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鲁臻
- 作品数:18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军事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高职学生学习激励机制优化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而学习的激励机制则是引导其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激励制度,优化改进教学质量机制、高层制度设计及监督引导机制、学生评奖评优机制、校园设施条件与学习生活环境,对改善高职学生的学习状态有重要作用。
- 牛宏艳赵鲁臻
- 关键词:高职学生激励机制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标准画像”--基于NVivo 12的政策文本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新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新要求。文章通过运用NVivo 12编码工具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文本进行词频分析和主题编码,勾勒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标准画像”。作为有信仰、人格正、学术强的“大先生”,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以育人“筑梦”为己任,秉持以人为本、知行合一理念,以需求为导向,多形式开展教学。但现实中还存在自我认知模糊、管理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效发展,要强化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统筹管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督导,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夯实教师队伍建设保障,做到组织有保障、管理有层次、队伍有活力。
- 赵鲁臻赵鲁臻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想角色
- 实用理性:晚清中国现代化之殇被引量:1
- 2013年
- 晚清时期,日益加剧的生存危机使中国社会的实用理性不断升温。但不同以往,由于救世手段与儒学的断裂,实用心态的强化使后者愈发显示出其无效而受到怀疑和蔑视,进而各种现实需要开始纷纷脱出儒家道德规范的约束。这一方面有利于破除教条开启现代化;但另一方面,传统道德原则的弱化,则使实用功利渐失约束而发生变异,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 赵鲁臻
- 关键词:晚清儒学道德
- 古代中西军事思维方式的比较——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与古希腊罗马时代
-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中国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西方是当时世界军事活动最主要的两大历史舞台。两者因其各自的哲学、文化背景孕育出了不同的军事思维方式。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双方军事思维方式的差异根源于各自哲学理念在军事领域尤其是...
- 赵鲁臻
- 关键词:军事思想秦汉时期春秋战国时期
- 文献传递
- 二战期间德日同盟关系初探
- 2010年
- 德国和日本由于缺乏足够的共同利益,加之两国所发动战争的侵略性质,因此德日的军事同盟在二战中实际上是无效的。在战争中,德日两国仅将这一同盟视为威慑各自敌国的工具而已,双方抱着相互利用的态度而自行其是。德日同盟的无效性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国家间合作失败的案例。
- 艾跃进赵鲁臻
- 关键词:德日关系同盟战略战争性质
- 数智时代学生画像助力精准思政的概念模型、实践路径与应用策略被引量:6
- 2023年
- 基于大数据算法的画像技术,有助于深入探寻学生的真实需求,实现精准思政。画像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需要遵循交互原则、主体中心原则及系统性原则,为此可以设计并建构涵盖环境、画像、评价、共同体这四领域的EPAC概念模型。该模型在实践过程中表现为“123+”的运行机制,分为精准聚焦、精准分析、精准识别、精准呈现和精准应用五个模块,并由指标设计与数据融合、数据描画与直观展现、需求研判与综合分析这三条具体路径连缀成一个动态循环系统。由此所生成的学生需求个像与群像,有助于教学中的精准滴灌以及教学要素更新周期的缩短;由此所形成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照,有助于实现思政教育效果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这一技术的运用,在未来有可能促成思政教育思维方式的变革及范式的转型。
- 赵鲁臻赵鲁臻
- 关键词:画像
- 危机下的变革:晚清陆军战术及训练研究
- 16~17世纪,中西军队都已将大量管状火器投入实战。然而,双方的军事发展却由此开始逐渐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为了最高效率地发挥出当时火器的威力,西方军队开始以逻辑思维精心计算如何在战场上对之作最好的运用。这就使他们的战术、训...
- 赵鲁臻
- 关键词:传统思维方式
- 文献传递
- 危机下的变革:晚清陆军战术及训练研究——以湘军、淮军与新建陆军为中心的讨论
- 16~17世纪,中西军队都已将大量管状火器投入实战。然而,双方的军事发展却由此开始逐渐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为了最高效率地发挥出当时火器的威力,西方军队开始以逻辑思维精心计算如何在战场上对之作最好的运用。这就使他们的战术、训...
- 赵鲁臻
- 关键词:传统思维方式
- 文献传递
- 攻坚与围困的变奏:皇太极“围城打援”思想的确立过程——兼论“红夷大炮”在明清关外战争中的作用
- 2017年
- 明朝的坚城大炮是皇太极夺取关外的主要障碍。大凌河之战的胜利说明,围城打援是有效的解决之道,但问题在于太过迁延时日。故皇太极试图运用"红夷大炮"攻坚速胜。然而,松山攻坚的惨败使他再次醒悟,最终放弃这个念头,重新回归长围久困,并将之坚决贯彻,从而获得松锦决战的大胜。这种游移的过程,既展示了皇太极作为杰出军事家的思维弹性与反思精神;同时从侧面说明,"红夷大炮"在关外争夺战中的作用其实值得进一步商榷。
- 赵鲁臻
- 关键词:皇太极围城打援红夷大炮
- “中体西用”再思考
- 2016年
- 洋务运动时期,危机促成"师夷"的实践。为给其寻求依据,"中体西用"便应运而生。中法战争后,为引入更有用的西方政教制度,"中体"被早期改良派缩水为抽象的义理伦常。而甲午战败带来的深重危机,导致"中体"又被维新派强行附会上西方议会民主思想,从而变得有名无实。"中体西用"的这种演变轨迹说明,随着危机不断加剧,实用心态能够产生何等巨大的力量以至于原来作为本体的传统文化步步退缩、节节下移,并最终被边缘化。这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失去重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 赵鲁臻
- 关键词:洋务派改良派维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