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
- 作品数:30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皮肤链格孢病1例被引量:3
- 2018年
- 1病历摘要患者女,40岁。因四肢疣状结节伴糜烂、渗出8年,面部红斑伴痒痛2年就诊。患者自诉8年前在田间劳动时不慎扎伤左手背,第二天左手背皮肤出现暗红色小丘疹,无明显瘙痒、疼痛感,未作任何处理。皮损逐渐增多,波及到左前臂,逐渐发展为大小不等的暗红色小结节,后结节增大,相互融合成疣状增生。表面角质增厚,粗糙不平,有鳞屑或痂皮覆盖。
- 周婷涂颖李谦何黎
- 关键词:真菌感染皮肤暗色丝孢霉病链格孢属
- 新医科背景下“口腔医学+”选修课实施效果评价
- 2024年
- 为了分析“口腔医学+”选修课实施效果,查找薄弱环节,为后续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改进提供客观指导依据,本文采用匿名问卷方式对昆明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24年春季学期新增设的7门选修课全体(28名)授课教师和2019级口腔医学专业已毕业学生(共102名,男生40名,女生62名)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评课指标中持肯定意见的比例大于教师评学指标中持肯定意见的教师比例,学生评教选择第一档“好”的比例高出教师评学选择第一档“非常满意”44.89个百分点;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认可平均高出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认可28.08个百分点;在课程增设意向方面,教师和学生持不同意见。可以说,昆明医科大学增设的“口腔医学+”选修课实施达到了预期成效。然而,在如何进一步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和如何更好建立并实现交叉课程及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效果的长效机制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
- 周婷戴琳徐蕊陈妍君毛瑞
- 关键词:口腔医学选修课创新创业
- PAR指数和T-scan咬合系统运用于评价正畸咬合疗效的优势被引量:5
- 2021年
- 正畸治疗的目标是平衡、稳定和美观,良好的咬合关系是实现以上目标重要的生理基础,其包括静态咬合和动态咬合。正畸咬合疗效的评价,包括对患者牙尖交错位时的覆、覆盖、中线、磨牙关系等静态咬合指标的评价,以及正中、侧方、前伸运动时的动态咬合评价。PAR指数代表患者偏离理想咬合的程度,可以通过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的PAR指数来定量评估正畸治疗的静态咬合变化。T-scan数字咬合测量系统因其具有“力和时间”的关联特点可用于正畸动态咬合疗效评价。就PAR指数和T-scan咬合系统评价正畸咬合疗效的优势进行综述。
- 杨琪琦胡江天周婷
- 关键词:PAR指数咬合正畸疗效
- MBBS留学生口腔医学教学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对比2届MBBS留学生口腔医学教学效果,为MBBS的口腔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级和2012级2届MBBS留学生的课堂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期末笔试卷面成绩的得分进行对比分析.其中2012级的课堂表现评估改为口头分组汇报评估.结果 137名留学生接受了口腔医学的课堂教学,其中绝大多数为印度籍.2012级分组汇报的成绩显著高于2011级的课堂表现成绩(P<0.05);2012级期末笔试卷面成绩与课堂出勤、课后作业得分存在正相关(P<0.05);2011级在期末笔试卷面成绩与其他各项得分均未出现显著性相关.结论评估方式的改变影响教学效果.
- 谢亮焜李艳红孙宇陈妍君张明珠周婷
- 关键词:口腔医学教学效果
-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公共实验平台的建设及实践经验分享——以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为例
- 2025年
- 附属医院作为医学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阵地,其公共实验平台在人才培养和医院向研究型医院转型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科研支撑角色。深入探索附属医院公共实验平台的共享开放管理策略,对于推动附属医院高质量、高水平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旨在系统阐述附属医院公共实验平台在开放共享服务、仪器高效利用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等方面的经验及成绩,建议通过有效整合附属医院内的优势科研资源,进一步提升开放共享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有力促进医院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 华琳周婷葛春蕾李涛杨金艳蒋蕾
- 关键词:公共实验平台共享
- 皮肤美白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7年
- 深色皮肤可以吸收更多紫外线,保护基因免受损伤,但是表皮内堆积过多的黑色素可导致肤色暗沉,甚至引起色素增加性疾病,明确皮肤美白机制有重要意义。然而皮肤美白机制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过去对皮肤美白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黑素合成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目前有报道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本文将综述近年对美白机制的研究进展,从黑素合成过程及相关信号通路、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皮肤微循环异常、氧自由基堆积和炎症反应对肤色的影响进行皮肤美白机制探讨。
- 周婷李燕何黎
- 关键词:皮肤美白黑素合成皮肤屏障微循环氧自由基
- 上颌正中间隙与上唇系带附着类型关系
- 2022年
- 目的研究成年人上颌正中间隙与上唇系带附着类型的相关性,为临床中有美学诉求的患者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9月至2021年12月招募符合要求的志愿者106名,志愿者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研究组(上颌正中存在间隙)56例,测量上颌正中间隙的大小,研究组分为2组:0.5~2 mm组和>2 mm组;分别评估上唇系带附着位置和牙龈生物型。结果对照组50名志愿者中48%为黏膜附着型,52%为牙龈附着型;研究组0.5~2.0 mm组36名志愿者黏膜附着型、牙龈附着型、及牙龈乳头型分别为33.3%、47.2%及19.5%,无跨越牙龈乳头型;研究组>2 mm组20名志愿者黏膜附着型、牙龈附着型、牙龈乳头型及跨越牙龈乳头型分别为10%、10%、15%及65%;经卡方检验,系带附着类型与间隙宽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176,P<0.001),即系带附着类型在3种间隙宽度之间的分布不同。对照组中牙龈生物型50%为薄龈型,50%为厚龈型;而研究组中牙龈生物型28.6%为薄龈型,71.4%为厚龈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4,P=0.024)。结论上唇系带附着类型与上颌正中间隙有关,上颌正中间隙者较无间隙者上唇系带附着位置更靠近牙龈缘,>2 mm上颌正中间隙和跨越牙龈乳头型上唇系带显著相关。上颌正中间隙者牙龈生物型主要为厚龈型。
- 吴剑花杨莉莉周婷周婷
-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慢性牙周炎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过程中咬合力动态监测对于最终治疗效果,以及牙周支持组织改变的影响。方法对比20例传统牙周正畸治疗患者与20例运用T-ScanⅢ和Anycheck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辅助分析的牙周正畸联合治疗患者在治疗前、中、后的牙周临床指数的不同,以及实验组咬合力变化、咬合时间变化和牙松动度值变化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后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出血指数(BI)和牙松动度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前后牙咬合力百分比变化明显(P<0.05),咬合平衡改善。结论牙周-正畸联合治疗能很好的改善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情况,T-Scan系统能很好地观察和指导调整咬合,更好地达到咬合平衡。
- 杨莉莉周婷任晓斌吴剑花任晓斌税艳青
- 关键词:牙周炎正畸治疗咬合力松动度
- 分组专题学习在MBBS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 对比分析2届口腔专业MBBS留学生的教学效果,探讨MBBS留学生更为有效的教学及评估方法 .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在本院临床医学专业进行学习的150名留学生,其中2011级接受口腔医学教学的59名留学生(采用传统教学)作为对照组,2013级接受口腔医学教学的91名留学生(采用传统教学+分组专题学习)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家庭作业及期末考核成绩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合MBBS留学生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特点,寻找合适的教学及评估方式,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改善留学生学习态度,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 李艳红周婷李星星谢亮焜杨莉莉李罡杨春
- 关键词:留学生口腔医学教学方法教学评估
- 问题为导向的全英文翻转教学模式初探
- 2022年
- 本文呈现了在昆明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推行问题为导向的《口腔种植学》全英文翻转课堂的教育探索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从教学目的、内容、实施等方面全面剖析了整个教改过程,并总结出相关经验和心得,为国际化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提供一定依据。
- 谢亮焜张舒谢志刚肖旭辉李自良周婷
- 关键词:口腔种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