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昊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长春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疫苗
  • 2篇重组戊型肝炎...
  • 2篇戊型
  • 2篇戊型肝炎
  • 2篇戊型肝炎疫苗
  • 2篇抗原
  • 2篇肝炎
  • 1篇点突变
  • 1篇定点突变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中国仓鼠卵巢...
  • 1篇人骨形态发生...
  • 1篇重组人骨形态...
  • 1篇稳定性
  • 1篇稳定性分析
  • 1篇细胞
  • 1篇聚体
  • 1篇骨形态
  • 1篇骨形态发生蛋...
  • 1篇二聚体

机构

  • 2篇长春生物制品...
  • 1篇长春生物制品...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 1篇珠海希望基因...

作者

  • 3篇迟春萍
  • 3篇宋昊
  • 2篇于爱东
  • 2篇陈子杨
  • 2篇李铮
  • 2篇迟祥
  • 2篇徐军
  • 2篇贾媛
  • 2篇唐剑光
  • 1篇孟多佳
  • 1篇张健锋
  • 1篇邸丽莹
  • 1篇韩顺子
  • 1篇常东英
  • 1篇刘照惠
  • 1篇时成波
  • 1篇曹玉锋
  • 1篇刘涵
  • 1篇刘畅

传媒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重组戊型肝炎疫苗抗原P179表征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重组戊型肝炎疫苗(recombinant hepatitis E virus,rHEV)抗原P179表征进行分析。方法取3批HPLC及电泳纯度均为100%的rHEV抗原P179原液,采用SDS-PAGE法检测相对分子质量及二聚体含量;OPA-FMOC全自动柱前衍生-Amino Quant氨基酸分析法测定氨基酸组分;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electrospray ionizationquadrupole time-of-flight-mass spectrometry,ESI-Q-TOF2-MS)法分析C-末端、Edman降解法测定N-末端氨基酸序列;HPLC法进行肽图分析;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法测定等电点;圆二色光谱仪分析其二级结构;透射电镜负染法观察蛋白颗粒状态;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抗原活性。结果 3批rHEV抗原P179相对分子质量在17 500-21 300之间;二聚体占总蛋白的85%以上;氨基酸组分、C-末端氨基酸序列、N-末端氨基酸序列、肽图、等电点等均与预期相符;3批rHEV抗原P179二级结构中,α螺旋4.8%-5.6%,β折叠34.8%-36.4%,β转角20.8%-22.2%及无规卷曲37.7%-38.0%;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大小均一,粒径约20 nm的蛋白颗粒;抗原活性比值在5.0×10^5-2.0×10^6CCU/mg范围内。结论 3批r HEV抗原P179结构特征均一,与设计相符,为该疫苗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迟祥李铮贾媛唐剑光宋昊陈子杨常东英迟春萍
关键词:戊型肝炎疫苗抗原
重组戊型肝炎疫苗P179抗原蛋白颗粒及二聚体的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重组戊型肝炎疫苗P179抗原蛋白颗粒及二聚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为该抗原的纯化工艺及原液储存条件提供参考。方法将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原液置不同温度、不同p H、高盐浓度、高盐低p H条件下及低温长期储存后,通过透射电镜观察P179抗原蛋白颗粒状态,SDS-PAGE分析二聚体含量。结果 HEV抗原在不同温度、不同p H、高盐浓度、高盐低p H条件下,及低温储存不同时间,P179抗原蛋白颗粒维持在20 nm左右,二聚体含量不低于80%;P179抗原低温储存24个月,其蛋白颗粒及二聚体含量均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重组戊型肝炎疫苗P179抗原蛋白颗粒及二聚体稳定性较好。
李铮贾媛迟祥宋昊唐剑光徐军陈子杨张健锋孟多佳韩顺子于爱东迟春萍时成波刘照惠
关键词:重组戊型肝炎疫苗二聚体稳定性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成熟蛋白在悬浮CHO-S细胞中的稳定表达
2020年
目的在悬浮CHO-S细胞中稳定表达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genetic protein7,rhBMP7)成熟蛋白。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BALB/c乳鼠股骨组织扩增mbmp7基因,克隆至质粒pMD18-T,通过定点突变3个氨基酸编码序列(G266S、S287N、D359E),得到重组克隆质粒pMD18-mbmp7m3;将mbmp7m3克隆至表达载体pCHO1.0,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HO-mbmp7m3,转染CHO-S细胞,利用嘌呤霉素和甲氨蝶呤进行两轮加压筛选,有限稀释法筛选单克隆细胞,ELISA法检测rhBMP7成熟蛋白的表达。结果从乳鼠股骨组织扩增的cDNA经测序与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完全一致,点突变后测序与设计完全一致。获得了稳定表达rhBMP7成熟蛋白的单克隆细胞株,最高表达量为202 ng/mL。结论成功利用改造的mbmp7基因在CHO-S细胞中表达了rhBMP7成熟蛋白,为后续该制品工艺开发及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关诗宇刘涵郭凤祥宋昊邸丽莹徐军于爱东迟春萍时成波李利曹玉锋刘畅
关键词:定点突变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