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国
-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经皮激光汽化椎间盘摘除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经过改良的经皮激光汽化椎间盘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改良经皮激光椎间盘摘除术,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随访观察疗效。结果40例患者随访6个月,术后第1天、1周、1月、3月、6月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100%、97.5%、97.5%、97.5%,疗效明显。结论经过改良的经皮激光汽化椎间盘摘除术,不仅具有常规手术的优点,且减压效果更明显,同时避免了神经热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 潘化平王健张保国冯慧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激光椎间盘移位随访
- 骨折愈合的物理学治疗进展
- 骨折是临床常见病之一,骨折愈合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又历时较长的组织修复过程,5%-10%的骨折最终因各种原因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促进骨折愈合的治疗方法历经了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数字信息学,生物物...
- 张保国潘化平
- 关键词:骨折愈合物理治疗
- 文献传递
- PNF疗法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观察
- 张保国李琳金梦雅丁志勇潘化平
- PNF疗法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PNF疗法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患者的康复疗效影响。方法:4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PNF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THA术后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PNF治疗组增加PNF疗法。2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8周后进行Harri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定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2周后及8周后2组患者Harri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分有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NF治疗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PNF疗法可有效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患者的康复疗效。
- 张保国李琳金梦雅
-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结合静态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控制及平衡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7
- 2011年
- 脑卒中患者多合并有偏瘫等肢体功能障碍,对患者的转移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造成极大影响,使患者生存质量下降。步行能力是脑卒中患者及家属最为关注的功能,强化躯干控制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下肢运动能力及ADL功能均有确切疗效[1-4],常规康复治疗强化躯干控制侧重于患侧肢体的主动参与,脑卒中患者早期肢体自主运动不充分,部分患者合并有本体感觉障碍,患侧主动参与能力差,
- 张保国李琳林乐乐潘化平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患者本体感觉障碍躯干控制神经肌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 脑卒中后踝背伸和跖屈肌群的协调控制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踝背伸和跖屈肌群的协调控制治疗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偏瘫患者39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常规训练组19例,踝关节协调控制组20例,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进行对比研究,评定指标: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下肢功能评分(FMA-L),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10m步行速度测定,Holden步行功能分级。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各评估方法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6周后2组患者各评定结果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踝关节协调控制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强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肌群协调控制可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 李琳张保国
- 关键词:下肢运动功能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