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 作品数:14 被引量:50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早期手术方法治疗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方法治疗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非手术组(15例)进行常规保守治疗,手术组(18例)在关节镜下对内侧髌骨韧带(MPFL)进行修补或者重建。评估术后髌骨稳定性,比较两组手术前后Kujala、Tegner和Lysholm评分。结果:随访一年后,手术组无一例出现髌骨再次脱位或半脱位,非手术组发生再次脱位3例,半脱位5例。手术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患者进行早期手术治疗,可加强髌骨稳定性,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 王慧声 朱永 赵艳邦 岳明 宋长福关键词:早期手术 膝关节镜下钬激光治疗膝关节病 被引量:1 2002年 宋长福 朱永 陈阳关键词:膝关节镜 钬激光 膝关节病 DHS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索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及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本院采用PFNA治疗的44例和DHS治疗的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 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3±9)min、(172±29)v/ml、4.5%和(12.9±1.4)周,均低于DHS组的(99±18)min(、419±48)v∕ml、20%、(14.6±2.5)周(P<0.05);PFNA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0.9%,高于DHS组的84.0(%P>0.05)。结论应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优于DHS。 王慧声 朱永 赵艳邦 岳明 宋长福关键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早期复位后,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3例,优6例,良5例,可2例。未出现坐骨神经损伤,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髋臼周围异位骨化病例。结论髋关节后脱位最好在24 h内复位,髋臼后壁骨折手术应在7~10 d进行,术中解剖复位,应用髋臼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徐钢 宋长福 薛启祥 赵燕邦 陈俊英 朱永 王慧声关键词:髋关节后脱位 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四肢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 2002年 朱永 凌云升 车军关键词:关节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电脑中频治疗仪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转移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2017年 目的:探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转移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转移瘤导致的病理性骨折患者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65~75岁,平均67.9岁.对其术前术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进行疼痛程度评价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15例患者全部完成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1.4个月.其中3个月内死亡1例,半年内死亡5例,1年内死亡6例,2年内死亡3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无卧床并发症发生.术后VAS疼痛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部分股骨干转移瘤合并病理性骨折的患者采取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卧床所导致的并发症. 徐钢 朱永 赵燕邦关键词:髓内钉 骨转移瘤 病理性骨折 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术中复位和固定体会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术中复位和固定的体会。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15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男12例,女3例;年龄20~60岁,平均35.62岁。左侧6例,右侧9例。采用切开复位,牵引,克氏针临时固定,载距突螺钉固定,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结果 15例患者Bhler角和Gissane角平均分别由术前的(7.30±14.40)°、(130.90±15.30)°,恢复至术后的(29.80±11.20)°、(120.50±11.20)°,术后1年平均分别为(28.20±10.30)°、(122.60±11.10)°。结论通过跟骨牵引恢复跟骨力线,解脱内侧柱的嵌插,而内侧柱的复位和固定为下一步跟骨关节面的复位提供了基础和解剖标志。通过外侧壁解剖钢板对跟骨坚强骨质的固定,维持对跟骨良好复位,载距突螺钉进一步加强了固定的稳定性,从而为术后功能恢复奠定了结构基础。 徐钢 朱永 赵燕邦 宋长福关键词:跟骨 骨折 复位 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痛的短期疗效比较 <正>目的观察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痛的疗效。材料方法门诊选择110例经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确诊的骨质疏松病人,且骨密度低于峰值80%。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5人,男17人,女38人,每天肌注降钙素50IU,同时予葡... 朱永 魏东兴 胡秀梅关键词:降钙素 骨质疏松 骨痛 文献传递 DHS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DHS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对比。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9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DHS治疗。结果实验组在住院时间、术后下床负重时间、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比较中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疗效。 王慧声 朱永 赵艳邦 岳明 宋长福关键词:DHS 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粗隆间骨折 形状记忆合金接骨板治疗髌骨骨折对术后早期介入康复的意义 被引量:3 2002年 朱永 宋长福关键词:髌骨骨折 手术治疗 早期功能锻炼 介入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