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秀平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教学
  • 2篇主题
  • 2篇课堂
  • 2篇教学实践
  • 2篇春天
  • 1篇学科
  • 1篇学语
  • 1篇循证
  • 1篇循证思维
  • 1篇语文
  • 1篇语文教科书
  • 1篇阅读教学
  • 1篇上线
  • 1篇社会
  • 1篇思维
  • 1篇思维视角
  • 1篇太阳
  • 1篇统编
  • 1篇年级
  • 1篇主题教学

机构

  • 4篇清华大学附属...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作者

  • 4篇王秀平
  • 1篇张瑾
  • 1篇汤卫红
  • 1篇薛晨

传媒

  • 1篇福建教育
  • 1篇语文教学通讯...
  • 1篇小学语文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1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的思维视角--以《太阳》为例
2025年
主题教学视阈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以学习主题引领的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综合课程形态。其中,以学科内容为主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基础而又重要的形态,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承载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设计与实施中,教师需要建立循证思维,以形成设计展开的真实基础;突出成果思维,以探索目标靶向的融合路径;树立系统思维,以展开立足素养的综合实施。
汤卫红胡闫硕王秀平
关键词:循证思维系统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表现性评价--以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找春天》为例被引量:3
2021年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更多指向的是结果,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及时评价与反馈,表现性评价则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行为表现与结果。根据表现性评价的设计原则与流程,结合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找春天》一课,详细分析低年级小学语文课程中表现性评价的实践应用,以期为后续的相关实践与研究提供依据。
王秀平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实践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以北京市空中课堂“找春天”第二课时为例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市教委为保障全市中小学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集合全市优秀教师的力量,推出了北京市空中课堂线上学习课程。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在考验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在考验教师线上指导和评价的能力。随着线上线下混合式...
王秀平张瑾
我来设计鲁迅博物馆——“儿童眼中的鲁迅”主题实践活动
2016年
【教学背景】 作为主题教学四种课型样态之一的主题实践活动,本课在设计过程中力图寻找儿童生长的契合点与生命的生长点,以实践活动的方式促进课堂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借助“鲁”字形学习单和校园地图为学习工具,撬动学生的思考,立足课堂,延展课堂,面向社会,解读社会,拓展主题下的学习视野,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薛晨王秀平
关键词:主题实践活动儿童课堂学习面向社会教学背景主题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