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佩

作品数:77 被引量:308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领域

  • 6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7篇关节
  • 25篇关节置换
  • 24篇股骨
  • 17篇置换术
  • 16篇髋关节
  • 15篇髋关节置换
  • 14篇骨折
  • 13篇全髋
  • 13篇坏死
  • 13篇骨头
  • 13篇股骨头
  • 12篇全髋关节
  • 12篇全髋关节置换
  • 11篇头坏死
  • 11篇髋关节置换术
  • 11篇膝关节
  • 11篇骨头坏死
  • 9篇血管
  • 9篇术后
  • 9篇全髋关节置换...

机构

  • 67篇西安交通大学...
  • 14篇西安交通大学
  • 6篇陕西省疾病预...
  • 5篇北京大学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陕西省人民医...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77篇杨佩
  • 66篇王坤正
  • 36篇王春生
  • 23篇田润
  • 17篇党晓谦
  • 14篇时志斌
  • 14篇李越
  • 11篇张子琦
  • 7篇宫福良
  • 6篇余鹏博
  • 6篇王伟
  • 5篇刘晓辉
  • 5篇宋金辉
  • 4篇樊立宏
  • 4篇邢丹
  • 4篇倪建龙
  • 3篇张永涛
  • 3篇钱东阳
  • 3篇张晨
  • 3篇黄向辉

传媒

  • 15篇中华关节外科...
  • 7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继续医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老年骨科...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教师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4篇2017
  • 9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针对髋臼底部骨缺损的反向自锁紧翻修髋臼假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髋臼底部骨缺损的反向自锁紧翻修髋臼假体,涉及医用内植体技术领域,包括:髋臼杯和四叶草支架;四叶草支架包括四个扇叶和螺钉,四个扇叶的一端互相叠合,通过螺钉连接;髋臼杯的底端设有螺丝固定孔,螺钉穿过四个扇...
孔宁杨佩田润王坤正杜雪珊李沂阳段续东赵奕威邢方泽曹若木
THA术后B型假体周围骨折治疗方案选择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后采用各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临床队列研究。选择对象共27例,均为西安交大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股骨...
李越田润王春生王坤正杨佩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假体周围骨折疗效评价
基于3D打印技术和生物力学原理的新型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和生物力学原理的新型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涉及医学动物模型技术领域,所述新型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由以下方法构建:S1:取实验动物,在其耳缘静脉注射脂多糖,然后分别在第24h、48h、72h时肌...
李沂阳杨佩田润王坤正张杰闻赵奕威段续东曹若木邢方泽武子栋
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近端形态变化
目的 对比观察THA治疗股骨颈骨折及股骨头坏死术后股骨近端形态改变,分析是否存在差异及其表现形式.方法 2014年1月至2114年12月间,对同一手术组连续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行THA治疗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股骨颈...
王春生张子琦杨佩王坤正王伟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形态学
复合骨折血肿人工骨成骨能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复合骨折血肿人工骨的成骨能力。方法选取骨骼成熟的健康成年新西兰兔共48只,完全随机(随机数法)分为A、B、C、D组,每组12只。手术造成髂骨骨折,形成骨折块。A组将β-TCP支架置于骨折块外侧,于术后第4天取出附有血肿的支架材料植入对侧背阔肌下;B组造成骨折后缝合伤口,并直接将β-TCP支架植入背阔肌下;C组在骨折后缝合切口,4 d后再次切开,将骨折块植入背阔肌下;D组在造成骨折后直接取下骨折块植入背阔肌下。4周和8周后分批处死动物进行病理观察,定量分析新骨形成量。结果第4周,A组新生骨组织面积分数高于B、D组,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时,A组新生骨组织面积分数仍高于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新生骨的面积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D组术后第4、8周新生骨组织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骨复合骨折血肿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其成骨能力,可以形成成骨能力优于自体髂骨的移植材料。
王春生熊执政张子琦杨佩王坤正
关键词:骨折血肿人工骨骨生成
老年股骨颈骨折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技术规范专家共识(2023版)被引量:3
2023年
老年股骨颈骨折(FNF)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挑战,医院资源消耗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结果和转归欠理想。髋关节置换术(HJA)是当前治疗老年FNF的主流方法,但传统的手术入路和技术方法仍然面临一系列瓶颈问题,如脱位、跛行、肢体不等长等。近年来,直接前路(DAA)‑HJA成为关节置换领域的新方法。DAA入路由于通过神经肌肉间隙完成手术,符合软组织保留和术后加速康复理念,可提升HJA治疗老年FNF的临床效果。但DAA‑HJA治疗老年FNF的标准技术与规范流程尚缺乏统一认识。因此,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髋关节学组、全军骨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关节学组、重庆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重庆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重庆市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组织相关专家,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订《老年股骨颈骨折直接前路髋关节置换技术规范专家共识(2023版)》,主要针对DAA‑HJA在老年FNF中应用的适应证、手术设计与假体选择、手术技术与操作流程、术后管理等方面提出13条推荐意见,旨在推广规范化、系统化、个体化诊疗理念,改善患者功能预后。
许中华陶伦刘载阳李阳李杰张珺张峡王敏李长青陈光兴杨柳张大伟曹晓瑞张国强李凭跃包倪荣李川周胜虎常正奇吴波钱文伟王卫国吕明唐浩李虎何川陈云苏李慧武胡宁聂茂谢峰曹治东康鹏德斯焱朱晨许伟华刘先哲毛新展谢杰张晓岗胥伯勇杨佩王伟李晓峰冯尔宥张振刘保一马建兵李辉马元琛孙立张志峰耿硕黎观保王禹基李二虎周宗科黄伟周一新曹力柴伟熊雁张瑗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髋关节学组全军骨科专委会青年关节学组重庆市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重庆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重庆市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老年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双基因共表达AAV载体的构建及鉴定(英文)
2008年
背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促进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及血运重建,诱导血管生成,近年来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为基础的基因治疗已逐步试用于临床。但质粒载体转染率低、腺病毒载体对机体的免疫原性及存在潜在感染危险等问题尚需探讨。目的:拟构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并携带hVEGF165基因的无致病性重组腺相关病毒,鉴定并测定病毒滴度及活性。设计、时间和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7-03/09在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室完成。材料:病毒包装细胞AAV-293、病毒滴度检测细胞AAV-HT1080购自Stratagene公司;EcoliDH5α菌株由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存;AAVhelper-freesystem腺相关病毒包装系统中pAAV-IRES-hrGFP质粒包含绿色荧光报告基因,购自Stratagene公司;重组携带hVEGF165基因的质粒pUC18-hVEGF165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时志斌博士构建。方法:从含有hVEGF165基因的pUC18-hVEGF165质粒中扩增出hVEGF165片段,插入腺相关病毒骨架质粒pAAV-IRES-hrGFP,构建重组骨架质粒pAAV-hVEGF165-IRES-hrGFP。将此重组质粒和腺相关病毒包装质粒pAAV-RC、辅助质粒pAAV-Helper磷酸钙法共转染AAV-293细胞,通过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hVEGF165-GFP。荧光显微镜下监测病毒包装效率,裂解AAV-293细胞收获重组病毒并进行浓缩纯化。应用该重组病毒感染AAV-HT1080细胞,荧光计数法测定病毒滴度,并通过病毒基因组外源基因hVEGF165扩增鉴定重组病毒的包装是否成功。应用该重组病毒感染AAV-HT1080细胞。主要观察指标:荧光显微镜下监测病毒包装效率。荧光计数法测定病毒滴度,并通过病毒基因组外源基因hVEGF165扩增鉴定重组病毒的包装是否成功。结果:扩增产物经DNA测序确定为hVEGF165cDNA片段,重组骨架质粒pAAV-hVEGF165-IRES-hrGFP经双酶切鉴定正确。病毒包装效率达95%以上,收获纯化病毒滴度达5.5×1011vg/mL。提取重组病毒基因组
黄向辉时志斌王坤正党晓谦杨佩余鹏博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腺相关病毒绿色荧光蛋白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过程中关键通路及基因分析
目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群发病率约1.0%.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过程的深入研究,对其早期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
田润李越王坤正杨佩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生物信息学通路
数字智能化在关节外科的应用
2024年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带来的以运动系统退行性疾病为代表的医疗需求增长下,提高医疗资源的分配效率,减少医疗成本,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变得愈发重要。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指导以及“互联网+医疗健康”计划的推进,我国医疗健康事业正经历从医疗信息化经由医疗数字化,逐步向医疗数字智能化转型的过程[1]。在关节外科领域,数字智能化(简称“数智化”)是骨关节疾病精准医疗理念的重要实践途径之一。其应用主要包括关节疾病的图像诊断、关节手术规划、计算机术中导航、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关节数据分析和康复监测等。
孔宁赵奕威杨佩王坤正
关键词: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数字骨科
椎间融合器和植骨钢板融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比较柱形椎间融合器(Soliscage)、金属Cage和植骨钛钢板融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2月~2005年5月治疗的6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3组:采用Solis cage治疗者为A组,男15例,女5例,年龄38~76岁;20例(30节段),术前JOA评分9~16分,平均11.4分。采用钛合金Cage治疗者为B组,男15例,女6例,年龄37~78岁;21例(23节段),术前JOA评分8~13分,平均lo.1分。采用常规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者为c组,男18例,女5例,年龄32~76岁;23例(28节段),术前JOA评分9~14分,平均10.6分。对3组的放射线暴露时间、取髂骨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颈椎融合率、症状缓解率和JOA评分改善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2~15个月,平均12个月。A组取髂骨时间、手术时间和放射线暴露时间分别为4.1±1.7min、55.5±10.3min和4,3±l,2min,B组分别为4.2±1.9min、56,8±12.6min和4.2±1.3min,C组11.5±2.4min、98.3±14.7min和7.8±1.8min;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每节段术中出血量为145,8±19.3ml,显著高于A组65.8±10.2ml和B组67.2±12.3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A、B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c组(P〈o.05),A组和B组椎间高度维持较好,术后3~4个月时融合率达100oA,高于c组92.8%,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症状缓解率优于B、C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JOA评分A组改善率为81.9%±3.20,优于B组78.90±7.30和C组76.3%±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ils cage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疗效略优于金属Cage和植骨钢板治疗,且�
杨佩王坤正宫福良王春生时志斌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钢板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