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怡 作品数:36 被引量:221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文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钩藤碱对甲基苯丙胺依赖小鼠位置偏爱和海马谷氨酸受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钩藤碱对甲基苯丙胺依赖小鼠位置偏爱和海马谷氨酸受体1(GluR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0只小鼠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甲基苯丙胺模型组(4 mg·kg-1),氯胺酮(15 mg·kg-1)组,钩藤碱低剂量(40 mg·kg-1)组,钩藤碱高剂量(80 mg·kg-1)组,每组每天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4 d,建立小鼠位置偏爱模型;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GluR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在伴药箱中逗留的时间明显增多(P<0.01),成功复制甲基苯丙胺依赖的小鼠位置偏爱模型,与模型组比较,氯胺酮组、钩藤碱低、高剂量组均可以明显减少小鼠在白箱逗留的时间(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甲基苯丙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蛋白GluR1表达明显增强(P<0.01),而与模型组比较,氯胺酮组、钩藤碱低剂量和高剂量组蛋白GluR1表达减少(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GluR1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氯胺酮组、钩藤碱低剂量和高剂量组GluR1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GluR1蛋白在甲基苯丙胺依赖小鼠位置偏爱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李俊葵 刘伟 彭菊 江明金 刘怡 郭友立 莫志贤关键词:钩藤碱 甲基苯丙胺 位置偏爱 海马 苦参黄酮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建立苦参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为科学全面评价该药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对不同产地的苦参药材进行分析。色谱条件为Alltech Apollo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甲酸水溶液系统,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10 nm,柱温25℃。结果确定了13个色谱峰(或峰组)为各产地药材特征共有峰,并利用对照品对照和LC-MS法对其中的6个共有峰进行了成分指认。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能够表征苦参药材的内在信息,可用于苦参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质量控制。 刘怡 孟江 陈磊关键词:苦参 黄酮类成分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发扬中医药——中药学课程思政育人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26 2020年 随着医药体系的发展与变革,中医药在环境、人才、资源等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在中医药专业课中开展好课程思政,将不仅是时代赋予其以传统医药文化“立德树人”的重大任务,更将是其实现继承、创新自我完善的有力保障。本文论述了中医药事业发展与课程思政教育的关联性,并探讨了在中药学课程中开展思政育人的实践途径。 刘怡 程卫东 袁立霞 华玥关键词:文化育人 中医药文化 苦参黄酮类化合物中GLUT4转运蛋白激动剂的虚拟筛选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采用分子对接技术虚拟筛选苦参黄酮类化合物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转运蛋白激动剂。方法搜集现已分离鉴定的128个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组成配体数据库,检索RCSB PDB数据库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蛋白晶体结构并确定本研究用优势构象,以蛋白优势结构对应DrugBank中已上市的小分子药物平均打分为阈值,应用Discovery Studio 2.5(DS2.5)软件的CDOCKER模块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虚拟筛选出打分高于阈值且排名前10%的化合物共12个并归纳了苦参黄酮作用靶点的主要活性位点,初步揭示了苦参黄酮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结论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可推断苦参黄酮化合物中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4转运蛋白激动的有效成分,为进一步构效关系研究及研发基于新靶点的抗糖尿病类药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黄佩南 于雅楠 黄晓斌 李晓芝 陈锡欣 刘怡 陈磊 王淑美关键词:糖尿病 分子对接 葡萄糖转运蛋白4 FAAS法测定不同产地栀子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栀子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栀子药材中微量元素Fe,Mn,Ca,Mg,Zn,Cu的含量。结果:方法的加样回收率在95.05%~97.89%,RSD(n=6)在1.66%~2.87%。结论:实验建立的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为栀子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可靠方法。 陈磊 刘怡关键词:栀子 微量元素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两种含苦参中成药中主要黄酮类成分定性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首次探索建立含苦参中成药(当归苦参丸和四味土木香散)中黄酮类成分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GF254硅胶板,鉴别三叶豆紫檀苷成分: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5∶7∶1)溶液为展开剂,喷以10%的硫酸乙醇溶液,挥干,再喷以10%的磷钼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日光下检视各样品与三叶豆紫檀苷标准品比较结果;鉴别苦参酮成分: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5∶5∶1)溶液为展开剂,挥干,置紫外光(365nm)下检视各样品与苦参酮标准品比较结果。结果:建立苦参中黄酮类成分三叶豆紫檀苷和苦参酮的薄层鉴别方法,在与对照品斑点相对应的位置上,供试品色谱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且阴性无干扰。结论:该研究所建立的方法重复性高,操作简便,可用于薄层鉴别当归苦参丸和四味土木香散,可为其他含苦参中成药的定性鉴别方法提供参考。 陈锡欣 黄荣 刘怡 陈磊关键词:四味土木香散 当归苦参丸 苦参 薄层鉴别 黄酮类成分 三叶豆紫檀苷在大鼠体内代谢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对三叶豆紫檀苷在大鼠体内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初步推测其体内代谢途径。方法收集大鼠灌胃给予三叶豆紫檀苷后的尿液和粪便,采用HPLC-MSn分析代谢物的色谱行为、电喷雾多级质谱信息,并与对照品和空白组大鼠对应代谢物比较。结果三叶豆紫檀苷大鼠灌胃给药后尿液中检测到代谢产物高丽槐素和高丽槐素-3-O-磺酸,粪便中检测到代谢产物高丽槐素。结论三叶豆紫檀苷在大鼠体内可广泛代谢,并推测了其体内代谢途径。 陈磊 刘怡 张宏桂 梁生旺关键词:三叶豆紫檀苷 代谢产物 PBL教学法在中药生物分析教学中的探索 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回顾了笔者所在教研室近年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PBL教学法的过程,并对PBL教学法在中药生物分析教学中的探索及构建进行了介绍。 陈磊 刘怡 王淑美 粱生旺关键词:PBL教学法 教学改革 应用PDCA循环降低儿科血液标本回退率 被引量:7 2016年 成立多学科协作质量控制小组,遵循PDCA循环原理,对2013年5月-2014年3月儿科血液标本回退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改进对策,从加强护士培训、完善工作指引、加强沟通与交流、落实督导与反馈等4方面进行改进。血液标本回退率从1.2%降低到0.64%,提高了护理质量。 梁丽婵 陈欣欣 刘怡 张观梅 叶若莲 胡艳群关键词:儿科 血液标本 回退 苦参黄酮抑制血管新生活性成分的虚拟筛选 被引量:10 2017年 血管新生是一个动态的、多步骤的过程,现在已知大约70种疾病与血管新生紊乱相关。作者前期研究及文献报道均表明苦参黄酮类成分有明显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但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尚未明确。该研究应用分子对接技术虚拟筛选苦参黄酮抑制血管新生的药效物质,搜集现已分离鉴定的126个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组成配体数据库,选择VEGF-a,TEK,KDR等6个与血管新生密切相关的靶点组成受体数据库,以DrugBank中对各靶点有抑制作用并已上市的小分子药物为参照,设定各靶点对应的已上市小分子药物最低打分为阈值,应用Discovery Studio 2.5(DS2.5)软件的LibDock模块进行分子对接,虚拟筛选出打分高于阈值且排名前10%的化合物共37个。对比分析了原配体、已上市药物和苦参黄酮作用于各靶点的主要活性位点,初步揭示了苦参黄酮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为研发血管新生抑制剂类药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陈锡欣 刘怡 黄荣 赵林林 陈磊 王淑美关键词:抗血管新生 分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