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涛
- 作品数:12 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以骨间前血管为受区血管的游离皮瓣修复前臂创面5例
- 2024年
- 目的探讨以骨间前动、静脉为受区血管的游离皮瓣在治疗前臂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7月-2023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手足修复重建病区收治的5例应用吻合骨间前动、静脉的游离皮瓣修复前臂骨和肌腱外露创面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1~54岁,平均41.8岁,其中前臂中段尺背侧创面2例,前臂远端创面2例,前臂桡掌侧创面1例。清创后组织外露面积11.0 cm×4.5 cm~20.0 cm×6.0 cm,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F)修复前臂创面4例,皮瓣面积13.0 cm×6.0 cm~22.0 cm×7.0 cm,应用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1例,皮瓣面积12.0 cm×5.5 cm,供区均直接缝合。定期门诊随访患者,观察患者皮瓣血运、质地、外观、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等,并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皮瓣感觉。结果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6个月,平均8.8个月。皮瓣均完全成活,未出现边缘坏死和伤口感染,皮瓣色泽、质地良好。患肢手部血供良好,未出现发凉、怕冷症状。末次随访根据BMRC感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皮瓣感觉达S 2~S 3+,外观满意。结论以骨间前动、静脉为受区血管的游离皮瓣治疗前臂创面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周涛王乾坤何亮周定王子富黄俊钟林牛杨金哲尹东周洪翔
- 关键词:骨间前动脉创面修复前臂
- 血清维生素D与IL-10水平以及微量元素在儿童扁桃体或/和腺样体肥大发病中的意义
- 刘业海周涛刘卫卫里晓红马燕邱建新吴静杨清姚长玉
- Flow-through桥式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复杂小腿软组织缺损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讨Flow-through桥式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复杂小腿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22年1月采用Flow-through桥式股前外侧皮瓣(研究组,23例)或单纯桥式股前外侧皮瓣(对照组,23例)治疗的复杂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缺损均为外伤或骨髓炎所致,小腿仅存1根主要血管或者没有与移植皮瓣吻合的血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小腿软组织缺损范围及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采用下肢功能评价量表(LEFS)评价两组患者患侧下肢功能,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健侧下肢末梢血液循环状态,采用Weber定量法检测静态两点辨别觉(static 2-point discrimination,S2PD)评价健侧下肢末梢感觉,并比较两组患者健侧腘动脉血液流速、趾甲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足部温度、足趾血氧饱和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中未发生血管及神经损伤。两组各发生1例皮瓣部分坏死,经游离植皮后愈合;其余皮瓣完全成活。4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8年,中位时间26个月。两组患者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外观尚可;供区切口仅留一线性瘢痕,植皮区色泽与周围正常皮肤相近,取皮处可见一长方形瘢痕,外观满意。健侧远端肢体血运良好,色泽及皮温未见明显异常,活动时肢体血液供应无异常。术后1个月断蒂后研究组健侧腘动脉血液流速快于对照组,足部温度、足趾血氧饱和度、S2PD、趾甲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末梢血液循环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发生健侧足部冰凉8例、麻木2例,研究组仅发生3例足部冰凉,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3.04%)明显低于对照组(43.47%)(χ^(2)=3.860,P=0.049)。术后6个月两组患侧LE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low-through桥�
- 周洪翔钟林何亮黄俊周涛周定王子富尹东金哲牛杨周昱扬
- 关键词:桥式皮瓣股前外侧皮瓣
- 外周血维生素D和Treg细胞在鼻窦炎症性疾病发病中的意义
- 刘业海刘卫卫周涛里晓红马燕邱建新吴静杨清姚长玉
- 游离植皮包裹血管桥的股前外侧桥式皮瓣在复杂小腿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游离植皮包裹血管桥的股前外侧桥式皮瓣移植修复复杂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4月—2021年10月收治11例复杂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男9例,女2例;年龄11~60岁,中位年龄39岁。病因:交通事故伤致小腿软组织缺损8例,慢性骨髓炎致小腿皮肤大面积感染3例。彻底清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10 cm×8 cm~35 cm×10 cm;均伴骨、肌腱外露。9例小腿仅存1条主干血管,2例受区无法找到可与皮瓣血管吻合的血管。切取股前外侧皮瓣(皮瓣范围12 cm×10 cm~37 cm×12 cm)修复软组织缺损。皮瓣供区予以直接缝合(8例)或部分缝合后植皮(3例)处理,血管桥采用中厚皮片缝合包裹。结果术后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无皮瓣坏死、感染及动静脉危象发生。患者血管桥血供通畅,搏动良好,表面回植的中厚皮片色泽红润。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0个月,平均19.4个月。皮瓣与周围组织愈合良好,无明显渗出,色差小;皮瓣色泽及温度正常、血运良好、质地柔软,皮瓣外形及小腿轮廓均满意,且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大腿皮瓣供区创面Ⅰ期愈合,无明显瘢痕形成;皮片供区愈合良好,可见纵向长方形瘢痕,外观满意。结论游离植皮包裹血管桥的股前外侧桥式皮瓣移植是一种治疗复杂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 钟林何亮尹东金哲牛杨王子富黄俊周涛周定周洪翔
-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小腿软组织缺损桥式皮瓣血管桥
- 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困境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0
- 2019年
- 本文对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在组织建设、规章制度、审查培训、审查质量等方面存在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从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制度规程、强化审查培训、信息化利用和信息公开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保证伦理审查的独立性、公正性和科学性,推动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健康有序发展。
- 王晓虎吴三兵刘鹏程李念念周涛汪松
- 关键词:伦理审查
- 经腓骨下段截骨联合空心螺钉行胫距关节融合术治疗重度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 2023年
- 目的观察经腓骨下段截骨联合3枚全螺纹空心加压螺钉行胫距关节融合术治疗重度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0月采用经踝关节外侧入路腓骨下段截骨联合3枚全螺纹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的12例重度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7.8岁,身体质量指数(BMI)平均为25.67 kg/m^(2),根据Takakura分级均属于Ⅲb-Ⅳ级。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功能评分(Karlsson)术前、术后对比,评估术后踝关节功能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12例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VAS评分术前5~8分,与末次随访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rlsson术前评分45~55分,与术后末次随访评分70~8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胫距关节均骨性融合,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重度踝关节骨关节炎经腓骨下段截骨联合空心螺钉行胫距关节融合术治疗,术后踝关节疼痛缓解明显,患者术后满意度较高。
- 何亮周涛周定牛杨周洪翔
- 关键词:关节融合空心螺钉踝关节骨关节炎
- 侵犯喉气管或/和下咽颈段食管的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 探讨侵犯喉气管或/和下咽颈段食管的甲状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21例伴气管或/和下咽、颈段食管受侵的甲状腺癌患者行Ⅰ期肿瘤扩大根治切除.2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喉或气管受侵犯,其中4例同时伴有下咽侵犯,11例伴有颈段食管侵犯.所有病例根据原发肿瘤大小及侵犯范围行甲状腺癌根治切除、受侵器官的扩大切除及功能修复术.其中16例术后病理为乳头状癌行131Ⅰ辅助治疗;差分化癌3例,髓样癌2例,术后辅助放疗,放疗剂量60GY.结果 21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病理乳头状腺癌16例,髓样癌2例,差分化腺癌3例.本组病例中有11例术后行气管造瘘,3个月后,有7例去除气管套管.1例术后食道瘘伴颈部感染行换药处理后清创加食道修补术后痊愈;5例手术后发生暂时的低钙抽搐,补钙后控制;1例复发再手术病例术后发生永久性的低钙抽搐,1年后死于颈部大出血;1例术后6年,发现肺部转移,带瘤生存2年死亡;1例1年半后死于颈段食管局部复发.术后随访1~10年,5年生存率92.3%.结论 对于侵犯喉气管或/和下咽颈段食管的晚期甲状腺癌患者积极的手术切除及修复重建并配合个体化辅助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 张亮刘业海吴开乐赵益张燕影王大明周涛
- 关键词:甲状腺癌侵犯范围喉气管外科治疗术后辅助放疗根治切除
- 桥式交叉"Y"形血管吻合ALTF移植修复小腿复杂软组织缺损33例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索桥式交叉"Y"形血管吻合ALTF移植修复复杂性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8月-2020年9月,对于严重外伤造成的复杂性小腿软组织缺损33例,术中探查或血管造影见患侧小腿仅存1条主干血管或受区创面无可与皮瓣血管蒂吻合的血管,应用ALTF血管蒂动脉与健侧小腿胫后动脉"Y"形吻合重建移植皮瓣血运的方法,游离移植ALTF修复复杂小腿外伤性软组织缺损.33例皮瓣面积16cm×8 cm~25 cm×18 cm,其中分叶皮瓣2例.将移植皮瓣的血管蒂动脉近端"Y"形血管嵌于健侧切断的踝上胫后动脉两端,皮瓣静脉与胫后动脉伴行静脉或大隐静脉吻合.悬空的血管"桥"表面应用游离皮片包裹,用外固定支架将双下肢伸直位固定.大腿皮瓣供区予以直接缝合或缝合后植皮处理.术后3~6周血管桥断蒂.出院后门诊随访.结果33例患者中皮瓣完全成活31例,坏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例.随访时间13个月~7年,平均25个月,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外观满意;健肢胫后动脉术后行多普勒或DSA检查,血管搏动及通畅度正常;大腿供区切口及植皮愈合均良好.结论桥式交叉"Y"形血管吻合ALTF移植技术是解决小腿仅存1条主干血管或受区创面无可与皮瓣血管蒂吻合的血管的复杂性小腿软组织缺损行之有效的技术之一.
- 周洪翔何亮尹东金哲牛杨王子富黄俊周涛周定钟林
- 关键词:桥式皮瓣小腿软组织缺损胫后动脉
- 由外向内显露喉返神经入喉处并逆行解剖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由外向内显露喉返神经入喉处并逆行解剖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最佳适应症。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7月之间的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由外向内显露喉返神经入喉处并逆行解剖喉返神经的病例进行分析,共18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15例,年龄17岁到78岁,其中巨大甲状腺肿瘤(含胸骨后甲状腺肿)8例,甲状腺癌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7例,甲状腺中下部曾行手术致使下方气管食管沟处疤痕粘连的4例(所有病例中有1例同时为二次手术合并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转移并粘连),所有患者均采用由外向内显露喉返神经入喉处并逆行解剖喉返神经,共解剖喉返神经24侧。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显露喉返神经入喉处并逆行解剖喉返神经后行相应手术,术后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的症状。结论当甲状腺肿瘤巨大或胸骨后甲状腺肿导致甲状腺下极难以完全暴露、手术后气管食管沟中下部粘连、气管食管沟淋巴结肿大伴粘连的患者建议从喉返神经入喉处自外向内寻找喉返神经,后逆行向下解剖,该方法可提高手术效率,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率。
- 吴静刘业海吴开乐张燕影王大明周涛
- 关键词:喉返神经甲状腺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