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咏梅
-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OASIS评分对ICU老年患者病情的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价值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ASIS)在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ICU治疗的101例老年重症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治疗28d的预后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64例、死亡组3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合并疾病、相关实验室指标、OASIS评分、联合合并症评分(CCS)、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ASIS评分与患者不良预后结局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上述四种评分方法在预测ICU老年不良预后结局中的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的年龄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的BMI、性别、吸烟、饮酒、外科手术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亡组患者的ALT、AST、WBC、Hb、NLR、BUN、Scr、血糖、PaO_(2)、PaCO_(2)高于存活组,死亡组患者的ALB、pH值低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的血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OASIS评分、CCS评分、CCI评分、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增大、OASIS评分增高、CCS评分增高、CCI评分增高、APACHEⅡ评分增高、NLR增高、Scr增高、pH降低、PaO_(2)降低、PaCO_(2)增高、ALB降低是老年ICU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ASIS评分、CCS评分、CCI评分、APACHEⅡ评分预测老年ICU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70、0.764、0.747、0.745。结论:OASIS评分与ICU老年患者治疗无效死亡关系密切,并且对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预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王志为许文娟舒品源陈咏梅罗晶晶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老年预后
-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炎症反应及应激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呼吸功能、炎症反应及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7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措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采用肺功能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相关指标FVC、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升高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反应相关指标PCT、hs-CRP、D-D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炎症反应相关指标降低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应激状态相关指标Cor、Ang-Ⅰ、Ang-Ⅱ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应激状态相关指标降低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明显改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呼吸功能、炎症反应及应激状态,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曾静魏东陈咏梅许雅胜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肺功能炎症反应应激状态
- 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观察分析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进行治疗的92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针对性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化指标变化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3%,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患者采取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改善患者的相关指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 韩从华刘杰马利文陈咏梅吴振华
-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急性间质性肾炎疗效分析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观察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我院住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9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氧分压(PaO2)、pH值均高于治疗前,而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PaCO2、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总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白介素(IL)-6、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L-6、NF-κB、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L-6、NF-κB、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以明显减轻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陈咏梅韩从华许文娟吴振华曾静
- 关键词: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 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及动脉血气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7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根据不同机械通气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机械通气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ASV机械通气治疗方案。比较两组呼吸机撤除成功率、机械通气治疗总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呼吸力学及动脉血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呼吸机撤除成功率分别为82.5%(33/40)、81.1%(30/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总时间(12.5±3.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7±3.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每分钟通气量(M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频率(f)、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气道平台压(Pplat)、吸气阻力(Rinsp)、呼气阻力(Rex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潮气量(VT)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动脉血气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V模式不但可改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相关指标,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咏梅韩从华许文娟吴振华曾静
- 关键词:呼吸衰竭动脉血气
- 床边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临床效果研究
- 韩从华范丽娜刘杰彭为刘桂兰周云霞刘敏马丽文陈咏梅
- 颈内静脉通路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大手术中输血和输液、血液透析、化疗、高能营养支持、静脉放置起博导管等。特别是对于危重病人的抢救、补液、肠外营养治疗、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在肾内科血液净化治疗时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液净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