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艳
- 作品数:12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Nano-ZnO/CCA/PETG纳米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是一种新型共聚聚酯,它具有透明度高、韧性好、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可用于食品、化妆品等的包装,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本课题组利用国内试产 PETG作为基体材料进行抗...
- 宋艳艳
- 关键词:抗菌性能流变学性能热学性能
-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下的个体化干预策略在白血病患儿及其家属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模式下的个体化干预策略在白血病患儿及其家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170例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组,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1例患儿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9例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IKAP模式下的个体化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希望水平(HHI)评分、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干预期间患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CD-RISC评分、HH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7.41%(6/81)](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97.75%(87/89)]高于对照组[81.48%(66/81)](P<0.05)。结论IKAP模式下的个体化干预策略可有效改善白血病患儿家属心理状态,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 宋艳艳郭书芳林佳赵祖梅
- 关键词:白血病心理弹性
- 合作性照顾干预策略在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合作性照顾干预策略应用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30例IDA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收治的63例患儿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策略;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月收治的67例患儿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合作性照顾干预策略。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患儿发育指标(胸围、头围和身长),干预3个月后贫血纠正率。结果:观察组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为92.54%,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5,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胸围、头围及身长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88、21.369、16.179,P<0.05),贫血纠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2,P<0.05)。结论:合作性照顾干预策略应用于婴幼儿IDA中,可提高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有效纠正贫血,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 宋艳艳林佳张庆梅王建丽
- 关键词:婴幼儿缺铁性贫血
-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心理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心理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恶性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心理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四项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四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四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提高急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轻负性心理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张春会李彩霞宋艳艳
-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 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TsSPI的克隆表达与功能鉴定
- 旋毛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由于宿主食入了含有活的囊包幼虫引起的。当活的囊包幼虫进入宿主之后,在宿主的胆汁和胃液的刺激下,激活成为肠道期感染幼虫,在感染30~48h之内,虫体经过4次蜕皮,发育长成为成虫,成虫的雌雄...
- 宋艳艳
- 关键词:旋毛虫免疫保护
- 文献传递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家长创伤后自我变化的质性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了解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家长创伤后自我变化,旨在为临床制订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立意取样法,于2021年1—4月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9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家长为研究对象,应用描述性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患儿家长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得出5个主题,分别为疾病确诊最初感受、人生感悟、个人力量增强、人际关系改善、促进因素。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家长感知创伤在产生负面情绪的同时也呈现积极自我变化,医护人员应关注家长积极体验,针对性制订干预策略,促使产生更多积极效应,以提高照顾质量。
- 林佳宋艳艳王岚马平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家长
- 利用综合性护理改善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效果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利用综合性护理改善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效果。方法选取83例于我院进行化疗治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现象的白血病患者,对其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后情况。结果 83例患者均顺利度过骨髓抑制期,患者护理前SAS评分为(68.53±12.62)分,护理后SAS评分为(51.03±11.24)分,护理前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并发症者4例,其中感染1例,发热2例,并发症发生率仅4.82%。结论针对白血病患者,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对其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
- 宋艳艳李彩霞张银花
-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白血病骨髓抑制
- 分析溶血性贫血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对溶血性贫血患儿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31例溶血性贫血患儿设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健康知识宣教、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等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本组患儿干预后治疗情况。结果通过对本组患儿家属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总满意率为96.77%(30/31),其中非常满意率为74.19%(23/31),满意率为22.58%(7/31),不满意率为3.23%(1/31);此外经干预后本组患儿均未反生严重并发症,其中仅出现1例患儿轻微发热,1例轻微头痛。结论对溶血性贫血患儿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有助于提高患儿与家属满意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宋艳艳李彩霞
- 关键词:溶血性贫血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 分析白血病晚期患者的心理改变并探讨相应护理措施
- 2018年
- 目的总结分析白血病晚期患者的心理改变并探讨相应护理措施。方法以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40例白血病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心理改变,从而采取护理措施。结果白血病晚期患者存在着明显的抑郁、焦虑、烦躁、轻生等各类负面情绪,在临床护理中需要强化患者全面的心理护理。结论对于白血病晚期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从而消除患者的各种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 宋艳艳李彩霞郭书芳
- 关键词:心理改变护理措施
- 口服复方黄黛片联合ATRA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究
- 2019年
- 目的:探究口服复方黄黛片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APL患儿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口服ATRA(40 mg/d,tid)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黄黛片(0.135 g/kg)联合ATRA治疗。比较两组完全缓解(CR)率、CR时间、早期死亡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CR率高于对照组,CR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期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RIF和ATRA治疗APL患儿,具有更高的CR率、更短的CR时间和更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 贾雯曹文娟郭书芳宋艳艳
- 关键词:复方黄黛片全反式维甲酸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