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云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心肌
  • 3篇成像
  • 2篇胎羊
  • 2篇缺氧
  • 2篇左室
  • 2篇高原环境
  • 2篇斑点追踪成像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心病
  • 1篇心肌存活
  • 1篇心肌存活性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后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声学造影
  • 1篇心肌损伤
  • 1篇心肌组织

机构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李华
  • 5篇胡劼
  • 5篇李云
  • 1篇孙运峰
  • 1篇陈晓峰
  • 1篇唐立

传媒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8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原环境中妊娠期不同程度缺氧对胎羊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8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中妊娠期不同程度缺氧对胎羊心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平原环境的妊娠期绵羊,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平原对照组(8只)、轻度低氧组(8只)和重度低氧组(8只),应用人工实验舱模拟高海拔环境,制作不同程度缺氧的妊娠期动物模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胎羊心肌组织和线粒体的病理超微结构的改变,Masson染色评价胎羊心肌纤维化程度,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MMP-8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轻度低氧组和重度低氧组心肌组织排列出现不同程度紊乱,线粒体形态结构和分布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和混乱,其中重度低氧组可见部分肌纤维断裂重新分布,出现"巨线粒体";Masson染色显示,轻度低氧组(2. 165%±0. 028%)和重度低氧组(4. 612%±0. 035%)纤原面积百分比明显增大,且重度低氧组高于轻度低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轻度低氧组(5. 87%±1. 32%)和重度低氧组(4. 83%±0. 59%)的MMP-8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且重度低氧组低于轻度低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原海拔升高缺氧加剧可能通过下调MMP-8蛋白表达对胎羊心肌组织及线粒体造成损伤。
李华李云胡劼陈晓峰唐莎
关键词:胎儿缺氧心肌缺血基质金属蛋白酶8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结合实时心肌声学造影预测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肌存活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RT-3D—STI)结合实时心肌声学造影(RT—MCE)技术评价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肌存活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5例根据心电图、心肌酶学及冠脉造影确诊,且成功进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的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于术前1周内行RT—MCE检查,对心肌灌注结果进行半定量评价;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行二维超声分析左室各节段心肌进行室壁运动,根据术后室壁运动是否改善将室壁运动异常的心肌节段分为2组:存活心肌组和非存活心肌组;同时行RT-3D—STI技术测得左室心肌整体及各节段三维峰值长轴应变(3D—LPS)、环向应变(3D—CPS)、面积应变(3D—APS)及径向应变(5D—RPS)参数指标。结果血运重建术前,存活心肌组3D—PLS、3D—PAS、5D—PCS、39-PRS明显高于无存活心肌组(P〈0.05)。单参数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静息状态下,以术前3D—PAS≤-16.5%作为截断值判断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的AUC为0.944,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93.8%,明显高于其他应变值。多参数联合分析结果显示,三维应变参数联合判断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的AUC为0.969,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7%、90.6%。血运重建术前,RT—MCE评价存活心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1%、68.8%,一致性分析得出Kappa值为0.645。结论在静息状态下,RT-3D—STI技术预测心肌梗死后心肌存活的价值高于RT—MCE技术,其中三维应变参数以3D—PAS≤-16.5%作为截断值判断心肌梗死后心肌存活性的价值最高,且两种技术联合应用能更好地评价心肌存活性。
李云李华胡劼
关键词:心肌声学造影心肌梗死血运重建术心肌存活性
超声四维应变成像技术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左室心肌功能改善的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四维应变成像(four-dimensional strain imaging,4D-SI)技术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改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且成功进行PCI术的患者55例,以PCI术后6个月较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改善(ΔLVEF)≥5%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左心功能改善组(A组)和未改善组(B组)。分别于PCI术前及术后6个月对各组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LVEF;应用自动功能成像(automated function imaging,AFI)技术测量二维整体峰值纵向应变(two-dimensional global longitudinal peak strain,2D-GLPS);并应用4D-SI技术测得四维整体峰值长轴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peak strain,4DGLPS)、环向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peak strain 4D-GCPS)、面积应变(global area peak strain,4D-GAPS)及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peak strain,4D-GRPS)参数指标。结果:A组PCI术前及术后6个月2D-GLPS、4DGLPS、4D-GCPS、4D-GAPS和4D-GRPS均明显高于B组(P<0.05)。单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4D-GLPS的曲线下面积(AUC)较大,为0.944,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分别为91.3%、93.8%,截断值为-16.5%;在多参数联合分析中,四维应变参数联合二维应变参数的AUC较大,为0.969,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分别为95.7%、90.6%。结论:4D-SI技术能更准确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左室心肌功能的改善,其中4D-GAPS及4D-GCPS能够作为术后左心整体功能改善的独立预测指标。
李云李华胡劼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高原环境中妊娠期母体缺氧对胎羊心肌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观察高原环境中妊娠期母体绵羊不同程度的缺氧造成胎羊心肌组织及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取 24 只平原环境生长的妊娠期绵羊,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LAC),轻度低氧暴露组(MHE)和重度低氧暴露组(SHE),应用人工实验舱,通过调整各项参数,精确模拟高原低氧的气候环境,制作不同程度缺氧的妊娠期动物模型。实验结束后,解剖胎羊,对胎羊及其重要内脏器官称重。获取各组胎羊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切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检测观察胎羊心肌组织和线粒体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和LAC组相比,MHE组和 SHE 组胎羊体重均明显降低(P〈0.05);和 LAC 组或 MHE 组相比,SHE 组胎羊心脏绝对重量明显降低(P〈0.05),而心脏相对重量未见明显差异性改变(P〉0.05)。心肌组织样本HE 染色、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MHE 组、 SHE 组和 LAC 组相比,胎羊的心肌组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线粒体的数量、大小、形态结构及分布发生不同程度的异常,其中以 SHE 组心肌和线粒体异常和损伤最为显著。结论 高原缺氧环境能对胎儿心肌组织及线粒体造成损伤,同时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心肌及线粒体的损伤程度逐渐加重,提示在高原缺氧状态下,心肌损伤程度和线粒体数量、大小、形态和分布具有相关性。
李云李华胡劼
关键词:高原环境妊娠期缺氧心肌损伤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Meta分析
2018年
目的评价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搜索国内外有关二维STI或实时三维STI评价RA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7年5月13日。经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权重均数差(WMD)和95%可信区间。结果最终纳入9项临床研究,共计610例RA患者(RA组)和361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RA组较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99(-1.47^-0.52),P<0.01]。左室整体应变中径向应变同质性较好,RA组左室整体径向应变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2.24(-2.84^-1.64),P<0.01];整体纵向应变异质性较大(I2=80%,P<0.001),可能来源于纳入文献的研究质量;整体环向应变和整体面积应变异质性较大(I2=87%、90%,均P<0.001),异质性来源不明。结论 STI技术在评价RA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唐立胡劼孙运峰唐莎周玉成李云魏阳李华
关键词:斑点追踪成像类风湿关节炎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