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丽 作品数:18 被引量:103 H指数:8 供职机构: 河北省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更多>>
手足口病患儿不同类型肠道病毒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收集456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V71和CoxA16病毒感染情况。观察患儿临床特征,口腔疱疹分布情况,以及手部、足部皮疹分布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V71感染患者数262例,CoxA16感染患者数194例。CoxA16型病毒性手足口病患儿发生咳嗽、嗜睡、惊厥、肌肉痉挛的比例显著高于EV71型,而EV71型病毒性手足口病患儿发生呕吐的比例显著高于CoxA16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A16型病毒性手足口病患儿在上腭、咽峡部、颊粘膜发生口腔疱疹的比例显著高于EV71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手足口病患者间手部和足部皮疹分布情况并差异不显著。结论 EV71和CoxA16型病毒性手足口病仍然是最常见类型,CoxA16型患者易发生咳嗽、嗜睡、惊厥、肌肉痉挛,EV71型患者易发生呕吐。CoxA16型患者口腔疱疹易发生在上腭、咽峡部、颊粘膜。积极监测肠道病毒类型对控制患儿病情有重要意义。 赵倩 张景丽 蒋秀芳 程思思 万丽 王立娜关键词:手足口病 患儿 肠道病毒感染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后继发支气管扩张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继发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的172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急性肺炎支原体后3个月CT检查结果是否发生支气管扩张将患儿分为为扩张组(n=72)和对照组(n=100)。分析2组患儿年龄、热程、喘息、胸腔积液、肺部病变部位及类型、肺外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继发支气管扩张的影响因素。结果扩张组热程≥10 d、胸腔积液、中下肺实变比例及C反应蛋白高于对照组,发病7 d内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病7 d内使用支气管镜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热程(OR=1.560)、胸腔积液(OR=1.261)、肺部实变部位(OR=1.082)、C反应蛋白(OR=1.042)是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继发支气管扩张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热程≥10 d、胸腔积液、C反应蛋白升高、中下肺叶实变为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继发支气管扩张后遗症的危险因素,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儿应尽早行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减轻继发支气管扩张等后遗症的发生。 吴晓杰 吴会芳 张腾腾 段晨初 甄立娜 康军聪 张景丽 张英谦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炎 儿童 支气管扩张 并发症 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后反复喘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对毛细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后反复喘息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214例毛细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后反复喘息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7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及治疗后6个月内喘息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血清白介素-17和免疫球蛋白E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γ-干扰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反复喘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318,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后反复喘息患儿的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喘息复发风险,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张景丽 张彦霞 吴晓杰 张中平 赵倩 王玉芳关键词:孟鲁司特钠 毛细支气管炎 反复喘息 免疫功能 基因突变致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并发真菌性肺炎误诊误治1例 被引量:1 2023年 1病例资料患儿,女性,7岁,“发热16天,咳嗽8天”入院。16天前发热,体温最高38.4℃,每天1~4次热峰,8天前咳嗽,咳嗽不剧烈,有痰,当地治疗,症状无好转,1天前查胸部CT示右肺上叶实变,转入我院。患儿系G2P2,足月剖宫产,出生体质量3.0 kg。既往史:患儿5月龄时患坏死性肠炎,术后出现了左下肢及左足严重感染,左下肢遗留多处疤痕(图1),导致左足第二足趾远端趾骨坏死脱落(图2);反复腹泻、呼吸道感染病史。否认遗传病、传染病家族史。入院体格检查:神清,反应好,龋齿严重(图3),右肺上叶触诊语颤增强,叩浊音,听诊呼吸音稍低,余查体未见异常。 张景丽 段晨初 吴晓杰 张中平 赵越关键词:基因诊断 真菌性肺炎 不同剂量维生素D_3对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的调节及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研究口服不同剂量维生素D_3(VitD_3)对支气管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的调节,及对哮喘控制水平的改善,进而分析VitD_3治疗儿童哮喘的机理及最佳剂量。方法选取6~13岁哮喘患儿120例,另外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入选患儿随机分为4组,常规治疗组1组,VitD_3治疗组3组,后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VitD_3治疗,剂量分别为每日400U、600U、800U,总疗程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的1、3、6、12个月检测患儿血T淋巴细胞亚群。疗程达12个月时统计患儿的哮喘控制水平。结果疗程12个月后各组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CD8较前显著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达6个月时,600 U及800 U治疗组CD4及CD4/CD8较另外两组显著降低。疗程达12个月时,600U及800U治疗组的哮喘控制水平显著高于另外两组,而600U及800U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不同剂量VitD_3均能调节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的失衡,这是VitD_3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但需要较长期的过程;VitD_3治疗显著改善哮喘的控制水平,每日600U可能为最佳的治疗剂量。 王玉芳 张景丽 石得荣 王晓波 黄光举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维生素D3 T淋巴细胞 孟鲁司特钠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王玉芳 安肃英 韩淑慧 张景丽 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探讨孟鲁司特钠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采用问卷的方式对患儿进行三个相关危险因素-个人特应症病史、家族特应症病史、被动吸烟史的调查。采用ELISA方法(试剂盒均为美国R&D公司原装进口)检...关键词: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 孟鲁司特钠 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局部外用喷咽部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局部外用喷咽部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的16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0例。2组均给予手足口病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喷涂于咽喉部,每次1喷,3次/d,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10万U(kg·次)加入生理盐水2 m L中进行雾化吸入治疗,2次/d;2组疗程均为3~5d。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25%(73/80)和76.25%(61/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体温正常时间分别为(2.78±0.42)和(4.13±0.58)d,皮疹消退时间分别为(3.53±0.55)和(5.05±0.63)d,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分别为(3.35±0.58)和(4.80±0.58)d,正常进食时间分别为(3.91±0.58)和(4.98±0.50)d,住院时间分别为(5.91±0.92)和(8.14±0.8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分别为(133.43±25.74)和(178.53±26.96)mg·L^(-1),C反应蛋白(CRP)分别为(4.75±0.71)和(8.54±1.29)mg·L^(-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5例,皮疹1例,试验组出现7例恶心呕吐,2例腹泻,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7.50(6/80)、11.25%(9/8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中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雾化吸入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疾病缓解,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赵倩 张景丽 程思思 蒋秀芳 任常军关键词:手足口病 重组人干扰素Α-2B 雾化吸入 喷雾剂 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河北省儿童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由支气管肺炎引起的反复喘息婴幼儿453例,其中API阳性患儿152例(API阳性组),API阴性患儿301例(API阴性组);选取同期、同年龄在以上3个医院住院的支气管肺炎患儿31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通过查阅病历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早产、超重/肥胖、生活环境及母孕期吸烟、应用抗生素及非甾体抗炎药情况。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组年龄、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产、超重/肥胖、生活环境及母孕期吸烟、应用抗生素及非甾体抗炎药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超重/肥胖、生活在城市及母孕期吸烟、应用抗生素及非甾体抗炎药是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儿早产、超重或肥胖、生活在城市及母亲孕期吸烟、应用抗生素及非甾体抗炎药,是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危险因素。 张景丽 吴会芳 赵倩 王玉芳 张中平关键词:婴儿 反复喘息 膳食模式与学龄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疾病复发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学龄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膳食模式与疾病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4年3月在本院确诊的学龄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60例,并定期在营养科进行营养咨询,均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因子分析提取膳食模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模式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结果:复发与未复发患儿在年龄、BMI、MP抗体阳性比例、用免疫增强剂比例、CD4+/CD8+、IgA方面比较,P<0.05,在性别、用抗过敏药比例、用锌剂比例、CD3+、IgG、IgM方面比较,P>0.05;高水平的肉食模式、高水平的素食模式与反复呼吸道感染复发相关,在调整混杂因素以后,高水平肉食模式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复发的危险因素(OR=2.52,95%CI:1.17~5.21),同时高水平的素食模式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复发的保护因素(OR=0.37,95%CI:0.19~0.86)。结论:学龄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膳食模式与疾病复发之间存在着关联性,在学龄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和预防中,应当重视膳食的合理搭配和调节,尤其需要控制肉类的摄入量,适当增加蔬果、谷物、豆类等植物性食物的比例,以提高免疫力,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吴晓杰 张景丽 康军聪 吴会芳 甄立娜 张英谦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 学龄期 膳食模式 反复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镜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及黏液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治疗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作用,并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伴黏液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河北省儿童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26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支气管镜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实验室指标变化,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肺部实变吸收面积变化。根据观察组患儿预后是否并发支气管黏液栓,将其分为黏液栓组(n=44)和非黏液栓组(n=90)2个亚组。对支气管镜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支气管黏液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其的预测价值。结果2组患者在住院时间、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热程以及肺部实变吸收面积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支气管黏液栓的危险因素是血栓素B2高、D-二聚体高、热程长、有胸腔积液以及年龄大(P值均<0.05)。对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栓素B2和D-二聚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02、0.816。结论支气管镜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黏液栓与其血栓素B2高、D-二聚体高、热程长、有胸腔积液以及年龄大关系密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吴会芳 张景丽 刘晓娟 吴晓杰 张中平 段晨初关键词:支气管镜 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