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斌

作品数:20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腰椎
  • 7篇腰椎间盘
  • 7篇椎间盘
  • 6篇脊髓
  • 6篇脊髓损伤
  • 5篇腰椎间盘突出
  • 5篇腰椎间盘突出...
  • 5篇突出症
  • 5篇椎间盘突出
  • 5篇椎间盘突出症
  • 4篇内酯
  • 4篇内酯醇
  • 4篇内镜
  • 4篇雷公藤
  • 4篇雷公藤内酯
  • 4篇雷公藤内酯醇
  • 4篇急性脊髓损伤
  • 3篇手术
  • 3篇微创
  • 3篇误诊

机构

  • 20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三峡大学

作者

  • 20篇卢斌
  • 18篇赵红卫
  • 9篇刘扬
  • 6篇刘丰平
  • 6篇陈海丹
  • 3篇肖运祥
  • 2篇罗茗刈
  • 1篇张思胜

传媒

  • 4篇海南医学
  • 3篇骨科临床与研...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巴楚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灾害救援...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孤立性浆细胞瘤误诊误治为脊柱结核1例被引量:1
2018年
患者,女,38岁,因下腰背部及右下肢疼痛不适15d,加重1d,于2016年12月30日入院。患者于1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及右下肢疼痛,起病后行腰椎CT检查提示:腰椎间盘膨出,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不明显。
卢斌刘扬刘丰平赵红卫
关键词:孤立性浆细胞瘤脊柱结核误诊误治腰椎间盘膨出右下肢疼痛疼痛不适
腰椎间盘突出三维立体区域定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8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由于外力作用或腰椎间盘发生退变致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和马尾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临床上以L4~5、L5/S1椎间盘突出最为多见。对于LDH的分类,迄今为止,鲜有其分类及分型,在临床上评估LDH仍较困难。随着CT及MRI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突出的腰椎间盘病理、形态、部位、大小和毗邻关系较前有了更确切的认识,为建立LDH的三维立体定位创造了条件。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LDH的三维立体区域定位综述如下。
卢斌刘扬肖运祥陈海丹刘丰平赵红卫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脊柱内镜术早期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比较两种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并发症,总结原因并探讨防治策略。[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科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40例。其中,130例采用椎间盘镜术(micro endoscopic discectomy,MED),210例采用椎间孔镜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1个月内发生的与手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与不良事件。采用单因素分析与逻辑回归分析探讨PTED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340例中,共发生并发症48例,总发生率为14.12%(48/340)。并发症发生的频度依次为:下肢感觉异常或加重(7.65%)>硬脊膜损伤(2.94%)>硬膜外血肿形成(0.88%)>手术节段错误(0.29%)、器械断裂(0.29%)、类脊髓高压综合征(0.29%)以及休克(0.29%)。MED组硬脊膜损伤发生率(5.38%)显著高于PTED组(1.43%)(P<0.05);而MED下肢感觉异常或加重发生率(3.08%)显著低于PTED组(10.48%)(P<0.05)。逻辑回归表明:高龄(OR=1.877,P<0.05)、术前感觉异常程度重(OR=2.879,P<0.05)、低位(L_(s)S_(1))突出节段(OR=4.598,P<0.05)、突出位置为极外侧型(OR=2.110,P<0.05)以及病变类型为脱出型(OR=1.667,P<0.05)是PTED术后发生下肢感觉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MED术应着重关注硬脊膜损伤,而PTED术应关注术后下肢感觉异常。患者年龄大、术前感觉异常程度重、L_(5)S_(1)突出节段、极外侧型突出、脱出型病变为PTED术下肢感觉异常加重的危险因素。
赵红卫刘丰平皮闻森罗茗刈卢斌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镜术围手术期并发症
半乳糖凝集素-1联合雷公藤内酯醇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Gal-1)联合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ri)治疗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60只...
刘扬卢斌赵红卫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脊髓损伤
对急性创伤性中央脊髓综合征的探讨被引量:1
2019年
急性创伤性中央脊髓综合征(acute traumatic central cord syndrome,ATCCS)是最常见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类型,其特点是上肢运动损伤比下肢严重程度更大,表现为膀胱功能障碍、尿潴留,以及不同程度的感觉丧失,是骨科、脊柱外科的创伤性急诊。目前治疗ATCCS的最佳时机及手术最佳入路尚无公认标准。本文以ATCCS的治疗方式、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为研究背景进行探讨。
彭龙赵红卫张盼卢斌李国刚
关键词:发病机制
侧入路经皮内镜与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临床疗效的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比较侧入路经皮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PELD)与后路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80例单节段LDH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40例患者接受PELD手术治疗,余40例接受MED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切口渗出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前、出院当天、术后1个月腰背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PELD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及术后切口渗出时间短于MED组,但MED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PEL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81±0.34)cm比(1.94±0.25)cm,(90.0±26.1)min比(87.8±18.8)min,(16.3±1.34)次比(3.8±0.56)次,均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很好地缓解LDH患者疼痛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与MED治疗LDH均有显著临床疗效,但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势,需严格把握其适应证。
张鹏马晓敏卢斌赵红卫
关键词:内镜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雷公藤内酯醇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5只无特殊病原体的(SPF)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雷公藤内酯醇组(Tri组)、甲强龙(MP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5只。以Nystrom法打击SD大鼠脊髓造模,分别于术后各时间点取出3只大鼠,进行BBB评分及斜板试验后处死大鼠,取损伤处脊髓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及免疫组化染色(GAP-43),同时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SD大鼠血清中的抑炎因子IL-10含量。结果术后1 d及3 d各组SD大鼠行为学观察及血清中IL-10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4 d及21 d,Tri组SD大鼠的BBB评分、斜板试验和IL-10水平较生理盐水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ri组与MP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术后各时间点Tri组及MP组SD大鼠的脊髓肿胀程度及神经元凋亡、胶质增生少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AP-43免疫组化显示,术后1 d及3 d Tri组及MP组SD大鼠的ODI值较生理盐水组高,术后7 d、14 d及21 d Tri组免疫组化的ODI值较MP组及生理盐水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上调了大鼠体内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雷公藤内酯醇治疗脊髓损伤中的理论基础之一。
卢斌魏世坤赵红卫肖运祥刘扬陈海丹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甲强龙急性脊髓损伤
儿童颈椎管内可疑椎体骨软骨瘤1例
2019年
笔者于2018-05-29诊治1例儿童颈椎管内可疑椎体骨软骨瘤,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男,8岁,因“外伤致颈背部疼痛、活动受限1周”入院。门诊查颈椎CT显示寰枢关节半脱位,C3、4椎管内可见片状致密影。门诊以“寰枢关节半脱位”收治,专科查体:颈部疼痛,向左侧偏斜,颈部活动受限;四肢运动、感觉未见明显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张鹏卢斌刘扬赵红卫
关键词:椎管内占位骨软骨瘤椎体后缘寰枢关节半脱位背部疼痛颈部疼痛
脊髓损伤中RhoA/ROCK通路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常导致患者瘫痪或死亡,预后差。脊髓损伤主要包括机械损伤和继发性损伤两个过程。在继发性损伤过程中,多种信号通路被激活,在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中,RhoA/Rho信号通路在脊髓变性和再生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本文讨论RhoA/Rho激酶信号介导的脊髓发病机制,以及针对RhoA/ROCK通路靶向药物的治疗进展。
王勃霏姜晓玲卢斌赵红卫蔡惠丽陈海丹
关键词:脊髓损伤RHOAROCK
内镜腰椎管减压术后硬膜外血肿1例
2024年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微创脊柱外科的不断发展,经皮脊柱内镜减压手术(percutaneous spinal endoscopic decompression,PSED)能达到与开放手术类似的“小开窗”效果,但其并发症仍然存在,其中硬膜外血肿不容忽视,本文报道腰椎微创减压术后并发的硬膜外血肿1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卢斌刘扬刘丰平赵红卫
关键词:并发症硬膜外血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