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轩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海洋局海洋溢油鉴别与损害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空间位阻对溶解态甲基菲生物降解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以菲(Phe)和甲基菲(MP:1-MP、3-MP、4-MP、9-MP)为研究对象,运用同步焚光法研究微生物Novosphingobium pentaromativorans US6-1对5种溶解态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特性.结果显示:MP在8×10^(-7),1.2×10^(-6)mol/L2种浓度下,其生物降解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降解速率均为:4-MP<9-MP<1-MP<3-MP;5种PAHs的最大生物降解速率同理论最大跨膜通量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NaN_3对Phe降解速率影响较小,但抑制MP降解且抑制程度与取代基位置有关.
- 杜兰张振轩朱亚先张勇
- 关键词:同系物生物降解
- 时间分辨荧光法现场原位检测水体中的FDOM
- 2014年
- 利用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Laser-induced nanosecond time-resolved fluoresccnce,LITRF)系统。建立了现场原位检测水体中的荧光溶解态有机物(Fluorcsccncc Dissolved Organic Mattcr,FDOM)的方法,并将其用于近岸水域(九龙江)水样中FDOM的现场原位检测。通过与传统实验室荧光法检测结果比较.表明使用该系统可实现FDOM中类腐殖质和类蛋白质的同时现场原位检测。
- 吴芳陈佳宁孙海峰张振轩张勇
- 关键词:原位
- 利用发光细菌测试方法评价菲和芘生物降解过程的毒性变化被引量:3
- 2014年
- 将发光细菌毒性测试方法应用于典型多环芳烃生物降解过程的毒性评价,研究了菲和芘单独及混合状态下生物降解过程中的毒性变化。结果表明:溶解态的菲和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发光细菌均具有毒性,菲和芘对发光细菌的10 min-EC50值分别为1.61×10-5mol·L-1和2.31×10-6mol·L-1。单组分和混合组分的菲和芘经过微生物降解后,其毒性显著降低。混合组分生物降解体系中由于菲和芘分子之间的互相作用,使其对发光细菌的毒性效应与其单独存在时有差异。生物降解的各阶段,混合组分降解体系的毒性均大于单组分菲或芘降解体系的毒性,且在降解完全的后期,培养液的毒性有增加的趋势。这与菲和芘降解中间产物的积累变化有关。
- 吴芳张振轩何欣欣朱亚先张勇
- 关键词:发光细菌多环芳烃生物降解毒性
- 新鞘氨醇杆菌US6-1对母环及烷基取代多环芳烃的生物降解
- 目前有关PAHs环境行为和毒理学的研究大多数针对P-PAHs而开展,A-PAHs作为PAHs中重要的一类,受到的关注较少。实际上,A-PAHs也分布于环境中,尤其是溢油中含量较高,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忽略A-PAHs的存...
- 张振轩
- 关键词:毒性效应生物降解
- 文献传递
- 1,2-萘醌-4-磺酸钠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他啶被引量:5
- 2011年
- 建立了用1,2-萘醌-4-磺酸钠(NQS)作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他啶(ceftazidime)的新方法。在pH13.0缓冲溶液中,NQS能直接与头孢他啶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红褐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84 nm。头孢他啶在2.98~127.3 mg/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A=0.01765+0.00619ρ(mg/L),相关系数r=0.9987,检出限和RSD分别为0.87 mg/L,1.9%。本法能直接用于注射剂中头孢他啶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8.4%~101.8%。
- 范秉琳张西军张振轩李全民
- 关键词:1,2-萘醌-4-磺酸钠头孢他啶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