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磊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东方田鼠肝内巨噬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 2015年
- 目的对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Mf)肝内巨噬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和功能鉴定。方法采用在体灌注、胶原酶消化及梯度密度离心相结合的方法分离Mf肝内巨噬细胞,并采用流式和墨汁吞噬功能实验进行巨噬细胞的功能鉴定。结果通过此方法获得Mf肝脏来源的巨噬细胞,分离的细胞呈透亮圆形,贴壁生长,活细胞比例为95%。Mf来源的巨噬细胞与抗鼠CD14流式单抗(Clone:Sa2-8)阳性结合率是小鼠来源巨噬细胞与该抗体结合率的50%左右。Mf肝脏来源的巨噬细胞墨汁吞噬实验阳性。结论该方法能有效地分离纯化Mf肝内巨噬细胞,可为进一步研究东方田鼠肝脏巨噬细胞抗血吸虫机制奠定基础。
- 胡媛孙磊徐馀信曹建平
- 关键词:东方田鼠日本血吸虫巨噬细胞天然免疫
- 122例脑炎脑膜炎症候群患者猪囊尾蚴、刚地弓形虫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 2016年
- 目的 了解122例脑炎脑膜炎症候群患者血清中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IgG、IgM抗体阳性情况,为临床诊断脑炎脑膜炎症候群患者的病原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采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脑炎脑膜炎症候群患者血清,用猪囊尾蚴和刚地弓形虫IgG、IgM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中抗猪囊尾蚴、刚地弓形虫的抗体,计算抗体阳性率,分析其性别分布、急性感染季节分布、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情况。 结果 122例脑炎脑膜炎症候群患者血清中,猪囊尾蚴IgG和IgM抗体阳性分别为17例、22例,阳性率为13.9%(17/122)和18.0%(22/122);刚地弓形虫IgG和IgM抗体阳性分别为29例和8例,阳性率为23.8%(29/122)和6.6%(8/122)。男性猪囊尾蚴和刚地弓形虫阳性率为30.6%(22/72)和31.9%(23/72),女性为26.0%(13/50)和24.0%(12/50)。猪囊尾蚴IgM抗体阳性率季节分布分别为12.0%(3/25)、27.0%(17/63)、6.9%(2/29)和0/5;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出现在13~25岁组,为45.0%(9/20);工人组阳性率最高,为7/14。刚地弓形虫IgM抗体阳性率季节分布为4.0%(1/25)、11.1%(7/63)、0(0/29)和0/5;阳性率最高出现在〉65岁组,为44.0%(11/25);不同职业中其他组的阳性率最高,为4/10。猪囊尾蚴、刚地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在性别、季节、年龄和职业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22例脑炎脑膜炎症候群患者血清猪囊尾蚴、刚地弓形虫抗体阳性率较高,临床诊断该症候群病原时应结合其寄生虫血清学检测结果,考虑感染寄生虫的可能性。
- 孙磊王燕娟胡媛曹胜魁沈玉娟曹建平
- 关键词:猪囊尾蚴刚地弓形虫血清抗体
- 蓝氏贾第鞭毛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制备并鉴定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Giardia lamblia)单克隆抗体(m Ab)。方法以贾第虫滋养体抗原免疫2只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抗贾第虫抗原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mAb。制备贾第虫滋养体可溶性抗原(STA)和排泄-分泌抗原(ESP),采用免疫球蛋白及亚型检测试剂盒鉴定mAb的类型及亚型。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鉴定mAb对贾第虫滋养体STA和ESP的识别。采用ELISA检测mAb与贾第虫滋养体抗原反应性,并检测与其他寄生虫抗原的交叉反应。结果获得12株分泌贾第虫单克隆抗体细胞株(BB3、CE5、CC10、EG4、GC7、CC1、EF6、DB8、BG10、GH7、HC7和EB2),均为IgG1亚型。其中EB2能识别贾第虫滋养体STA和ESP中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75 000和191 000的蛋白条带,与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猪蛔虫(Ascaris suum)、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虫卵、日本血吸虫成虫和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成虫抗原等均无交叉反应。结论制备的贾第虫特异性m Ab为Ig G1亚型。
- 章乐生孙磊胡媛巩文词王燕娟沈玉娟徐馀信汪天平曹建平
- 关键词: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蛋白质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