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4篇风洞
  • 3篇体视觉
  • 3篇立体视
  • 3篇立体视觉
  • 3篇风洞试验
  • 2篇PIV
  • 1篇叠加式
  • 1篇翼型
  • 1篇阵风
  • 1篇阵列
  • 1篇视觉测量
  • 1篇视频
  • 1篇视频测量
  • 1篇吸气
  • 1篇线性阵列
  • 1篇立体视觉测量
  • 1篇民用飞机
  • 1篇模型姿态角
  • 1篇机翼
  • 1篇二维翼型

机构

  • 5篇中国航空工业...

作者

  • 5篇王昊
  • 3篇蒋甲利
  • 3篇刘捷
  • 2篇许相辉
  • 2篇韩超
  • 2篇牛中国
  • 2篇单永正
  • 1篇宁继鹏
  • 1篇于金革
  • 1篇刘国政

传媒

  • 1篇航空科学技术
  • 1篇气动研究与试...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适用于风洞试验的叠加式主动发光三维摄像机标定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风洞试验的叠加式主动发光三维摄像机标定设备,包括第一立方体、第二立方体、手柄、多个特征标记点和位置唯一性标识点,第二立方体叠放于第一立方体上,二者中心法线重合;第一立方体的四个侧面及第二立方体的四...
刘捷蒋甲利王昊宁继鹏单永正刘国政
文献传递
二维翼型吹/吸气流动控制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吹/吸气控制可以有效地对边界层流动进行干预。针对NACA0015翼型,应用吹/吸气流动控制系统在低速风洞进行了不同位置、不同流量的吹/吸气对翼面流动分离控制的试验研究,并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试验的方法分析了翼面流动分离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吸气控制效果整体优于吹气控制;吹气控制时,在10%c附近进行吹气对翼面流动分离的抑制效果较好,在流量较小时,对模型失速特性的改善不明显,当流量继续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对模型失速特性的改善出现较大的改善,但当流量继续增加时,改善效果降低;吸气控制时,在翼型前缘吸气的效果最好,较小流量就可明显提高模型的失速迎角,但当流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对模型失速特性的改善不会随流量的增大而提高。
王昊牛中国牛中国
关键词:风洞试验PIV
流动显示在阵风场校测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介绍了粒子图像测速(PIV)和片光技术的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叙述了PIV和片光技术在FL-51风洞阵风发生器流场校测中的应用情况,给出了采用PIV与热线风速仪进行阵风场校测的对比结果,应用自主研发的大尺寸流场PIV矢...
于金革韩超牛中国王昊许相辉
关键词:PIV
风洞模型机翼弹性变形立体视觉测量技术研究
为适应我国民用飞机发展与研制需求,满足风洞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开展了基于立体视觉的模型机翼变形测量系统的技术研究.自行搭建了立体视觉测量系统,开发了图像处理、相机控制及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测量系统软件,在FL-9风洞完成了变雷...
王昊蒋甲利刘捷韩超单永正
关键词:民用飞机风洞试验立体视觉
大型低速风洞模型姿态角视频测量方法研究
2023年
针对大型低速风洞的试验条件特点,本文研究了基于双目立体视觉测量原理的模型姿态角视频测量技术,通过在试验模型刚性段布置数个特征标记点,采用两台2500万像素相机采集模型的运动图像,通过共线方程计算出标记点空间坐标,通过测量坐标系校正,基于刚体运动解算模型姿态角的算法,解算出试验模型的实际姿态角。利用高精度三轴光纤陀螺仪,在8m低速风洞中应用某大展弦比模型进行了无风/风载状态下模型姿态角对比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姿态角最大测量误差为0.045°。
刘捷王昊刘实许相辉许相辉
关键词:视频测量模型姿态角立体视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