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春平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土壤增温对中亚热带杉木幼苗不同季节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 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导致大气温度升高。植被是联结大气、水分和土壤等要素的自然纽带,属于变温类型,气候与植被相互作用的过程是陆地生态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亚热带是温带与热带的过渡区,位置特殊,该地区森林生产...
- 吕春平
- 关键词:亚热带增温生理生态矿质养分杉木
- 文献传递
- 短期增温对亚热带杉木幼林碳氮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利用稳定同位素手段,研究增温对氮循环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揭示亚热带杉木幼苗水分利用效率和氮饱和状态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方法]在福建省三明市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站,布设发热电缆对土壤进行增温,设置对照(CT)和增温(W)两种实验小区。分别采集不同处理杉木叶片和0~10 cm表层土壤,测定植物-土壤碳、氮稳定同位素,以及碳和氮含量。[结果]显示:增温处理叶片δ^(15)N值(0. 40‰)比对照处理(-2. 79‰)显著增加了3. 19‰;但增温后叶片氮含量只是略有上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增温后,表层土壤δ^(15)N值显著上升,叶片15N的富集指数比对照处理更接近于0;增温与对照处理叶片δ^(13)C值分别为-29. 35‰和-29. 08‰,无显著差异;叶片δ^(13)C与δ^(15)N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温度是中亚热带地区氮循环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增温促使杉木叶片和表层土壤δ^(15)N值显著提高,碳代谢与氮代谢相辅相成。
- 吕春平张秋芳张秋芳陈岳民杨玉盛
- 关键词:增温稳定同位素杉木
- 不同季节杉木幼苗叶片养分和代谢组分对增温和减少降水的响应被引量:3
- 2019年
- 研究冬季和夏季亚热带杉木幼苗在增温5℃和减少50%自然降水处理下叶片养分和代谢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不同季节温度和水分差异,杉木叶片的养分和生理代谢组分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表现.冬季杉木叶片碳、氮、磷和钾含量显著高于夏季.夏季减少降水、增温处理对杉木叶片各类抗氧化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冬季减少降水处理分别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20.7%和过氧化物酶活性17.8%.冬季增温后杉木叶片非酶促的抗坏血酸含量显著增加132.5%.冬季增温+减少降水处理降低杉木碳含量,促进渗透物质脯氨酸和氮含量的累积.夏季增温+减少降水处理显著提高杉木叶片碳含量3.3%.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增温+减少降水处理对杉木叶片抗氧化系统无显著影响.植物对夏季增温的适应机制与冬季增温不同,杉木叶片的养分变化对同时增温+减少降水更加敏感.为了更好地管理种植林,以提高植物的生产力,在未来气候变化下,应提高植物对养分供需和对季节响应的关注.
- 张秋芳吕春平周嘉聪李晓杰郑永熊德成陈岳民杨玉盛
- 关键词:增温养分
- 野外模拟增温对亚热带杉木叶片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6年
- 温度通常被认为是植物生长和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全球变暖严重影响生态系统,但全球变暖对亚热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叶片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并不甚清楚。该研究在野外利用电缆对土壤增温,设置对照和增温2种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通过测定渗透调节物质、内在水分利用效率、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等指标,探究增温对杉木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1)增温提高渗透调节能力,但对杉木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不明显;2)增温显著提高杉木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固碳效益,即降低了固碳耗水成本;3)增温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却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抗坏血酸过氧化酶活性。由此可见,杉木主要通过提高保护酶(特别是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酶)活性以减轻高温胁迫伤害,这有助于维持杉木细胞代谢稳定。因此,该区域在未来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温度升高效应值得长期而深入的探讨。
- 张秋芳吕春平贝昭贤谢锦升吕茂奎林伟盛陈岳民杨玉盛
- 关键词:保护酶活性膜脂过氧化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