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霞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光催化
  • 4篇催化
  • 3篇降解
  • 2篇有机化学
  • 2篇有机化学实验
  • 2篇有机化学实验...
  • 2篇实验教学
  • 2篇可见光
  • 2篇可见光催化
  • 2篇化学实验
  • 2篇化学实验教学
  • 2篇教学
  • 2篇光催化剂
  • 2篇WO
  • 2篇催化剂
  • 1篇导向教学
  • 1篇导向教学法
  • 1篇行动导向教学
  • 1篇行动导向教学...
  • 1篇学法

机构

  • 7篇南昌航空大学

作者

  • 7篇杨丽霞
  • 2篇李婷婷
  • 2篇罗胜联
  • 2篇罗艳
  • 1篇涂新满
  • 1篇许诺
  • 1篇吴小琴
  • 1篇邓芳
  • 1篇黄智敏

传媒

  • 2篇江西化工
  • 2篇南昌航空大学...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Ag3PO4/ZnO可见光催化剂:光催化加强及光腐蚀抑制研究
作为一种新型光催化剂,磷酸银可以吸收波长小于520nm 的太阳光,其可见光催化量子效率高达90%。在多种有机染料降解实验中表现出极优异的催化活性。然而,Ag3PO4 在催化降解有机物过程中,易发生严重的光腐蚀问题,使其光...
罗艳许诺罗胜联杨丽霞
关键词:ZNOVISIBLEPHOTOCATALYSTPHOTOCORROSIONINHIBITION
以学科建设驱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专业为例被引量:3
2022年
目前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人均科研资源有限,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不能同频共振,科研育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南昌航空大学以传统优势学科——环境专业领域的硕士研究生为培养对象,以学科平台建设为驱动力、以高质量纵向项目和横向课题为载体,提高导师指导能力,在研究生培养各环节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发挥“学术交流−资助及奖励−创新竞赛”协同联动模式的积极作用,构建和实践了学科建设驱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此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和导师业务水平提高。
邓颖杨波邓芳杨丽霞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学科建设
3D-C_(3)N_(4)/Bi_(2)WO_(6)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四环素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文章以尿素和三聚氰胺为前驱体,通过水热、煅烧,制备出三维立体多孔3D-C_(3)N_(4),再经过原位组装法制备出3DC_(3)N_(4)/Bi_(2)WO_(6)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RD、FT-IR、TEM、SEM、XPS、PL光谱等对3D-C_(3)N_(4)/Bi_(2)WO_(6)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光电性能等进行研究。以四环素(TC)为模型污染物,研究了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20%3D-C_(3)N_(4)/Bi_(2)WO_(6)复合材料在120 min内,对TC的催化降解效率达到98%,其催化效率是3D-C_(3)N_(4)的2.2倍。通过捕获自由基的实验,发现·O_(2)^(-)是主要的活性物种。文章对该复合材料可见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的催化机理也进行了讨论。
刘一凡李明亮罗艳杨丽霞
关键词:可见光催化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德国"双元制"下推行的主要教育教学方法。"行动导向"的核心理念是强调实践和动手操作,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效模式。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探索,旨在改善当代大学生普遍动手能力不强,理论与实践脱轨的不良现状,通过采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开设实验、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总体素质得到整体提升,促进应用型人才的良性发展。
李婷婷黄智敏吴小琴杨丽霞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应用型人才
硫离子掺杂促进WO_(3)纳米线高效光催化降解甲苯
2024年
通过外加H_(2)O_(2)溶解固态钨网上表层钨单质并产生过氧钨酸,同时在前驱体溶液中加入硫代乙酰胺,结合水热合成法与煅烧法制备得到S^(2-)掺杂的WO_(3)光催化纳米线(标记为S-WO_(3)),构建了氧空位介导的高活性亲水/亲氧光催化反应系统,深入探讨了S掺杂及氧空位对促进原始WO_(3)光催化性能及自由基生产能力的内在机制,并通过一系列甲苯的光催化降解实验验证了其污染治理能效。结果表明:S-WO_(3)在90 min内对甲苯的去除率为91.7%,是原始WO_(3)的3.3倍;其对应的CO_(2)转化率为90.1%,是原始WO_(3)的15.8倍。X射线衍射(XRD,X-ray diffraction)和电子扫描电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结果显示,S^(2-)掺杂会引起WO_(3)晶格畸变和应力场导致晶体重新定向生长,使WO_(3)从纳米块状结构转变成纳米线状结构,因此S-WO_(3)纳米线具有比原始WO_(3)更大的比表面积,光吸收能力增强。此外,电子顺磁共振(EPR,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结果表明:S^(2-)掺杂也会引起WO_(3)晶格中氧空位产生,并作为电子陷阱捕获光生电子,促进载流子分离,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同时,与原始WO_(3)相比,S-WO_(3)亲水性变大,能更加有效地吸附水分子和氧分子,增大被空穴氧化和光电子还原概率,生成强氧化性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_(2)^(-))。综上,S^(2-)掺杂显著增强了WO_(3)降解矿化甲苯能力。且由于S-WO_(3)直接生长在钨网上,这种自支撑特性使其物化性能稳定,连续5次循环实验,其甲苯降解效率未见衰减,且反应过程中不产生苯等有毒中间体。相关研究结果展示了S-WO_(3)催化剂作为高效持久降解VOCs的催化能力和实际应用前景。
李海诚程铖陈政霖杨丽霞罗胜联
关键词:光催化氧空位掺杂
三维非计量Cu2-xSe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甲醛降解研究
2019年
为了制备能够吸收更长波段光源,可以用时利用太阳光的可见光区域和红外光区域的光催化剂,以商业Cu网为模板,通过牺牲模板法制备三维非化学计量Cu2-xSe/Cu光催化剂。将Cu网浸没在含有硒粉、NaOH和NaBH4的Se2-溶液中。比较不同反应时间的催化剂,2 h得到的光催化剂性能最好。Cu2-xSe/Cu网在可见光和红外光区均能达到良好的响应。在红外光照射下Cu2-xSe/Cu网50 min可以完全降解10 ppm甲醛。在可见光和红外光照射下Cu2-xSe/Cu网40 min就能完全去除10 ppm甲醛,且10次循环实验光催化剂仍能保持高效的催化降解性能。三维的Cu2-xSe/Cu网体现了优异的降解甲醛性能,并且在红外光区域的性能也十分显著。
郭超杨丽霞
关键词:光催化剂红外光甲醛
“翻转课堂”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针对我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可行性。以"乙酸乙酯的制备"为例,在教学实践中,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教学过程设计、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实施、师生的地位和角色转变、教学效果等。结果表明,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化学专业素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李婷婷涂新满杨丽霞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