
- 2005年
- 绘制等值线是对各类环境要素进行可视化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海渔况预报过程中海水表层温度等海洋环境要素数据多规则网格分布的特点,介绍了四边形进行三角网格化并插值生成原始等值线的过程步骤,并利用Visual C++成功开发了渔场环境要素等值线的绘制模块。同时,针对所生成的原始等值线尖锐角过多、不够光滑的特点,给出了一种在保留原始等值点的基础上,补充等值线顶点个数以消除等值线上尖锐角的新的平滑算法,对其平滑过程进行了理论证明并给出了等温线绘制实例。最后,分析讨论了与商业化软件ArcView中的等值线绘制效果差异及其优点。
- 崔雪森陈雪冬樊伟
- 关键词:渔场环境等值线
-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鲣鱼渔获量时空分布分析被引量:28
- 2006年
- 中西太平洋的金枪鱼围网渔业目前的年产量约在100×104t左右,其中鲣鱼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围网捕获的鲣鱼渔获数据进行时间序列以及空间位置变化等时空分析,试图找出其变化规律以及趋势。结果表明,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渔船数的增加,中西太平洋的围网捕获的鲣鱼渔获量分布,从太平洋岛屿近海逐渐向太平洋热带中部海域扩展。渔获量经度重心随着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的发展有向东移动的趋势,70年代在128°E附近变化,80年代在144°E左右,90年代在153°E左右,近年在158°E左右变化。而鲣鱼渔获量纬度重心位于赤道区域,70年代在2°N附近,80年代在1°30′S左右,90年代在2°50′S左右,近年在2°55′S左右变化。经纬度5°×5°单个小区范围内10年内的最高总产量则从70年代的11×104t,增加到90年代超过了69×104t。渔获量空间分布除了随着渔业发展向外海向赤道以南扩展以外,还受南方涛动(ENSO)现象的明显影响,一般来说在相邻的数年中渔获量经度中心在厄尔尼诺年比较偏东,在拉尼娜年比较偏西。
- 沈建华陈雪冬崔雪森
- 关键词:中西太平洋围网鲣鱼渔获量
- 金枪鱼渔场分析预报模型及系统的开发被引量:6
- 2007年
- 以收集到的卫星遥感反演海表温度和金枪鱼历史捕捞产量资料为基础,统计建立了金枪鱼渔场的贝叶斯概率预报模型。以实现金枪鱼渔场预报为目标,采用控件式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成功开发了大洋金枪鱼渔场的分析预报系统。对历史数据进行了模型回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金枪鱼渔场综合预报的准确性达到70%以上,渔场示范试验预报准确性也达到60%以上,对渔业捕捞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崔雪森陈雪冬樊伟
- 关键词:金枪鱼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