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治疗3至6月龄婴儿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SCR)围手术期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儿外科于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确诊为HSCR并行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治疗的135例3~6月龄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ERAS治疗的83例患儿为ERAS组,未采用ERAS治疗的52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24 h血糖、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恢复正常喂养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发生率、术后6 h及24 h FLACC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HSCR相关性小肠结肠炎、大便失禁、污便、便秘、肛周皮炎、吻合口狭窄、脱肛)等情况。分别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各数据的组间差异。结果 两组患儿均康复出院。ERAS组术后24 h血糖低于对照组[(6.1±0.7)mmol/L比(7.1±0.7)mmol/L,P<0.001],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低于对照组[(22.7±3.5)h比(27.4±5.0)h,P<0.001],术后恢复正常喂养时间低于对照组[(5.0±1.0)d比(7.1±1.1)d,P<0.001],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7.6±0.7)d比(12.4±1.7)d,P<0.001],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6%比31%,P=0.038),术后6 h FLACC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2.0±0.7)分比(3.1±1.0)分,P<0.001],术后24 h FLACC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2.2±1.4)分比(4.4±1.4)分,P<0.001]。出院后随访2年,并发症(HSCR相关性小肠结肠炎、大便失禁、污便、便秘、肛周皮炎、吻合口狭窄、脱肛)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理念指导下在婴儿期HSCR患儿围手术期管理过程中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减少患儿痛苦,加速术后早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应用于腹腔镜治疗儿童复杂性阑尾炎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和淮安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8例儿童复杂性阑尾炎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病情和家长意愿分为ERAS组( n =29)和对照组( n =29)。两组均在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ERAS组围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处理方案,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处理方案,比较两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疼痛评估及满意度等指标。结果58例复杂性阑尾炎均痊愈出院。ERAS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12.11±2.23)h,肛门排气时间(26.61± 12.30 )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9.17±1.35)h,住院时间(4.23±1.18)d,住院费用(9 948.12±105.36)元,疼痛评分(2.35± 0.26 )分,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24.62±3.28)h,肛门排气时间(44.63± 17.28)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4.75±2.85)h,住院时间(6.15±1.49)d,平均住院费用(12 131.65 ±132.29)元,疼痛评分(5.48± 0.79)分,满意度为75.86%。两组患儿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评分及满意度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ERAS组术后1例并发腹壁切口感染(3.44%),对照组2例并发腹壁切口感染(6.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所有患儿术后随访3个月,均恢复良好,无切口感染、阑尾残株炎及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腹腔镜治疗儿童复杂性阑尾炎围手术期,应用ERAS能够加速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升就诊满意度,且不增加额外经济负担,因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