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峰

作品数:73 被引量:178H指数:7
供职机构:沈阳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文化科学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0篇运动员
  • 14篇肌电
  • 13篇肌肉
  • 10篇面肌
  • 10篇表面肌电
  • 9篇脑电
  • 8篇下肢
  • 8篇教学
  • 7篇太极
  • 7篇太极拳
  • 7篇肌肉疲劳
  • 7篇大脑
  • 6篇下肢肌
  • 6篇下肢肌肉
  • 5篇运动生理
  • 5篇运动生理学
  • 5篇运动性
  • 5篇速滑
  • 5篇太极拳运动
  • 5篇皮质

机构

  • 67篇沈阳体育学院
  • 3篇吉林大学
  • 2篇东北大学
  • 2篇国家体育总局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首都体育学院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枣庄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作者

  • 68篇郭峰
  • 20篇张日辉
  • 11篇张肃
  • 4篇张新安
  • 4篇吕墨竹
  • 4篇赵平
  • 3篇李秋萍
  • 3篇马铁
  • 3篇刘强
  • 2篇吴翊馨
  • 2篇赵秋菊
  • 2篇吴松林
  • 2篇王新
  • 2篇唐光大
  • 2篇田雨
  • 2篇刘平
  • 2篇崔伟
  • 2篇闫红光
  • 2篇高海宁
  • 2篇徐大林

传媒

  • 5篇沈阳体育学院...
  • 4篇中国康复理论...
  • 4篇体育科学
  • 4篇北京体育大学...
  • 3篇2015第十...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新闻世界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华武术(研...
  • 1篇冰雪运动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教育界(高等...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2
  • 1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支撑模式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大脑感觉运动皮质区对下肢肌肉控制模式的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在不同支撑模式下静态站立平衡任务中大脑对下肢肌肉的控制机制。方法:以17名国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为测试对象,分别采集运动员在软、硬支撑平面上单腿静态站立平衡过程的脑电、下肢股内侧肌(vastus medialis,VM)、腓肠肌外侧头(gastrocnemius lateralis,GL)、胫骨前肌(tibialis anterior,TA)的肌电信号,同时记录受试者站立平衡过程中身体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COP)的变化。要求受试者分别进行30 s睁眼的左、右单腿站立平衡。对其站立平衡过程中COP、下肢肌肉的肌电信号、脑电(β波段和γ波段)与肌电信号之间的相干(corticomuscular coherence,CMC)进行分析。结果:1)受试者在睁眼单腿站立平衡过程中,在软支撑面上站立平衡时,COP位移在X轴和Y轴方向的变异程度均显著高于硬支撑面(P<0.001);2)受试者在软支撑面站立平衡时,下肢3块肌肉肌电幅值显著增加(P<0.05);3)对于CMC来说,在软支撑面上维持站立平衡时,β波对应的GL的CMC显著高于硬支撑条件(P<0.05),γ波段CMC显著高于β波段CMC(P<0.01)。结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能在难度较大的软支撑面上完成站立平衡任务,但与硬支撑面上站立平衡相比,其身体稳定性差;为了补偿在高难度平衡控制中的平衡能力,大脑中枢加强了对下肢肌肉的神经冲动,大脑感觉运动皮质区加强了对下肢腓肠肌和胫骨前肌的神经调控;在平衡控制过程中γ波段CMC与β波段CMC表现出不同的支配特征,这可能与不同支撑模式下平衡控制过程中本体感觉输入、下肢肌肉的工作性质以及注意力有关。
郭峰付彦铭李东袁维帅王新
关键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肌电
不同太极拳锻炼年限的中老年人进行太极拳运动时下肢肌肉sEMG研究
<正>1研究目的本研究着重以科学的测量手段与方法,利用表面肌电技术对长期从事太极拳练习和短期从事太极拳练习者,练习二十四式太极拳整套动作进行下肢肌肉主要用力收缩肌群的活动情况进行实验研究,通过表面肌电图可以反应神经肌肉系...
吕墨竹郭峰赵秋菊程甲齐
关键词:太极拳下肢肌肉表面肌电
文献传递
动态情境教学与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简化理论教学难点的实践方法,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演示教学难点,使抽象的理论课成为易学好懂的课程,提高传统课程品位。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动态情境教学方法有可重复性,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和个性化教学。
张肃郭峰
关键词:教学难点运动生理学
优秀女子拳击运动员后手直拳技术动作上肢肌肉表面肌电分析被引量:40
2009年
目的:探讨拳击运动员后手直拳动作内部神经肌肉系统协同变化,提高我国女子拳击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方法:使用表面肌电技术对沈阳体育学院8名健将级女子拳击运动员后手直拳动作进行分析。结果:在后手直拳击打过程中上肢肌肉中三角肌前束做功百分比最高,平均为35%;后手直拳击打过程中主动肌的激活顺序为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和尺侧腕屈肌,肌肉由近端到远端依次激活。结论:后手直拳击打动作中上肢拮抗肌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肌肉激活顺序来说后手直拳击打动作符合鞭打技术动作原理,在平时训练中加强上肢拮抗肌的训练。
郭峰张日辉
关键词:女子拳击后手直拳表面肌电
长期练习太极拳对老年人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5
2015年
目的:研究长期练习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文以辽宁省老干部大学太极拳练习班的18人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分为两组。长期锻炼组10人,初学者8人。实验采用具有一个重复测量的两因素设计。利用ME6000生理电信号采集器、Pro Comp Infiniti呼吸感应器、水银血压计采集受试者练习太极拳前安静时,练习太极拳运动后30 min、60 min的心电、呼吸以及血压数据。结果:安静状态下,长期锻炼者心率变异性(HRV)的RR间期、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P)、高频功率(HFP)、标准化高频功率(n HFP)频率显著高于初学者组,而低频/高频功率(LFP/HFP)、收缩压和舒张压、安静心率显著低于初学者。安静状态下,长期锻炼组受试者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初学者。练习太极拳运动后,TP、n HFP、LFP/HFP以及HR和收缩压指标均有显著变化,同时发现长期锻炼组这些指标受太极拳运动影响的效应尺度要大于初学者。结论: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迷走神经的调节作用同时减弱交感神经的调节作用。
郭峰
关键词:太极拳老年人自主神经系统
大脑运动皮质区运动皮层电位反映人体运动时不同程度主观用力知觉水平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人体不同程度的用力知觉水平与大脑运动皮质区运动相关皮层电位幅值之间的关系来验证人体运动时主观用力知觉源自大脑中枢产生的运动指令,为主观用力知觉等级在体育运动中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1...
郭峰张天宇赵全斌郭建瑞张日辉
关键词:运动性肌肉疲劳
男子速滑运动员陆上模拟训练下肢肌肉的表面肌电特征分析
目的速度滑冰作为一个体能类项目,需要在周期性的下肢蹬伸和上肢交替挥摆动作中完成,而下肢肌肉持续地收缩是蹬伸力量的来源。而夏季陆上训练的方法始终是运动员和教练员关注的焦点,本文预观察男子速滑运动员在长305cm宽50cm的...
李秋萍郭峰张新安
关键词:速度滑冰下肢肌肉表面肌电
文献传递
基于sLORETA技术分析人体运动性疲劳过程中脑源动力学特征
<正>1研究目的当机体肌肉发生疲劳时,工作能力会显著下降,同时会增加机体受伤的机率,因此了解疲劳发生的机制尤为重要。目前,中枢机制是运动性肌肉疲劳研究的热点,但是受技术手段的限制,我们对运动疲劳时大脑中枢发生源的变化知之...
郭峰张日辉崔伟田雨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动力学特征
文献传递
基于表面肌电技术评价中医推拿对运动员肌肉疲劳恢复效果
目的:观察利用表面肌电技术来评价中医推拿对拳击运动员专项训练后上肢肌肉疲劳后的恢复效果,以便进一步阐明中医手法推拿在运动后疲劳恢复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沈阳体育学院竞技体校的16名拳击运动员为研究对象(8名男子拳...
刘强陈怀新郭峰张军
关键词:中医推拿
基于表面肌电技术评价中医推拿对运动员肌肉疲劳恢复效果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利用表面肌电技术来评价中医推拿对拳击运动员专项训练后上肢肌肉疲劳后的恢复效果,以便进一步阐明中医手法推拿在运动后疲劳恢复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沈阳体育学院竞技体校的16名拳击运动员为研究对象(8名男子拳手和8名女子拳手)。为了诱发肌肉疲劳,令受试者左右上肢交替进行60次连续的直拳击打沙袋动作。诱发疲劳前分别测试左右上肢三角肌前束最大等长收缩60s的肌电活动。诱发疲劳后,右侧上肢肌肉进行中医手法推拿恢复20min,左右上肢肌肉采用自然恢复20min,然后左右上肢再分别进行60s的最大等长收缩,同时记录三角肌前束的电活动。结果:左侧、右侧三角肌前束在疲劳前和疲劳后即刻的MPF都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疲劳后比疲劳前MPF显著下降;疲劳前左右侧的三角前束的的MPF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疲劳后,上肢经过推拿后三角肌前束MPF的值要高于自然恢复情况(p<0.05)。结论:拳击运动员专项训练后上肢肌肉出现疲劳后,MPF值下降;MPF可能成为中医手法推拿对肌肉疲劳后恢复效果的评价指标。
刘强郭峰张军
关键词:推拿拳击运动员表面肌电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