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建中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襄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磁共振技术检测透明质酸钠对钆喷酸葡胺角膜渗透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RI)及其造影剂,探讨加入增黏剂透明质酸钠对钆喷酸葡胺(Gd-DTPA)角膜渗透性的影响。方法 16只新西兰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8只兔,均取右眼为实验眼,分别点用质量分数23.45%Gd-DTPA滴眼液为Gd-DTPA组、23.45%Gd-DTPA+质量分数0.2%透明质酸钠滴眼液为透明质酸钠组,每5 min点眼1次,每次50μL,共6次。左眼为正常对照眼,不做任何处理。此后进行MRI连续扫描,观察用药前后兔眼结膜囊、前房、后房及玻璃体内示踪剂的信号变化。结果正常兔眼前房MRI平扫呈均匀低信号。Gd-DTPA组结膜囊信号在用药40 min消失,透明质酸钠组结膜囊内Gd-DTPA信号在用药后60 min消失。与Gd-DTPA组比较,透明质酸钠组结膜囊内和前房示踪剂信号增强明显,60 min时Gd-DTPA组前房信号增强率为19.63%,透明质酸钠组为53.42%。2组兔点眼后后房及玻璃体信号强度均无变化。结论透明质酸钠可提高与Gd-DTPA性质类似药物的角膜通透性,MRI能够在活体内动态、实时地检测滴眼液的角膜渗透性,是对传统药物代谢检测方法的补充。
- 王根国毛晓春李贵刚陈辉樊建中张少维杜龙庭
-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角膜钆喷酸葡胺示踪剂渗透性
- 增强MRI评价抗青光眼药物对血-房水屏障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增强MRI评估抗青光眼药物滴眼后对血-房水屏障影响的可行性。方法:将12只健康洁净新西兰白兔分为两组,A组采用单眼滴注1%盐酸匹鲁卡品滴眼液,B组采用单眼滴注0.25%噻吗心安滴眼液,以对侧眼作为对照。静脉注射Gd-DTPA 0.2mL后行MR动态增强扫描,共扫描10次(1h内每间隔10min行1次MRI,1h以后间隔15min行1次MRI)。测量各时间点前房、睫状体和后房的平均信号强度,绘制时间-信号增强率曲线,观察对比剂在眼内的分布情况。结果:在注射对比剂后2组中实验眼睫状体信号迅速增高,15min后达到最高峰,信号增强率为109.0%±5.8%,此后信号强度逐渐下降;前房信号呈缓慢增高,50~60min到达峰值,信号增强率为98.0%±6.3%,高于对照眼(59.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眼后房均未见信号增强,始终为低信号。结论:血浆蛋白进入前房途径与房水分泌途径是分别独立的通道,眼的前后房之间存在着屏障,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后并没有破坏血-房水屏障;增强MRI可用于评估眼的房水循环情况。
- 陈辉毛晓春査云飞曹丰樊建中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钆喷酸葡胺青光眼血-房水屏障
- 增强CT及双时相PET/CT对肺原发性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ung primary small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SCNC)的CT与PET/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并分析61例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LSCNC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学资料,同时复习相关文献。61例患者均行胸腹部CT平扫后增强扫描,其中10例行双时相全身18F-FDG PET/CT检查。结果:CT扫描示61例患者肿瘤中央型44例,周围型17例;55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4例呈类圆形,2例呈多结节形;33例边界不清,28例边界清晰;除1例外余60例密度不均匀,内见囊变坏死区,其中1例伴斑点状钙化;58例伴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坏死;17例伴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16例伴阻塞性肺不张或肺炎;3例邻近肺动脉受压变窄;2例邻近胸膜增厚、粘连。18例伴肺转移,10例肝转移,7例骨转移,4例脑转移,3例肾上腺转移及1例脾脏转移。增强扫描后53例肺内肿块呈中度强化,8例呈明显强化,且清晰显示病灶与纵隔内各组织结构关系。18F-FDG PET/CT早期显像示10例肺内肿块、肺门/纵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灶呈明显异常高代谢,2 h延迟显像后代谢持续增高,提示肺恶性占位伴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结论:增强CT及双时相PET/CT显像对LSCN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陈涛樊建中吴彩云严静东李文菲李键淇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癌CTPET/CT
- 使用MRI检测药物经静脉注射后在兔眼内的分布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使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造影剂——水溶性药物钆喷酸葡胺(Gadolinium-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s,Gd-DTPA)检测兔静脉注射后药物的渗透性和眼内分布。方法:MRI的造影剂Gd-DTPA作为示踪剂,在活体兔耳缘静脉注射0.5mol/L,0.2mL/kg造影剂,MRI连续扫描2h,观察药物的渗透性、眼内分布,通过感兴趣区时间相关的信号增强率分析影像。结果:睫状体信号快速增强,此后随时间逐渐下降,前房信号逐渐增强,后房及玻璃体信号无增强。结论:药物不进入后房,经过睫状体由虹膜根部直接进入前房,MRI可于活体内定量分析静脉注射药物后的渗透效率,作为非侵袭、动态、实时的检查方法是对传统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的有力补充。
- 王根国毛晓春李贵刚陈辉樊建中张少维杜龙庭
- 关键词:GD-DTPA静脉注射渗透性
- 肝门区胆管癌31例多层螺旋CT表现与术前评估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肝门区胆管癌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分析MSCT表现,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31例均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肝门区胆管狭窄、中断,可见肿块24例,增强以延迟强化为主。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与手术病理对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MSCT可以显示肝门区胆管癌的直接和间接征象,提高了术前评估的准确性。
- 王万笔樊建中张蓓胥莉武峰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Wernicke脑病的MRI表现及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Wernicke脑病(Wemicke’s encephalopathy,WE)是一种维生素B1(硫胺)缺乏引起的代谢性脑病,可导致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甚至危及生命,最常见于慢性酒精中毒和妊娠剧吐患者,是少数具有特异性治疗方法的神经系统急危重症之一㈣。笔者对9例经临床证实的WE患者的MRI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治疗水平。
- 樊建中张蓓徐芳孟云武峰王万笔
- 关键词:脑疾病代谢性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