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书红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增殖
  • 1篇人脐
  • 1篇人脐静脉
  • 1篇上清
  • 1篇上清液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切除
  • 1篇手术切除术
  • 1篇术后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切除术后
  • 1篇清液
  • 1篇外科
  • 1篇胃癌

机构

  • 3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3篇郭俊
  • 3篇宋书红
  • 1篇邹灿
  • 1篇谢正强
  • 1篇周明华
  • 1篇殷娟
  • 1篇李苏宜

传媒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苦参碱对胃癌细胞培养基上清液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及迁移的抑制作用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研究苦参碱(Matrine)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培养基上清液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人胃癌细胞SGC-7901培养基上清液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细胞增殖,不同浓度苦参碱干预后,MTT法检测内皮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Transwell共培养模型观察苦参碱对SGC-7901诱导血管内皮细胞ECV-304迁移的抑制作用。结果:15μg/ml、30μg/ml、60μg/ml、120μg/ml、240μg/ml苦参碱干预48小时,ECV-304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0.8±1.3)%、(25.1±2.2)%、(40.9±1.1)%,(62.9±2.2)%,(77.2±1.9)%;呈剂量依赖(P<0.05)。对照组和苦参碱浓度在2μg/ml、4μg/ml、8μg/ml时内皮细胞迁移细胞数分别为350.8±51.3、230.0±13.7、144.1±12.6、53.6±4.9,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苦参碱可抑制人胃癌细胞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
郭俊殷娟宋书红李苏宜谢正强
关键词:苦参碱胃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肝癌手术切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9
2017年
目的研究影响肝癌患者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测患者术后复发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163例接受肝癌手术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并计算2年肿瘤复发和生存情况。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处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在随访的2年中,肿瘤复发51例,未复发112例;复发患者术前存在肝硬化(80.39%)、肿瘤包膜不完整率(96.08%)、肝癌细胞分化为III和IV级比例(15.69%)、多发性肿瘤(49.02%)、多结节融合型的比例(64.71%)均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肝硬化、肿瘤包膜不完整、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肿瘤数目多和肿瘤直径大均是导致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癌患者术后复发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可能与肿瘤大小、有无肝硬化、包膜是否完整、肝癌细胞分化程度和肝癌数目等因素有关,可用于评估患者复发的危险性,对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宋书红郭俊邹灿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术复发
ATP生物荧光法快速评价灭菌外科缝合包的质量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ATP生物荧光法快速评价外科缝合包的灭菌质量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我院外科使用的160个外科缝合包进行灭菌质量分析,每个样品高压蒸汽灭菌取样后分为2份,分别采用ATP生物荧光法与菌落计数检测评价灭菌效果。结果 160个外科缝合包经过消毒后,菌落计数法检测合格159个,合格率为99.4%,ATP生物荧光法检测合格158个,合格率为98.8%,两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菌落计数法的菌落计数范围为0~34cfu,平均为(1.89±0.34)cfu,ATP生物荧光法的ATP值为3~223RUL,平均为(15.30±4.29)RUL。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菌落数的对数值与ATP值的对数值之间呈直线关系(P<0.05),直线相关方程为y=1.0576x-6.6518,R2=0.9982。菌落计数法对外科缝合包的消毒检测平均时间为(32.14±4.20)h,而ATP生物荧光法检测时间为(4.20±1.45)h,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能快速评价外科缝合包的灭菌质量,也能有效反映缝合包的菌落数,从而为医院的消毒效果提供有效、快速的检测指标。
宋书红郭俊周明华
关键词:ATP生物荧光法灭菌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