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德国小蠊
  • 1篇疫情
  • 1篇鼠类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密度
  • 1篇流行性
  • 1篇流行性出血热
  • 1篇灭蟑
  • 1篇出血热
  • 1篇出血热疫情

机构

  • 2篇嘉鱼县疾病预...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作者

  • 2篇周勇
  • 1篇孙细梅
  • 1篇郑立国
  • 1篇岳金亮
  • 1篇张令要
  • 1篇谭梁飞
  • 1篇张天宝
  • 1篇彭明军
  • 1篇黄晓波
  • 1篇陈海兵
  • 1篇彭清华

传媒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一起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的调查与处置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嘉鱼县某镇一起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的调查处置情况,为今后开展流行性出血热防控工作提供经验。方法收集查阅病例临床资料,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开展重点人群监测及鼠密度、带毒率监测。结果病例临床表现为乏力、头痛、腰痛,并伴呕吐、腹泻症状。病例住所卫生状况差、有鼠迹,食物经常敞开存放。鼠密度调查为5%,捕获褐家鼠1只、黑线姬鼠2只,未检出汉坦病毒。结论病例食用被鼠污染的食品或接触被鼠污染的物品所致感染的可能性较大。普及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建立监测点,加强防鼠灭鼠工作。
陈海兵孙细梅周勇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鼠类
大面积灭蟑后生物种群动态变化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大面积开展灭蟑后,及时掌握生物种群变化动态,为巩固灭蟑达标成果、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防治依据。方法依据常年蟑螂密度监测(粘捕法)、3‰氯菊酯酒精药液药激法与现场查阅PCO蟑螂防治工作记录询问法获取蟑螂种群。结果13年前蟑螂种群本底调查德国小蠊仅占3.07%,13年后占67.11%。讨论造成德国小蠊这一生物种群质和量的变化,一是卵鞘随体携带生物孵化传播;二是繁殖速度快、量大,易被货物和物品夹带被动扩散;三是成虫主动转移扩散。另外,与不合理的使用杀虫剂导致生物种群间抗药性基因世代相传有一定关系。
岳金亮张令要彭清华郑立国谭梁飞张天宝彭明军黄晓波周勇
关键词:德国小蠊种群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