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畅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性状
  • 2篇小麦
  • 2篇小麦品种
  • 2篇麦区
  • 2篇黄淮
  • 2篇黄淮麦区
  • 2篇基因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变异
  • 1篇雄穗
  • 1篇玉米
  • 1篇玉米雄穗
  • 1篇突变体
  • 1篇品质性状
  • 1篇品种资源
  • 1篇强筋
  • 1篇强筋小麦
  • 1篇强筋小麦品种
  • 1篇主要性状
  • 1篇籽粒

机构

  • 4篇江苏徐淮地区...
  • 2篇盐城市新洋农...

作者

  • 4篇刘畅
  • 3篇顾正中
  • 3篇杨子博
  • 3篇王安邦
  • 2篇蒋学祥
  • 1篇谢庆春
  • 1篇贾波

传媒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黄淮麦区部分强筋小麦品种的遗传差异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为明确黄淮麦区现有强筋小麦品种遗传组成,本研究利用SDS-PAGE、KASP技术和35K SNP芯片技术对黄淮麦区具代表性的27个强筋小麦品种进行了高分子量谷蛋白鉴定、品质相关基因检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HMW-GS鉴定结果显示,供试品种在Glu-A1、Glu-B1和Glu-D1位点优质亚基分布频率分别为85.2%、74.1%和81.5%。从位点间亚基组合看,含有三个、两个及两个以下优质亚基的品种数为14个、10个和3个,分别占比51.9%、37.0%和11.1%。1BL/1RS、PPO活性和黄色素含量基因鉴定结果显示,优势单倍型非1BL/1RS、Ppo-A1b(低PPO活性)、Ppo-D1a(低PPO活性)、Psy-A1b(低黄色素)和Psy-B1b(低黄色素)分布频率分别为66.7%、66.7%、29.6%、48.1%和51.9%。同时含两个低PPO活性单倍型(Ppo-A1b/Ppo-D1a)的品种有7个,占比25.9%;同时含两个低黄色素单倍型(Psy-A1b/Psy-B1b)的品种有9个,占比33.3%。籽粒硬度基因鉴定显示,供试品种基因型较为单一,除西农529(Pina-D1b/Pinb-D1b)外,其余品种基因型均一致(Pina-D1a/Pinb-D1b)。从多基因聚合结果看,供试品种中未检测到聚合了以上所有优势单倍型的品种,表明现有的强筋小麦品种在遗传上仍有较大改良潜力。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强筋小麦品种遗传背景较为狭隘,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028~0.495,平均仅为0.397;供试品种分为三大类,分别有11个、7个和9个品种,聚类结果基本符合地域来源和亲缘关系特征。
张勇沈业松杨子博杜莹莹周羊梅王安邦刘畅顾正中
关键词:强筋小麦基因鉴定聚类分析
玉米雄穗主要性状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雄穗性状是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农艺性状。介绍了玉米雄穗与产量的关系,环境因素对雄穗的影响,并综述了前人对玉米雄穗主要性状的遗传研究及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分析,以期为玉米高效育种、高产栽培以及深入开展玉米雄穗性状的遗传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贾波谢庆春蒋学祥沈业松刘畅
关键词:玉米雄穗
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种资源籽粒硬度基因等位变异的KASP检测被引量:19
2017年
为了解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种资源的籽粒硬度概况及硬度基因型分布规律,以74份近年来江苏淮北地区所育品种(系)和38份来自黄淮其他麦区的常用亲本为材料,采用单籽粒谷物硬度测试仪、KASP标记检测技术和基因扩增及测序技术对其SKCS硬度值及硬度基因型进行鉴定。硬度检测结果表明,供试小麦品种(系)硬度变化范围较大,但硬质麦的比例最大,为70.5%。与常用亲本相比,江苏淮北地区育成品种中软质麦比例较高,为34.3%,但在高代品系中软质麦比例下降到20.5%。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在Puroindoline-D1位点,供试品种(系)中共检测到4种基因型,即野生型(Pina-D1a/Pinb-D1a)、Pina-D1b、Pinb-D1b和Pinb-D1p,其频率依次为25.0%、2.7%、67.9%和4.5%。其中,野生型和Pinb-D1p主要分布在江苏淮北地区。不同硬度基因型的硬度值也存在差异,其中以Pina-D1b基因型的硬度值最高,野生型(Pina-D1a/Pinb-D1a)硬度值最低,Pinb-D1b和Pinb-D1p两硬质类型的籽粒硬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在Pinb-2位点,供试品种(系)中共检测到25份材料为Pinb-B2b基因型,包含21份硬质麦、2份混合麦和2份软质麦,其平均硬度值为63.8。
杨子博顾正中周羊梅王安邦高平中熊正海刘畅蒋学祥沈业松
关键词:小麦籽粒硬度PUROINDOLINE基因
利用EMS诱变创制淮麦33抗赤霉病突变体
2023年
【目的】创制黄淮麦区抗赤霉病新材料,为该地区抗赤霉病育种提供亲本。【方法】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创制淮麦33突变群体,早代(M2和M3代)采用单花滴注法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筛选抗性显著提高的突变体。世代稳定后(M4),对目标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筛选农艺性状和品质指标符合黄淮麦区育种需求的抗赤霉病新材料。【结果】赤霉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M2代有73份穗行出现抗感分离;M3代进行抗性验证,最终筛选到17份赤霉病抗性明显提高(平均严重度≤3.10)的稳定突变家系,其中8份达到中抗水平(1.45<平均严重度≤2.55),9份为中感水平(2.55<平均严重度≤3.10)。M4代中选突变体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有4份株高极显著变矮(P<0.01,下同)、1份单株穗数显著增加(P<0.05,下同)、1份穗粒数极显著增多、8份千粒重极显著增加、2份产量显著提升。品质相关性状鉴定发现,部分材料品质指标与淮麦33差异显著,筛选到2份品质指标显著提升(偏强筋类型)、1份品质指标显著下降(偏弱筋类型)的优异突变体。【结论】以育种应用为出发点,创制出一批赤霉病抗性显著提升且农艺性状符合育种需要的新种质,可作为黄淮麦区抗赤霉病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杨子博张勇刘畅沈业松杜莹莹周羊梅王安邦顾正中
关键词:赤霉病抗病突变体甲基磺酸乙酯品质性状黄淮麦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