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伟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莱芜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胞菌
  • 1篇毒性肝炎
  • 1篇生物被膜
  • 1篇髓系
  • 1篇髓系白血病
  • 1篇髓性
  • 1篇髓性白血病
  • 1篇天门冬氨酸氨...
  • 1篇铜绿
  • 1篇铜绿假单胞
  • 1篇铜绿假单胞菌
  • 1篇黏液型铜绿假...
  • 1篇小剂量
  • 1篇良恶性
  • 1篇良恶性疾病
  • 1篇疗效
  • 1篇疗效对比
  • 1篇临床疗效
  • 1篇临床疗效对比
  • 1篇门冬氨酸

机构

  • 4篇莱芜市人民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庄伟
  • 2篇刘丽娟
  • 2篇赵元昊
  • 2篇任玉国
  • 1篇孙玲
  • 1篇宋强
  • 1篇徐凤玲
  • 1篇刘瑞东
  • 1篇吕江峰
  • 1篇姜梅杰
  • 1篇王慧
  • 1篇周薇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小剂量CAG与MA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比较小剂量CAG与MA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83例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CAG和MA 2组;CAG组36例患者给予小剂量CAG方案,而MA组47例给予MA方案。对比研究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未缓解率)、血清细胞因子(IL-6,IL-17,TGF-β)、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感染、胃肠道反应、出血)、化疗预后指标(2年内死亡率、中位生存时间、最短生存时间)。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CAG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与M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CAG组血清细胞因子(IL-6,IL-17,TGF-β)水平明显高于MA组(P<0.05);CAG组骨髓抑制、感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MA组(P<0.05),2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2组的2年内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和最短生存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相比传统化疗术式MA方案,小剂量CAG方案能保证临床疗效和患者生存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优势显著。
王丽娟吴希锋孙玲庄伟宋强
关键词:MA方案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临床疗效对比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趋势的变化,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2014年经实验室检测、临床确诊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mPa)感染的非重复135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疾病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及菌株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等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Pa菌株检出数和对各种药物体外药敏试验的耐药率均呈增长趋势,特别是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已高达40.0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均<3.00%;未出现多黏菌素耐药菌株。结论针对mPa感染患者,临床治疗选药时必须参考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结合在体内存在有生物膜的影响因素,及时调整给药方案。
刘丽娟任玉国赵元昊姜梅杰庄伟
关键词: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耐药性
CEA,AFP,CA125,CA199和CA72-4联合检测在鉴别卵巢良恶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究CEA,AFP,CA125,CA199和CA72-4联合检测在鉴别卵巢良恶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112例卵巢疾病患者,取同期妇科检查健康者60例,视为A组,48例卵巢癌患者,视...
赵元昊庄伟刘瑞东刘丽娟任玉国
关键词:CEAAFPCA125CA199CA72-4
病毒性肝炎临床检测指标的诊断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外周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对各类肝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为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184例肝脏疾病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外周血ALT、AST、GGT等指标水平,并观察各类肝脏疾病患者ALT、AST、GGT阳性率的差异。结果急性病毒性肝炎、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ALT、AST、GG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肝炎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AST、GG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外周血ALT、AST、GGT阳性率差异与其表达水平差异一致,原发性肝癌患者PT、APTT、T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肝炎性肝硬化患者APTT、T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肝脏疾病患者FI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外周血ALT、AST、GGT及FIB水平,有助于为各类肝脏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数据,诊断价值良好。
徐凤玲吕江峰庄伟王慧周薇
关键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肝脏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