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引流
  • 2篇血肿
  • 2篇高血压
  • 2篇出血
  • 1篇血肿量
  • 1篇血肿钻孔引流
  • 1篇腰大池
  • 1篇腰大池置管
  • 1篇腰大池置管引...
  • 1篇引流管
  • 1篇引流术
  • 1篇引流治疗
  • 1篇硬膜
  • 1篇硬膜下
  • 1篇硬膜下血肿
  • 1篇肢体
  • 1篇肢体骨折
  • 1篇置管
  • 1篇置管引流
  • 1篇双管

机构

  • 4篇黔南民族医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遵义医学院附...

作者

  • 6篇周宁全
  • 1篇施向春
  • 1篇胡建山
  • 1篇王维军
  • 1篇吴锦隆
  • 1篇任光阳
  • 1篇吕廷勇
  • 1篇张国庆
  • 1篇李国平
  • 1篇王云生
  • 1篇王忠远
  • 1篇陈安平
  • 1篇王维军

传媒

  • 3篇黔南民族医专...
  • 1篇贵州医药
  • 1篇遵义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自制对冲引流管治疗脑脓肿48例分析
2001年
为了提高脑脓肿诊断水平,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我院从1995年1月~2000年3月采用自制对冲引流管治疗脑脓肿4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周宁全陈新春王云生
关键词:脑脓肿疗效
脑外伤合并肢体骨折398例临床分析
1999年
1988年3月~1997年10月,我科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肢体骨折398例(计417个骨折)。均行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经6个月~10年的随访说明,颅脑损伤合并肢体骨折患者,尽早手术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亦有利于全身软组织的处理,现报道如下。
王忠远吴锦隆施向春周宁全胡建山陆辉罗珍奎
关键词:脑外伤肢体骨折
腰大池置管引流辅助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附60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辅助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室出血107例按是否应用腰大池置管引流分为两组,应用腰大池置管引流为治疗组,未使用腰大池置管引流为对照组,分别随机选取30例,两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脑室积血平均清除时间5.8天,死亡率13%,脑积水的发病率6%,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0.01)。结论腰大池置管引流辅助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提高了疗效,易于操作。
王维军陈安平任光阳周宁全
关键词:尿激酶
鞍结节脑膜瘤27例治疗体会
2006年
周宁全李国平
关键词:鞍结节脑膜瘤颅内脑膜瘤
微创软通道双管引流治疗大血肿量的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探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双管引流治疗血肿量大于70mL的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微创软通道手术治疗出血量大于70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5例,按置管数量分为单管组和双管组,单管组27例,双管组18例,用两组患者的死亡率,两组中伴脑疝患者的死亡率,血肿平均排空时间,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出院时GOS评分,平均住院日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单管组与双管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术前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双管组的血肿量大于单管组(P <0.05),术后单管组与双管组的总死亡率、伴脑疝患者死亡率、术后再出血率、血肿平均排空时间、并发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出院时功能恢复GOS评分以及平均住院日进行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创软通道双管引流治疗血肿量大于70mL的HICH是安全、有效的,并且治疗效果优于单管引流,并没有增加术后再出血率和颅内感染率。
王维军周宁全吕廷勇唐其权王超刘凡何贵龙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双管引流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68例临床分析
2002年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常见的神经外科病之一,约占颅内血肿总数的9.4%,占硬膜下血肿26%。我院1991~2001年的10年间共收治此类病例82例,行钻孔引流术68例,报道如下。
张国庆周宁全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