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秋萍
- 作品数:9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
- 张玉英马钦风马有良华国勇陈鲜霞黎娉高莉应春花宋海红王顺义宋茜梁莹李辰王有全尹秋萍
- 近年来,乳腺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乳腺癌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因此如何鉴别乳腺病变的良恶性至关重要,已成为一个引起全球关注的重要临床课题。乳腺病变的诊治常规情况下,临床会使用乳腺X线钼靶摄影对乳腺进行筛查;随着超声仪...
- 关键词:
- 关键词:乳腺病乳腺癌超声仪器
- 青海地区经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研究
- 马钦风张玉英黎娉陈鲜霞王顺义高莉应春花宋海红马有良华国勇宋茜梁莹李辰王有全尹秋萍
- 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病变性质主要以良性病变为主,但仍需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发生。子宫内膜癌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确诊的金标准,以往诊刮是诊断内膜病变的“金标准”,但宫腔有的是局限性病灶,漏刮...
- 关键词: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组织病理学宫腔镜
- 不同类型肝泡型包虫病病灶边缘区超声造影参数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2
- 2022年
-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肝泡型包虫病(HAE)病灶边缘区超声造影(CEUS)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34例(39个病灶)HAE患者,根据常规超声声像图表现分为浸润型、钙化型及液化型HAE,记录各型病灶中心区、边缘区及正常肝组织平均渡越时间(MTT)、达峰时间(TP)、峰值强度(PI)及曲线下面积(AUC)。对术后病灶组织行常规HE染色及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边缘区MVD。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各型HAE病灶边缘区MVD与CEUS参数的相关性。结果39个HAE病灶中,浸润型16个、钙化型13个及液化型10个;不同类型病灶边缘区PI、TP、AUC及M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均为浸润型>钙化型>液化型(P均<0.05);病灶中心区及未受累肝组织的CEUS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种类型病灶边缘区M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4.21,P<0.01),且浸润型>钙化型>液化型(P均<0.05)。液化型、钙化型、浸润型HAE病灶边缘区MVD值均与PI呈正相关(r=0.98、0.97、0.97,P均<0.01);与AUC亦呈正相关(r=0.38、0.43、0.29,P均<0.05),但相关系数r相对较低;与TP及MTT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CEUS定量参数能反映不同类型HAE病灶边缘区微循环及血流灌注情况;浸润型、钙化型、液化型HAE之间,病灶边缘区CEUS定量参数和MVD值均呈递减趋势,PI、AUC均与MVD呈正相关。
- 尹秋萍尹秋萍张玉英马钦风陈鲜霞沈淼
- 超声造影与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用于判定肝多房棘球蚴病移行带边界及活性的价值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索超声造影与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用于判定肝多房棘球蚴病移行带边界和活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7例肝多房棘球蚴病患者二维超声图像和超声造影特征,并应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测量病灶实质、病灶周边移行区和周围肝脏组织的剪切波速度。结果二维灰阶超声示肝多房棘球蚴病病灶图像显示回声不均,偏中高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最大切面面积为(6.08±4.47)cm^2。超声造影示肝多房棘球蚴病病灶内部整个造影三期均未见造影剂充盈,呈"黑洞征",病灶周边呈环状增强,最大切面面积为(8.87±4.83)cm^2。超声造影病灶面积大于二维超声面积(t=2.20,P=0.03)。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示肝多房棘球蚴病病灶内部、边缘浸润移行带和周围正常肝组织的平均剪切波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538,P<0.01),病灶内部平均剪切波速度最高。结论超声造影及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能判定肝多房棘球蚴病病灶移行带边界及活力状态,对指导治疗、判定疗效和预测预后颇有价值。
- 张玉英马钦风陈鲜霞应春花马有良黎娉高莉宋海红尹秋萍
- 关键词:超声造影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剪切波速度
- 超声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在囊型肝包虫活性判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 张玉英马钦风陈鲜霞华国勇黎娉王小华应春花高莉宋海红王顺义李辰王有全马有良尹秋萍刘慧芬贺雁
- 青海省人民医院承担的青海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超声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在囊型包虫活性判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项目编号为2013-Z-759,应用领域为临床医学。该研究项目以48例囊型肝包虫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
- 关键词:
- 关键词:囊型肝包虫病病理学
- CT灌注成像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辨别肝脏结节性病变性质临床价值探讨被引量:2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应用CT灌注成像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在鉴别肝脏结节性病变性质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脏结节性病变患者50例,使用CT灌注成像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检查,计算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HPP)、总肝灌注量(TLP)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记录不同病灶超声造影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和开始消退时间。结果肝血管瘤HAP为(0.7±0.2)mL·min^-1·mL^-1,与肝细胞癌和肝转移瘤比,差异显著【分别为(0.4±0.2)mL·min^-1·mL^-1和(0.3±0.2)mL·min^-1·mL^-1,P<0.05】,HPP为(0.6±0.2)mL·min^-1·mL^-1,与肝细胞癌和肝转移瘤比,差异显著【分别为(0.2±0.1)mL·min^-1·mL^-1和(0.4±0.1)mL·min^-1·mL^-1,P<0.05】,TLP为(1.4±0.4)mL·min^-1·mL^-1,与肝细胞癌和肝转移瘤比,差异显著【(0.7±0.3)mL·min^-1·mL^-1和(0.8±0.4)mL·min^-1·mL^-1,P<0.05】,而肝细胞癌HAPI为(0.7±0.2)mL·min^-1·mL^-1,与肝转移瘤和肝血管瘤比,差异显著【分别为(0.4±0.1)mL·min^-1·mL^-1和(0.5±0.2)mL·min^-1·mL^-1,P<0.05】;肝细胞癌动脉期病灶均呈环状高回声增强、延迟期均为低回声、造影模式呈“快进快出”,肝转移瘤动脉期多呈均匀增强、门脉期偶见弥漫增强、延迟期多为低回声,造影模式呈“快进快出”,而肝血管瘤动脉期多呈周边环形缓慢增强、门脉期偶见向心增强、延迟期多呈等回声,造影模式呈“慢进慢退”;超声造影肝细胞癌增强时间为(13.2±4.0)s,与肝转移瘤和肝血管瘤的(15.6±2.4)s和(18.7±3.2)s比,差异显著(P<0.05),肝细胞癌达峰时间为(19.2±3.4)s,与肝转移瘤和肝血管瘤的(28.3±5.9)s和(67.3±24.2)s比,差异显著(P<0.05),而肝血管瘤开始消退时间为(307.4±75.6)s,与肝细胞癌和肝转移瘤的(39.1±4.2)s和(35.4±6.8)s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CT灌注成像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诊断肝脏结节性病变安全无创、方便快捷、应用价值高,�
- 高莉高屹尹秋萍
- 关键词:肝脏结节性病变肝细胞癌CT灌注成像超声造影
- 超声造影联合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评估微波消融治疗大鼠肝泡型棘球蚴病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CEUS)联合声辐射力脉冲(ARFI)弹性成像技术评价微波消融(MWA)治疗大鼠肝泡型棘球蚴病(HAE)效果的价值。方法将40只HAE大鼠模型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10)。实验组予超声引导下MWA,对照组仅常规饲养。术前及术后1个月采用二维超声、CEUS和ARFI测量2组病灶最大径,以及实验组病灶边缘带平均灰阶比值与剪切波速度(SWV)。完成检测后处死大鼠,对组织切片行常规HE染色、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Masson染色,计数病灶边缘带微血管密度(MVD)及纤维化面积。结果术后1个月,3种方法所测实验组病灶最大径均较术前缩小(P均<0.001),对照组病灶最大径均较入组时增大(P均<0.001);CEUS、ARFI所测病灶最大径均大于二维超声(P均<0.05),CEUS与ARF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个月实验组病灶边缘带平均灰阶比值低于术前,平均SWV高于术前(P均<0.001);病灶边缘带MVD低于而纤维化面积高于对照组(P均<0.001),MVD与病灶边缘带灰阶比值呈正相关(r=0.541,P=0.011),SWV与纤维化面积呈正相关(r=0.494,P=0.023)。结论CEUS联合ARFI对评估MWA治疗大鼠HAE效果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沈淼沈淼马钦风马有良尹秋萍
- 关键词:弹性成像技术
- 不同类型肝泡型包虫病灶边缘带ARFI检查与病理组织学相关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HAE)边缘带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检查与纤维化面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肝泡型包虫病(AE)患者34例(39个病灶)常规超声筛查分为浸润型(16个)、钙化型(13个)及液化型(10个),通过ARFI中VTI技术测量病灶大小并分析硬度情况,利用VTQ技术测量不同类型病灶边缘带和周围正常肝脏组织的剪切波速度,所有病灶行常规HE染色、Masson染色,计数纤维化面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TI测量病灶最大直径大于常规超声测量大小(P<0.001),浸润型、钙化型、液化型HAE病灶边缘带SWV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6.343,P均<0.001),三种不同类型HAE病灶边缘区纤维化面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6.343,P均<0.001),无论是病灶边缘带SWV值还是纤维化面积,浸润型均与其他两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并且低于其他两型。三种类型病灶边缘带SWV值与纤维化面积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液化型:r=0.470,P<0.001;钙化型r=0.684,P<0.001;浸润型r=0.775,P<0.001)。结论 通过ARFI技术可以确定HAE病灶真实边界,同时区别不同类型HAE边缘带纤维化程度,浸润型HAE边缘带纤维化程度低于其他两型。
- 尹秋萍张玉英马钦风张静妮沈淼高莉黎娉李瑢
- 关键词:棘球绦虫弹性成像病理学
- 超声造影联合超声组织触诊技术对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6
- 2020年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分联合超声组织触诊技术对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常规超声归纳为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术前行CEUS、声触诊组织成像技术(VTI)以及声触诊组织成像和定量技术(VTIQ)并获得剪切波速度(SWV),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比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三种方法单一应用和联合应用对TI-RADS 4类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共计66个结节,恶性45个,良性21个。以4分为CEUS评分截断值,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6.7%、81.0%、84.8%;以Ⅳ级为VTI截断值,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4.4%、81.0%、83.3%;VTIQ技术中以SWV平均值2.70 m/s为截断值,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0.0%、85.7%、81.8%;三种方法联合应用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3%、85.7%、90.9%。联合方法、CEUS评分、VTIQ技术及VTI的AUC分别为0.952、0.874、0.847、0.800。联合方法AUC最大,且联合方法的敏感性、准确性均较单一方法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EUS评分联合VTI及VTIQ可显著提高对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定,为恶性结节的检出提供影像参考依据。
- 李娜娜张玉英尹秋萍马钦风陈鲜霞李瑢应春花
- 关键词:超声造影弹性成像甲状腺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