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燕
-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近红外Ag_(2)E(S、Se、Te)量子点合成及其在医学诊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量子点在分子检测、细胞标记和活体成像领域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特别是适用于生物活体成像的近红外量子点备受研究者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可用于近红外发光的Ag_(2)E(S、Se、Te)量子点在有机相、水相中的合成方法及其医学诊疗中的前沿应用,包括近红外荧光成像,光声成像,X射线成像,以及光热疗法和光动力治疗。尽管Ag_(2)S量子点在生物医学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探索,不过我们更专注于所有三种Ag_(2)E量子点的发展及其在医学诊疗领域的应用。最后,我们总结了Ag_(2)E量子点的基本性质,并探讨了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 杜燕杨美青
- 关键词:量子点医学诊疗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角茴香防治肝炎的作用机制
- 2023年
-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角茴香治疗肝炎的核心成分和相关靶点以及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和HERB、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UniProt平台筛选角茴香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和DisGeNET数据库搜集肝炎相关靶点,取交集获取角茴香防治肝炎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和GO功能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图,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核心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角茴香10个有效成分的候选作用靶点有313个,肝炎相关靶点2853个。其中直立角茴香碱、别隐品碱和原阿片碱等是角茴香治疗肝炎的核心成分,核心作用靶点包括GAPDH、SRC和CASP3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关键成分结合良好。结论:角茴香核心活性成分通过调控核心靶点,参与细胞凋亡和抑制炎症反应等过程,结合PI3K-Akt、ErbB和FoxO等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肝炎的作用。
- 白浩杜燕杨美青
- 关键词:肝炎异喹啉生物碱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