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况璐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进化生理与行为学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集群行为
  • 1篇倒刺鲃
  • 1篇幼鱼
  • 1篇鱼类
  • 1篇中华倒刺
  • 1篇中华倒刺鲃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角色
  • 1篇生境
  • 1篇凝聚力
  • 1篇鲤科
  • 1篇鲤科鱼
  • 1篇鲤科鱼类
  • 1篇角色
  • 1篇不同生境
  • 1篇刺鲃

机构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付世建
  • 2篇黄清
  • 2篇况璐
  • 2篇吴慧
  • 1篇唐中华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群体成员大小差异对不同生境鲤科鱼类集群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为研究群体成员大小差异对不同喜好生境鱼类集群行为特征的影响,实验分别以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和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为实验对象,比较分析4尾等大小(E)和不等大小(2大2小,NE)实验鱼群体的自发游泳速度、空间分布以及对恐吓刺激反应等集群行为参数的差异。结果显示:(1)和鳊相比,中华倒刺鲃有更高的自发游泳速度、速度同步性和排列方向的极性,但二者对恐吓刺激的反应率及反应的协调一致性相似;(2)当群体成员大小出现差异时,两种鱼群体排列方向的极性不受影响,且大小个体成员间的速度及其同步性均没有差异,但整体的速度同步性与等大小群体相比有所下降;(3)个体间距离数据显示,个体大小差异不会影响两种鱼群体的凝聚力;(4)群体成员在两种鱼群中偏好位置不同,当群体成员大小不同时,大个体成员更偏好占据领头鱼位置;(5)群体成员大小的差异导致两种鱼对刺激的反应率下降。研究表明:中华倒刺鲃具有更高的活跃性、更好的群体运动的协调性,可能与其流水生境相关;当群体成员大小出现差异时,成员不分大小在整体上协调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并保持群体有较高的凝聚力,但两种鱼类自发游泳速度调整策略截然不同(鳊大小个体速度妥协趋同,而中华倒刺鲃低速个体速度提高);群体成员大小差异导致鱼群对恐吓刺激的反应率有所下降,可能原因包括体形差异导致的社会因素造成敏锐性下降、信息交流效率受阻和(或)集群收益代价出现分化影响一致决策的形成等。
吴慧唐中华黄清况璐付世建
关键词:中华倒刺鲃凝聚力
群体大小对青幼鱼群体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为考察群体大小对青幼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群体特征的影响,在(25±0.5)℃条件下对1、2、4和8尾青幼鱼组成的群体(N=12)进行视频拍摄和轨迹分析,得到游泳速度和空间分布特征数据,实验同时测定了不同群体大小对恐吓刺激的反应差异。结果显示:青幼鱼自发游泳速度多处于0—10 cm/s,不受群体大小的影响,但不同个体速度同步性随群体大小增加而显著下降;青幼鱼最近邻距离多数位于0—10 cm,且随着群体大小增加,最近邻距离和群体排列的极性均随群体数量上升而显著下降;青幼鱼群体中位置分布具有个体差异,且随着群体数量上升差异加剧;青幼鱼对恐吓刺激的反应率不受群体大小的影响,但群体内部不同个体对刺激的反应的一致性随群体大小上升有所下降。结果表明:青幼鱼具备集群性,在2—8个体范围内随群体大小上升凝聚力上升,协调性下降;群体特征的改变对恐吓刺激反应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协调性的下降导致反应一致性降低;青幼鱼群体中不同个体在集群活动中可能存在社会分工,且这种分工的作用在大群体大小上升表现更为明显。
付世建聂利娟吴慧况璐黄清
关键词:集群行为社会角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